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标

2012-11-09 06:31孟剑
中国新时代 2012年4期
关键词:三聚氰胺天生老字号

| 文·本刊实习记者 孟剑

在民族品牌国际化的今天,只靠政府的评选活动来增加国际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看看国际著名品牌,无论是美国餐饮业巨头肯德基,还是世界十大服装品牌之一的法国Dior,都是靠着良好的口碑赢得市场,进而获得品牌称号

镜头一 中国名牌、免检产品

2007年4月,何华程出生在黑龙江佳木斯市,今年已经5岁的何华程是“三聚氰胺“事件中众多受害者之一,出生后一直食用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生产的“伊利”牌婴幼儿奶粉。从父亲何荣一保留的购买发票上看,购买奶粉的地点包括佳木斯市百货大楼、佳木斯大润发超市。

何华程的父亲何荣一告诉记者,宝宝刚出生时十分健康,三个月时突然出现了半夜啼哭不止等不良反应。何荣一带着宝宝到市里各大医院就诊,一直查不出病因。2008年9月,“三聚氰胺”奶粉被媒体曝光,蒙牛、伊利等奶粉大品牌也被公布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于是,何荣一赶紧带着儿子到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检查,最终医院确诊为:左肾输尿管末端结石、左肾重度积水。住了近一个月的院,宝宝的情况稍有好转,但出院检查时显示,宝宝的左肾依然有重度积水,医院建议出院后保守治疗。

此时,国内“三聚氰胺致婴儿患肾结石”的事件正闹得沸沸扬扬,国家质检总局也于2008年9月16日公布了22家《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检测出三聚氰胺的名单》,其中三鹿、蒙牛、伊利等国家免检产品位列其中,何华程喝的伊利奶粉中,三聚氰胺最高含量达到每公斤12毫克。

虽然经过一年多的治疗,病情已明显好转,但仍给年仅3岁的何华程带来了严重影响。何荣一告诉记者,家人每天都在孩子身旁悉心照料,现在每半个小时就要为儿子接尿,出门还要随身携带尿盆和电子表,如果孩子没有及时排尿,就会造成左肾重度积水。而左肾的损害,已经无法完全治愈,家人担心会影响到孩子长大后的生育和正常生活。如果要使孩子的身体状况再改善一些,只能通过第三次手术。看着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受到病魔困扰,何荣一和妻子真是于心不忍。

消费者都是冲着三鹿是“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而来,特别是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人们的期待更高,才有了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产品等荣誉称号的产生。而各大企业都争着往自己“脸上”贴这些标签,就是出于老百姓对这类质量认证的认可,这进一步说明了老百姓对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充分信任。可惜有少数获得认证的企业缺乏产品质量意识,放松产品质量管理,躺在“国家免检”、“中国名牌”等金字招牌上睡大觉,如此管理能不出问题吗?

镜头二 中华老字号

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国人的传统。最近几年,选择什么品牌的月饼质量才有保证,却是一个难题。对于兰州消费者来说,天生园月饼一直都是他们的首选,因为它是第一批被商务部认定并蝉联至今的“中华老字号”企业。

2011年9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披露的不合格名单中,甘肃省兰州天生园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月饼,个别质量项目不达标。其中,抽检的生产于2011年8月8日的天生园广式月饼和苏式月饼款产品,因检出的富马酸二甲酯实测值超标,而被判定为不符合标准规定。这一消息公布之后,舆论哗然。

据了解,早在8月26日,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已就抽检结果,查扣封存了涉事的天生园月饼及澳奇保鲜剂,并展开立案调查。“食品中不允许添加富马酸二甲酯是毫无疑问的,但食品中所用到的独立包装的保鲜剂是否允许有该种成分,目前还是空白。”该局稽查大队相关负责人称,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相关省级质监部门将按有关法律法规,对本次抽查中不合格的产品及生产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天生园技术部主任刘景荣称,此次之所以被检出违禁成分,是因为天生园在今年生产的月饼中,使用的青岛澳奇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保鲜剂挥发而污染了包装袋中的月饼所致。

