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托槽脱落后两种底板处理方法对比分析

2012-11-13 08: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期
关键词:托槽喷砂底板

张 旭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0)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是一种常用的矫治手术,其托槽的直接粘接可以有效地简化安防矫治器的操作过程。然而,由于治疗过程较长,通常为两年[1],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黏结于患者牙齿上的正畸托槽脱落,需要再次黏结。本文就是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92例进行正畸固定矫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采用喷砂法和磨除法处理托槽底板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92例双尖牙托槽脱落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喷砂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12~17岁,共70个牙位;磨除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11~16岁,共70个牙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托槽均选用杭州西湖巴尔公司生产的直丝弓托槽,而黏结剂则选用京津釉质黏结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黏结剂,其中喷砂组脱落托槽的底板采用喷砂法进行处理,磨除组脱落托槽的底板采用磨除法进行处理。注意保证所有病例的脱落托槽均有同一名有经验的医师进行黏结。当黏结完毕后由医师结扎弓丝,然后采用常规MBT矫治技术开始矫治。

1.3 观察指标

将治疗期间每个牙位的托槽再脱落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计算脱落率。脱落率=每组脱落数/每组托槽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的再脱落率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喷砂法和磨除法处理底板厚,将正畸托槽重新黏结后,在治疗观察期间托槽的再脱落率比较如表1。

表1 两组脱落率比较

3 讨 论

3.1 正畸托槽脱落的原因

根据文献报道,正畸托槽脱落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2,3]:①患者因素,比如有的患者牙釉质结构不良,使得无法与黏结形成良好的“蜂窝状”嵌套,从而影响了黏结效果;②操作因素,比如医师经验欠缺等,如牙齿清洁不够,隔湿不严格等;③黏结剂因素,如果黏结剂性能不好,或者比较调伴不当、以及固化时间过快或过慢等;④托槽因素,如托槽的类型与牙面的黏结强度不一致,也无法形成较好的固定型。

3.2 传统脱落托槽底板处理方法

传统上,对脱落托槽底板的处理有火烧法和磨除法两种[4]。所谓火烧法,就是用明火将托槽底板残存的黏结剂焚化,然后用水枪去除灰烬,吹干后使用。但是可能导致部分托槽因受到高温发生的形变,不仅不美观,甚至可能影响到矫治效果,因此火烧法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

而磨除法,就是用砂轮将脱落的托槽底板磨除,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持托槽正面的色泽和形状,而且操作简单方便,近年来临床中使用较多。但磨除法无法保证在不损害托槽底板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取出所有多余的黏结剂,因此如果磨除不足,会增加托槽底板的厚度进而影响矫治的效果。

3.3 喷砂法处理脱落托槽的底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新工具不断发展,近年来临床中兴起了一种新的脱落托槽底板处理方法——喷砂法。所谓喷砂法,就是使用一种专门的喷砂机对脱落托槽的底板进行喷砂处理,可以有效去除底板的黏结剂,而且可以将对托槽底板的损害减到最低,从而保证基本还原托槽的原始状态,保持矫正效果。

综上所述,喷砂法和磨除法在处理正畸托槽脱落后的底板方面,均有不错的效果,但是相对而言,喷砂法可以尽量减少对托槽的损伤,黏结效果相对优于磨除法,因此在正畸临床中,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喷砂法。当然考虑到成本问题,磨除法的临床使用价值也很高。

[1]刘敏.正畸托槽脱落原因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538-1539.

[2]何明宜,聂丽萍,古贵刚.临床正畸托槽脱落相关因素分析[J].背景空腔医学,2008,16(1):29-32.

[3]王红梅.正畸托槽脱落原因分析[J].中原医刊,2008,35(5):71-73.

[4]孙爱农.正畸托槽脱落后两种底板处理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8):1307-1309.

猜你喜欢
托槽喷砂底板
喷砂工艺对铝合金薄壁件表面状态和结合力的影响
天然地基下底板外挑对矩形有盖水池内力影响的研究
面向扫砂工艺的钢板表面喷砂处理特性试验
氧化锆陶瓷托槽的临床应用效果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基于壁厚检测的喷砂罐磨损特征及预防方法研究
正畸金属网底托槽脱落方式的观察
一种滑套喷砂器的研制
板上叠球
正畸金属固定矫治器托槽脱落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