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实验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室内质控的实施与探讨

2012-11-07 08:33邓晓琴杨茂刘颖田智薛薇杨永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检测值控制目标失控

邓晓琴,杨茂,刘颖,田智,薛薇,杨永红

(四川省乐山市中心血站,四川乐山614000)

血站实验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室内质控的实施与探讨

邓晓琴,杨茂,刘颖,田智,薛薇,杨永红

(四川省乐山市中心血站,四川乐山614000)

目的探讨血站实验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施统计学室内质控的可行性、质控方法、质控规则与控制目标。方法收集2006~2011年乐山市中心血站实验室实施即刻法和Levey-Jennings质控图(L-J法)室内质控的情况,统计分析室内质控结果,评价现行统计学室内质控方法,讨论ELISA室内质控的控制目标。结果即刻法和L-J法简便易行,可为ELISA实验是否在控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ELISA室内质控的变异系数(CV%),批间小于20%为控制目标。结论即刻法和L-J法等统计学质控可监控ELISA实验的精密度变化,是一种保证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有效技术手段;统计学室内质控并非ELISA质量控制的全部,作用有限,全面质量管理有赖于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持续改进。

血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质量控制;室内质控

医学实验室自1950年代开始采用质控图进行统计学室内质控起,经过不断完善,定量实验的室内质控已成为一种必要的质量保证技术手段。为保证临床血液用血的质量,卫生部《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13.4款明确要求血站实验室建立并实施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室内质控程序。定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血站实验室的主要检测项目,至今无完善的室内质控方法,一些实验室尝试将统计学方法用于ELISA室内质控[1,2]。乐山市中心血站实验室1998年开始应用即刻法和Levey-Jennings质控图(L-J法)[2]等实施ELISA室内质控,取得了良好效果,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经验。本文就ELISA实施统计学室内质控的可行性、质控方法、规则、控制目标,和一些值得探究的技术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乐山市中心血站实验室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 ELISA项目的室内质控记录数据。

1.2 检测方法与仪器加样仪器为GENESIS RSP/150/瑞士ML STAR/8CH,检测仪器为瑞士ML F.A.M.E.24/20,检测按各检测项目的SOP进行,每一检测微板定义为1批,每批设1孔质控位并以其S/CO值作为质控值。质控品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康彻斯坦生物,检测结果呈弱阳性(S/CO值为2~5),正式使用前的确认内容包括质控品检测S/CO值,批内和批间结果的重复性等。更换试剂厂家与批号,或更换质控品厂家、批号与浓度时,前20次质控采用即刻法,第21次后采用L-J质控图法,质控规则选用Westgard多规则[2],包括22S、13S、R4S、41S、7X和7↑↓,符合1个以上规则即判为“失控”,以12S为警告规则。

1.3 分析方法按检测项目、检测试剂、质控品、检测时间段等,分别统计和分析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质控数据。质控数据包括质控检测批数、质控品检测值、质控品检测值的精密度(以变异系数CV%计)、“失控”率及失控类型等。分别统计和分析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试剂,同厂家不同批号试剂的质控结果。质控品检测值以吸光度值与cut off值的倍数即S/CO值计算。检测结果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质控结果类似,各项目质控值的变异系数均较恒定,各批次质控值的批间CV%大多在20%以内,平均CV%均小于20%,结果见表1。不同厂家试剂对相同质控品的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厂家不同批号试剂对相同质控品的质控结果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部分批号差异显著(P<0.05)。有1个批次某国产HBsAg试剂在使用前确认时发现对相同质控品的质控值和阳性对照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前一批号(P<0.05),给予了退货处理。2010年10月后生产的国产试剂由一步法改为两步法后,对同种同浓度质控品的检测值明显增大,质控品选择了更低浓度,提示试剂方法学改变后检测灵敏度有提高。资料统计中还发现,同批试剂对同厂家标示浓度相同但批号不同的质控品的检测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因为NCU/ml是相对而非绝对浓度单位,质控品生产厂家随市售检测试剂的改变而对质控品的相对浓度单位作了调整。

