中国犬资源现状调查

2012-11-06 01:32马大君丁晓鳞曹锦和寻欣国程占军
中国工作犬业 2012年1期
关键词:牧羊犬遗传畜禽

马大君 丁晓鳞 曹锦和 寻欣国 程占军

中国犬资源现状调查

马大君 丁晓鳞 曹锦和 寻欣国 程占军

生物多样性主要分3个层次,即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犬在物种多样性中占的比例很小,但却与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犬的不同品种和类型是构成犬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形式,一个品种中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基因,可以在一定环境中发挥作用,从而使品种表现出各种为人类所需要的特性。一个品种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特殊基因库,是培育优良品种和利用杂种优势的良好原材料。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67个国家共同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到1996年8月已有152个国家和欧共体批准执行公约,分别制定了家畜遗传资源管理计划和措施。

中国是犬遗传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多样性地理地貌、生态环境,不仅孕育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也孕育着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所获得的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及引进品种。这些品种在我国长期的畜牧饲养和风土驯化实践中,培育出一批适合当地自然条件且繁育性能良好、遗传性能稳定的犬品种。1996年,我国成立国家畜禽品种遗传资源委员会,2007年国家畜禽品种遗传资源委员会把犬列为管理范围。

我国犬资源现状

作为一个品种,应来源相同,性状相似,遗传性稳定,一定的结构,足够的数量,并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中国犬品种资源,主要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进品种。据有关报导,世界犬品种大约有400多种,美国AKC(美国养犬俱乐部)目前认可的有148个犬品种的品种标准。

在国内,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对品种登记刚刚开始,品种的认定和申报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负责。据估测,目前中国境内各类犬只现存约1.5亿头~2亿头左右。目前,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认可174个犬种标准。国内犬展参展犬参展频率较高的品种数量一般在60个~80个之间,犬数500头~1000头之间,174个犬种资源80%以上在国内都能看到。

国家畜禽遗传品种志犬品种

2004年至今,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对全国犬品种资源初步开始进行调查,列入《国家畜禽品种志》犬地方品种只有2个,藏獒、山东细犬。目前,国家畜禽遗传品种志犬拟将收入32个品种,主要是有一定饲养规模和数量,经济价值较贵,参展频率较高,喜爱者较多,影响面较广。其中,中国产犬品种:昆明犬、北京犬、巴哥犬、冠县细犬、蒙古犬、藏獒、沙皮犬、西施犬、哈萨克牧羊犬、西林矮脚犬、下司犬、中国冠毛犬;外国品种:德国牧羊犬、史宾格犬、拉布拉多犬、罗威纳犬、马里努阿犬、杜宾犬、大丹犬、大白熊犬、吉娃娃犬、边境牧羊犬、阿富汗犬、比格犬、阿拉斯加雪橇犬、比雄犬、圣伯纳犬、贵宾犬、可卡犬、喜乐蒂牧羊犬、老英国牧羊犬、萨摩耶犬。

我国犬品种资源现状与特点

一、品种多、分布广。进口名犬90%集中在大中城市,地方土犬90%分布在全国各地农村。

二、地方品种,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繁殖能力好,能在高海拔、高寒、半荒漠、干旱、山区、卫生条件很差等恶劣生态环境下生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明显的经济性状,而且高度纯化,遗传性相对稳定,是我国犬品种资源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土犬。由于自寒带到亚热带气候特征和明显的地理垂直性,极大地丰富了基因库多样性基因类型,土犬体形外貌千姿百态,高大矮小,肥胖瘦弱,行为表现千差万别,有的胆大妄为,有的胆小怕事,有的猎取强,有的很弱,后裔遗传杂乱无章,一窝同胞各不相同,百犬百样,一生后裔无一相同。血统包罗万象,各品种血统都有,比例不一,品种血统复杂,基因内涵丰富,各品种基因组合都有,基因库巨大,为育种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因工程等基础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原始材料。这些地方土犬品种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料,而且构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以此筑就了养犬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育种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所必需的原材料库,充分体现了我国地大物博,国大犬多,品种多而混杂现状,极需要整理,开发利用。

四、中国犬品种体形外貌独特,经济性状市场前景看好。藏獒胆大凶猛,身价居高不下,昆明犬警用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我国军警犬,还出口国外,受到良好赞誉,北京犬、西施犬、沙皮犬等宠物犬深受中外养犬爱好者喜欢,是良好的宠物伴侣犬。

