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裂变”蓝图

2012-11-10 02:21本刊编辑部
小康 2012年3期
关键词:蓝图机遇国际化

成都“裂变”蓝图

开放的世界,是成都的舞台;开放的成都,是世界的机遇。

全球产业布局在加速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持续深入,承接国内外产业大转移,将是成都实现超常规发展的机遇。在这个开放的舞台上,成都如何抓住历史的机遇?

成都集中了四川省1/6的人口和1/3的经济总量,占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8%;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4位,在增速方面,成都居首位。

截至目前,成都已有207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各类金融机构超过80家,全球每5台电脑中就有1台是“成都造”,全球三分之二iPad是“成都造”……可以说,成都占得了先机。

但是,无论是城市形态还是城市体量,成都离国际化城市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不足以支撑新一轮发展的需要。

成都有宏大的雄心、长远的眼光,更要有科学的规划蓝图。否则,当产业转移汹涌而至,就会形成项目随便占地、圈地的混乱局面。

成都的设想是,通过实施“立城优城”战略,“立”好以“天府新区”为代表的新城,“优”化老城区,力争用十几年的时间,把成都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区域中心,在西部地区发挥更强的龙头带动作用。

当然,天府新区不是简单的“工业园区”,而是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放在“一张图”上同步推进的国际化现代新城。

今后一个时期,成都的发展定位是力争成为“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这个定位,虽然是立足西部的区域性定位,但又强调塑造“全球比较优势”,因此也是一个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定位、国际化定位。

当然,成都主政者深知,成都地处西部内陆,既不沿海也不沿边,要成为国际化城市,必须把交通摆在优先位置,下决心首攻交通、大兴交通,更加紧密地融入全球交通大循环。

明确了新一轮发展定位的成都,正坚定不移地踏上开放发展之路。这些兴市战略,描绘出今后一个时期成都将“怎样裂变”的蓝图。

猜你喜欢
蓝图机遇国际化
蓝图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五年蓝图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我们的健康新蓝图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绘好国家级健康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