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云”行业应用落地需过三关

2012-11-19 01:31李敬
计算机世界 2012年43期
关键词:商用解决方案客户

李敬

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在中国进入普及期,从那时起,大部分中国人开始知道“中关村”,开始迷恋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提供的网络娱乐;3年后,互联网的商用价值开始萌芽,做电子商务的阿里巴巴、慧聪开始盈利,制造业、农业等传统行业的先行者开始触网,而今各行业运转已难脱离网络。

十年轮转,新世纪的第7个年头,乔布斯用一部iPhone将中国及世界送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又过了3年,被视为玩具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开始闪现商用的光芒,移动互联网开始脱去稚气,回归其最大价值——商业的本义,而继阿里巴巴、华为进军移动云办公后,联想发力移动云计算行业应用,更将加速各行业向商用移动互联网时代过渡。那么,商用移动云计算在行业应用领域落地还要解决哪些问题?

“一定要说哪个行业更适合移动互联网应用,这个很难判断。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演进不是在某些行业,而是全社会应用计算设备办公和应用互联网支撑业务运行的各行业都将逐渐实现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渗透、应用的过渡、网络的融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电信行业中国区合伙人赵善强对《计算机世界》报记者说。

数月前,当记者为探讨移动互联网及以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智能设备的商用前景,而采访赵善强时,他预言道,未来人们日常生活和办公中在PC和互联网上的很多应用都会逐渐向移动智能设备和融合了移动网与固网的大云计算系统迁移,而一些新的基于移动设备和移动云计算便利性的新行业应用也会逐渐兴起。“这就像PC时代初期,问PC适合用在哪个领域一样,如今事实证明哪个行业都离不开PC,移动计算设备和移动互联网也将是这样。”

正如赵善强所判断,年初在苹果iPad 2、iPhone 4的带领下,各种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凭借颠覆性的体验率先在大众消费市场风生水起。而在这一波移动计算设备普及过程中,遭遇苹果冲击的设备商和服务商逐渐开始意识到,一味在消费市场跟随苹果,其对市场的投资只能帮助苹果作势普及移动互联概念,真正的商业机会在行业应用。随后,各厂商开始拿消费Pad扎堆布局餐饮业、快消行业应用。到了年底,在刚刚于11月2日闭幕的“2011联想商用技术发展论坛”上,我们可喜的看到,移动云计算应用已经在教育、保险、执法、物流等行业有成功实施的先例。

那么,对于各行业CIO来说,实施“移动云”应用要从何入手?“移动云”落地还有哪些挑战?

商用需建专业云

事实上,在业界发力商用移动互联市场之前,已有为行业用户用现有的消费级移动设备和公共移动云计算平台,做商业开发,比如一些汽车经销商用iPad在4S店卖车,一些保险公司用iPad给销售员做业务。面对移动互联的商用,很多CIO会问,业界已经有成熟的iPad、iPhone产品;在云计算领域,除了苹果的iCould,谷歌也在做云计算系统。为什么一定要再开发一个“商用移动云”体系呢?用现有成熟的终端和服务开发商用系统是否会更简单?

“单从云计算的角度看,业界已经有了答案。公有云面向的是所有消费者,私有云是企业内部为了自己需求而建立的体系。尽管公有云对大部分尤其是中小企业有成本的优势,但在公有云上跑商业系统,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还是另大多数企业担心的,比如说企业核心的财务系统,绝大部分企业还不太敢放到公有云端。”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型企业面临如何依靠移动互联技术提高业务运营效率的挑战,出于保障安全和效率的考量,大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移动云计算系统,联想在移动云计算领域的最新拓展就是以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构筑自己的“移动云”。

其实行业用户对移动云计算的商业应用有强烈的需求。据用友助理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朱宏称,用友近来在与客户交流中发现,客户对于如何通过移动云打通企业平台,让数据流贯穿企业运转的始终;及如何提高数据质量,保证可以快捷、方便的获取数据,非常关注。