五、没有统一的育种计划和选育目标,除了藏獒、罗威纳犬、德国牧羊犬、下司犬等少数品种已经成立有专业委员会外,其它品种均没有成立品种专业委员会,即使成立专业委员会,也没有统一育种目标和繁育计划,系普档案也不详细或不完整,基本各行其是,自由发挥。保护利用少数品种,而且方式多依附于小型犬场的选育提高,大面积的群选群育工作力度不足,品种资源只注重开发、利用,而忽视保护、提高,致使部分优良基因漂流遗失。保护手段落后,措施不力。目前,我国各地只有少数品种建立保种场,实施活体保护,没有积极探索生物保种方式。其它方式如划定品种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品种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基因库、测定站方面则更为落后。

六、保种与选育关系不协调,只注重选育,不注重保种。只选择有利的个体或基因,对个体不理想的就淘汰或不繁殖,各自喜好,各自为政,没有大局观念,缺乏整体意识,某一个体被广泛利用(如毛色好、体型大等),一般个体不被利用,长期下去会导致群体变小,血系变窄,最后导致被迫近交,群体衰退,一些好的或未知基因丢失。如耐粗、抗病力、繁殖性能、适应性、生长发育等。

七、规章制度和执法体系尚不健全。虽然国务院《种畜禽管理条例》和农业部《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各省《种畜禽管理办法》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有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和省两级保护制度,提出保护名录,但对犬没有提及。因此我国对犬品种资源保护还没有走上法制化轨道,尤其是执法体系不建全,品种资源监督管理与质量界定较为复杂,一些犬场、养犬户不向当地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或犬业协会申报、申请、登记、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及履行相关手续等。

如何保护开发利用犬资源

一、认识上重视

犬种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犬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以保护珍贵遗产和可持续利用为导向,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护、监测和管理培训,加强资源的保护开发力度。以国务院《种畜禽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做好犬品种资源的普查、鉴定、保护、培育和利用,大力宣传和鼓励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科研。政府相关部门对做出显著成绩的,给予支持和奖励,协调公安和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把犬资源保护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专业技术要投入

依托科研院校、养犬场、投资公司,开展种质资源基础研究(品种特性、特异性状及遗传基础研究、品种形成及品种标准研究、濒危种质的复苏技术研究)、保护技术研究(冷冻精液技术研究、冷冻卵细胞保存技术研究、DNA库的研究)、管理技术研究(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管理、保护监测等)、持续利用研究(品种保护与开发协调模式研究)。

三、濒危的品种(藏獒、冠毛犬)有计划地加强保种工作

一是建立保种场。按照父系血统组成保种群,防止近交,避免品种衰退或基因的漂变消失;二是划定保护区。借助天然屏障,建立保护区,禁止引进其它品种乱交乱配;三是生物技术保种。利用现已成熟的冻精技术和冷冻胚胎保存技术。

四、数量较多的品种选育和产品开发相结合

在确保基因类型不漂变、不遗失的情况下,加大本品种选育力度,淘汰遗传不良个体,提高种质质量,达到提纯复壮之目的。

五、众多繁杂土犬的应分化筛选整理

针对少量2个~3个性状进行提存改良,提高其传稳定性,在真实整齐的基础上,适当导入外血,加大新品种或类群选育,可选育出“优、特、新”品种,达到以选育促开发之目的。如果认真科学地进行土犬的育种,经苦干年研究,长期努力,一定会培育出新的中国犬品种。

六、中国地方品种巩固现有种群

加强选育,提高现有品种质量,扩大养殖规模和群体。

七、引进犬提高其适应性、加强品种档案管理和品种登记

很多引进犬品种,适应性差,不耐粗,抗病力弱,对饲养条件要求较高。以纯繁为主,可少量开展杂交改良。

八、定期开展犬展犬赛和繁育成果展

加强种犬交流措施和育种科研,每年进行种犬评定,确定等级,科学制定标准和繁育计划,建立中期和长期育种目标。

九、依靠政府支持和投入

政府应在政策上扶持,经济上大力投入。国家专业委员会制定品种标准,提出育种目标和保护措施,专业协会和民间组织认真贯彻执行。

(作者单位: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210012)

(本文图片由马大君提供)

(编辑:李 冰)

猜你喜欢
牧羊犬遗传畜禽
非遗传承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绵羊和牧羊犬
羊和牧羊犬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