由于月饼大量销售集中于中秋节前的一周时间,天生园今年生产的40万块月饼自接到抽检不合格通知时,流入市场的数量并不多。“截至9月6日,兰州市场上仅销售了3,000余块月饼,我们正在全力召回。”刘景荣透露,老字号品牌不容伤害,即便主要责任并非在天生园,他们也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力争将事件影响降低至最小。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不合格信息中,不乏一些“老品牌”、“老字号”。如北京悦华食品有限公司2011年9月27日生产的“京状元”乡巴佬香肠,被检出亚硝酸盐超标;天津市肉类联合加工厂2011年9月21日生产的“迎宾”熏猪头片中,检出了本不应检出的沙丁胺醇。

中华老字号是由商务部设立的“中华老字号振兴发展委员会”认定的,其品牌也是人们公认的质量过关的同义语,国人对老字号都有一种民族情结。这给最早申请到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带来了发展商机,但随着质检力度的加强,老字号品牌质量问题让信誉度不断降低。

回过头看看中国的名牌、免检审查制度,2000年之后,市场上全国名牌产品、省级名牌产品、市级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泛滥,各级政府为了宣传地方企业,创造地方企业形象,前呼后拥的颁发证书奖章。各地企业对“名牌”这个词也情有独钟,不管程序多复杂,只要有机会拿到名牌产品称号,不惜一切代价努力争取,最后导致我们走进商场,看到的产品全是名牌,把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现在,名牌产品、免检产品评选制度终于停止了,百姓对政府部门的信任也降到了冰点。

不可否认,国家为了规范市场,增加优秀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头作用而开设了各种产品评选活动,这样的初衷是好的,但我们在具体实施时背离了初衷。西方国家和美国也有免检产品,为了和国际接轨,我们在加入WTO期间学来,但客观地说,没有西方国家成熟和严谨。在西方和美国,免检不等于放手不管高枕无忧,而是还会继续跟踪关注,还会“经常性不定期”抽查。“检”是你的商品投放市场前的一个手续,而“经常性不定期”不等于“检”,它是一种强调效率和效果的监督。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我国政府部门废除了免检产品的评选制度,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极端的做法,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废除免检产品来增加质监部门的工作量,而是需要政府部门增加企业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以年检、抽检为依托,让进入国际市场的每一件产品都是精品。

在民族品牌国际化的今天,只靠政府的评选活动来增加国际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看看国际著名品牌,无论是美国餐饮业巨头肯德基,还是世界十大服装品牌之一的法国Dior,都是靠着良好的口碑赢得市场,进而获得品牌称号。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许多国外老字号品牌升格为国际知名品牌,这使得中华老字号企业显得有些失落。这些企业靠的是中国特色独树一帜,但让民族品牌国际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些闻名遐迩的老店中,有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提供中医秘方秘药的同仁堂;有创建于清咸丰三年为皇亲国戚、朝廷文武百官制作朝靴的“中国布鞋第一家”内联升;有1870年应京城达官贵人穿戴讲究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瑞蚨祥绸布店;有明朝中期开业以制作美味酱菜而闻名的六必居……这些老字号是中华悠久历史的一部分,在这里可以体验到百年不变的服务。但是,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政府只需要做好企业商标的保护,而更多的工作需要交给企业,让企业进入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

猜你喜欢
三聚氰胺天生老字号
三聚氰胺价格两个月腰斩
三聚氰胺:上半年走势偏弱 下半年能否反弹?
让老字号绽放“光明”
TEST OF TIME
TEST OF TIME
三聚氰胺:上半年机会大于下半年
60年“老字号”中纺标
三聚氰胺价格上蹿下跳为哪般
萌娃天生爱搞怪
女导演 天生就爱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