各项目室内质控,符合前述规则的年“失控”率均小于5%,“失控”情形最多的是x +3s(包括即刻法SI大于n3s),失控原因大都因孵育时间延长所致,其他符合规则的“失控”依次是7X、22S、41S、R4S、7↑↓和-3s,实验室通常只对符合-3s规则(L-J法)和SI下限值小于x -3s(即刻法)的“失控”整批重检,其他“失控”多因对照品检测结果正常“实验有效”未予特别处理,见表1。

表1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室内质控情况

3 讨论

3.1 ELISA质控的控制目标定量实验有可以溯源和比对的标准物质,实验室技术文件对其允许误差等有明确的控制要求,但ELISA实验尚无统一的控制目标,即便权威的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CLIA'88对临床免疫学定性检测的质控也仅要求“至少设置一个阳性对照和一个阴性对照,对照品检测结果符合预期”。因ELISA实验缺少可溯源的标准物质,质控品和控制要求均由实验室自行规定,控制目标有较大的随意性。变异系数CV%的大小与L-J质控图控制限有关,CV%太大不易发现“失控”,CV%太小则易出现过多假“失控”,本文资料显示,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检测参数时,ELISA实验的批间变异在20%以内,可作为ELISA实验CV%控制的最低目标[5]。

3.2 ELISA质控方法与规则血站实验室需最大限度防止阳性结果“漏检”,即灵敏度要求高于特异性要求。ELISA质控可用即刻法和L-J法,但质控规则应与定量实验有别,并非所有符合Westgard规则的“失控”都有意义,应重点关注质控值低于-3s的情形,其余“失控”应结合试剂盒内控制品检测结果和实验的“有效性”综合考虑。目前市售ELISA质控品浓度多为相对定量单位,质控品浓度选择时宜将其吸光度值选在弱阳性范围,S/CO值以2~5为宜,S/CO值太大时易降低质控意义,太小会增加质控难度。另外,不同试剂cut off值有较大区别,不能简单地把质控品检测S/CO值的高低等同于灵敏度来评价试剂。

3.3 ELISA质控ELISA为多反应、多试剂和多步骤的检测方法,操作难度较大。权威工具书对ELISA质控仅要求使用试剂盒内提供的控制品[4],控制品检测OD值符合要求即表明试剂有效,结果正确。统计学质控可监控实验的精密度变化,“在控”结果可使实验者对标本结果更有信心,量化的室内质控数据,有利于管理者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的批间变异情况,有助于试剂的选择与客观评价,L-J法和即刻法等质控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1]张永俊.ELISA法室内质控模式的建立[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5):69-70.

[2]王玲玲,汪全民,董玲凤.探讨即刻法在ELISA室内质控应用中的局限性[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6):703-704.

[2]郑怀竞,李金明,邢文革,等.免疫学检验室间质评及室内质控[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38-63.

[4]陶义训.酶联免疫技术[M]//李影林.中华医学检验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141-2150.

[5]李金明.临床酶联免疫测定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69-173.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ELISA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n Blood Bank Labo-ratory

DENG Xiao-qin,YANG Mao,LIU Ying,TIAN Zhi,XUE Wei,YANG Yong-hong(Leshan Blood Bank,Leshan 614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quality control method,regulations and objectives of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in ELISA experiment.MethodsThe IQC situations of Grubbs and Levey-Jennings applied by blood testing laboratory in Leshan Blood Bank from 2006 to 2011 were reviewed,the IQC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existing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were evaluated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ELISA IQC were discussed.ResultsGrubbs and Levey-Jennings are simple and easy to implement,can provide objective basis for judging whether ELISA is in control and improve detectability of the laboratory.When IQC is applied in ELISA,inter-assay CV%is less than 20%.Conclusion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such as Grubbs and Levey-Jennings can monitor the precision change of ELISA and they ar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echniques to ensure test results.Statistical IQC which has some limitations can not control the whole quality of ELISA.The all-sided quality control depends on the establishment,implementation,monitoring and improvement of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Blood Bank;ELISA;Quality control;Internal quality coutrol

R19;R197.323;R446.63

A

1672-6170(2012)05-0090-03

2012-03-26;

2012-06-26)

猜你喜欢
检测值控制目标失控
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对降钙素原的影响
一场吵架是如何失控的
定身法失控
《2018年全国省级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图版
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全方位管理方法
血糖控制目标应“因人而异”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
失控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失控的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