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2004~2010年国家级性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2012-11-14 05:46杨健平朱丰秀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哨点就诊者安全套

杨健平,朱丰秀

(赣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

赣州市皮肤病性病医院门诊就诊者哨点是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从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连续7年共采集标本1998例。通过分析艾滋病等性病感染状况,行为特征及相关信息,为制定其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以达到监测HIV流行趋势的目的,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04至2010年赣州市皮肤病医院主动前来性病门诊或相关科室就诊性病的病人(2009年起为男性就诊者),无论是否被诊断患有性病,均纳入监测对象,共计1998人份。

1.2 诊断分类:非淋菌性尿道炎314人,尖锐湿疣200人,生殖器疱疹115人,淋病103人,梅毒39人,沙眼衣原体19人,其他性病713人,非性病495人。

1.3 检测方法和试剂

1.3.1 检测方法 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规定的检测流程和方法进行HIV抗体初筛、复检、确证;梅毒抗体依据(性传播疾病诊断行业标准)进行诊断 ;丙肝(HCV)抗体初筛及复核检测。

1.3.2 试剂 采用国家性病艾滋病中心统一招标下发试剂。

1.3 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监测人群进行年度、年龄、性别比例、婚姻状况、非婚性行为、是否吸毒等情况的分析。

2.1 年度分析 监测1998名调查对象,高危行为人数为972人,占调查对象的48.65%,安全套使用率较低,仅为38.50%(256/665);HIV抗体阳性率的变化趋势为开始时较低,之后逐渐上升。共发现HIV抗体阳性2例,2009和2010年各发现1例阳性,年龄分别为32岁及44岁,1例为已婚,未患性病,另1例为离异或丧偶,患有生殖器疱疹,阳性率0.10%;2009和2010年HCV抗体复核阳性 5例,阳性率0.25%;梅毒ELISA/TRUST均阳性39例,阳性率1.95%。详细结果见表1。

2.2 人口特征:1998名调查对象中,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88岁,平均36.43岁,主要分布在21~及31~年龄组,分别占33.98%和31.08%;男1484人,女514人,男女比例为2.84:1,2例HIV阳性者均为男性;婚姻状况为,未婚419人,已婚1472人,同居27人,离异或丧偶80人,主要为已婚患者,占73.67%。详细结果见表2。

2.3 非婚性行为:有非婚性行为的有761人,占38.09%,其中只有1个性伴的有488人,2个性伴的有170人,3个性伴的有26人,拒绝回答的有77人,分别占64.13%、22.34%、3.42%和10.12%。经 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76.79,P<0.01)。详细结果见表2。

2.4 对监测人群的行为学进行分析:吸毒者占0.50%(10/1998)、38.46%近 3个月有过非婚性行为,有偿供血占0.75%(15/1998)。

表1 性病门诊病人年度分析结果

表2 性病门诊病人人口特征结果

表3 非婚性行为及性伴关系结果

2.5 用安全套情况:受调查的619人中,355人不用,占57.35%,有时用47人,占37.80%,每次用只有 30 人,占 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1,P<0.01),详细结果见表4。

表4 非婚性行为用套情况

3 讨论

按 《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赣州市皮肤病医院对主动前来性病门诊或相关门诊就诊者病人进行样本采集,由市CDC实验室工作人员采用监测方案要求的检测方法和国家性艾中心统一招标的试剂进行检测。检查结果表明赣州市HIV哨点监测阳性率的变化趋势为开始时较低,之后逐渐上升。经性传播目前正成为该市主要传播途径[1]。性病门诊高危行为如非婚性行为和不使用安全套是目前人群中HIV流行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1]。性病门诊高危行为如非婚性行为和不使用安全套是目前人群中HIV流行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2]。2004至2006年度梅毒阳性呈上升趋势,HCV阳性率为0.25%,低于有关报道[3]。性病门诊就诊者不同行为特征下HIV感染状况的比较分析发现,近3个月非婚性行为和性伴数是HIV感染的高危行为。监测对象中非婚性行为所占比例为38.09%,非婚性行为1~2个性伴,占86.47%(658/761),婚前性行为与非婚性行为比较,结果有非常统计学意义(χ2=276.79,P<0.01)。 本次调查已婚患者,占73.67%,HIV阳性感染者中2例病人均有婚史。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85%,这种人群存在较高危险性,他们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同伴或非婚性伴,还有可能传染给下一代。性病门诊就诊者的性病患病率较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多性伴比例较高,且坚持使用安全套比率极低,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高危人群[4]。因此,推广使用安全套仍然是今后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5]。性病门诊是发现HIV感染者重要途径,赣州市发现的2例HIV阳性者中,其中有1例患有生殖器疱疹、丙肝抗体复检为阳性,HIV、HCV双阳性占0.25%,与有关报道一致[6]。为降低艾滋病传播风险,应加强高危人群(吸毒人员、娱乐场所涉性人员、HIV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及性伴侣、医院性病门诊病人)的健康教育[7],同时加强对性病患者的HIV抗体检测力度,以便尽早发现感染者。哨点监测为艾滋病、丙肝、梅毒流行状况和趋势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为制定和调整防制工作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1]朱丰秀,刘素华,吴中发.赣州市HIV感染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3):550-554.

[2]景 军.中国艾滋病疫情监测状况[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3

[3]向 敏,张钰华.湘西少数名族地区HCV、HIV及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8(4):63-64

[4]廖清华,陈 红,尹 梅,等.江西省部分地区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感染率调查 [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4):374-375.

[5]汤雪琴.南昌地区羁押吸毒人员HIV哨点监测结构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1,27(19):2180-2183.

[6]王 琪,侯 元,连英姿.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15(3):11-12.

[7]付冬莲,侯国女,李培松,等.南昌市青云谱区2007-2010年部分人群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6):617-618.

猜你喜欢
哨点就诊者安全套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护理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
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运行情况分析
振聋发聩·合力助推接触镜安全 2017全国接触镜安全监控峰会暨全国角膜塑形安全监控哨点单位第二届联席会圆满召开
新型女用安全套的使用及综合咨询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拉萨市2010~2014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国家级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安徽省召开重点职业病哨点监测工作专题会议
怎样戴安全套才能防艾滋
安全使用“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