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联想早在5年前就开始了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领域的精心布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的时候,第一时间推出了乐Phone智能手机、乐Pad平板电脑等丰富的终端产品。”陈旭东说,而在商用计算领域,联想致力于打造性能强大、稳定可靠的移动云计算基础架构,以及创新、丰富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组合,从而为客户提供贴合业务需求的移动互联网云应用和云方案、帮助客户提升业务的灵活性和总体拥有价值。因为,联想坚信专业的以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为核心,构建起来的端到端的移动云计算应用模式能给企业客户带来极大价值。

事实上,联想已经在移动云计算配套专业终端产品和端到端解决方案上做了部署。在“2011联想商用技术发展论坛”上记者看到,联想展出了为商用移动云应用开发的“乐系列”商用终端设备,如S系列智能手机;A系列、K系列、P系列及ThinkPad Tablet平板电脑;在虚拟技术等方面做了优化的R系列服务器;以及外接扫码器、外接控制线路等配件;还有即将发布的LVCC(Lenovo Virtual Cloud Client Solution)联想虚拟云终端系统方案。

系统兼容有挑战

新的移动计算设备大多采用ARM芯片架构、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而企业的传统生产系统大多为x86芯片架构、Windows系统,如何让原有系统兼容新的移动计算设备和新的系统,成为了CIO们必须面对的挑战。而移动设备给系统带来的安全、运维等方面的挑战更让CIO们感到头疼。企业业务如何在不同技术形态的系统间平滑过渡?传统的系统是否面临推倒重建的威胁?

“对于我们,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应用方面,二是业务方面。”作为已经试水移动云应用的阳光保险公司的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刘凯坦言,阳光保险上马销售顾问平板电脑应用项目并不轻松,“应用方面我们要考虑,移动系统和现有数据架构如何整合,同时要考虑如何保障安全;从业务角度来说,还要思考如何通过移动技术应用提高传统业务模式的效率,以及如何改变现有传统模式的差错率问题。”

而在联想大客户事业部移动互联解决方案总监王磊看来,企业要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作为一个企业IT的管理者,CIO首先关心的不是移动设备运行的有多快,能跑多少丰富的应用。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系统能否管理这些设备和他们的应用过程。而这会带来一些列的问题。”王磊说。

据王磊介绍,CIO们首先面临的挑战是能否监测移动设备接入企业网络?如果能检测到,就要看能否够远程管理?不被集中管理安全威胁相当大。当移动设备能被够远程管理后,还要考验能否把企业原有系统安全策略推到移动设备上?接着才是企业邮箱能不能在这个设备上面用?而到这步对移动云计算设备的管理还不算完。“这种设备需要随身携带,丢了怎么办?个人数据能和企业数据分离吗?最后考虑的才是,能不能把企业的核心系统、关键数据应用到移动设备里。”

为了帮助用户应对新系统带来的挑战,联想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移动云”落地策略。首先,在终端方面,联想致力于提供丰富的,可深度定制的移动互联网终端,提升企业客户的应用价值;其次,在行业应用平台方面,联想致力构建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基础架构,以安全、可管理、易部署为核心,为客户搭建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基础平台;第三,联想将为客户提供包括桌面云计算产品、后台企业级数据中心、大规模公共计算在内的IT基础架构,这些都将成为构筑移动全价值链信息系统的基石;第四,进行产业链垂直整合,通过联盟的方式提供移动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

“向移动互联转型,我们最主要的方式不是新建一个系统,而是把现有业务系统移动化。”对于是否要新建系统的问题,王磊给出的建议是,短期核心系统不变,但是在核心外部加一个“壳”,通过这个壳使得移动互联终端能接入系统,这样既不影响核心运转,又使用户接触到生产系统,为企业的业务服务。“至少在未来3到5年内,这是主流方式,包括SAP、IBM、甲骨文等厂商提供给客户的解决方案都是这样的。”

产业资源待聚合

企业商用移动云计算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一条完善的产业链的支撑,而更重要的是,要有核心服务商能横向应用与服务和纵向配套技术与产品的整合。而以目前市场状况来看,如日中天苹果、谷歌、三星等都是消费级移动市场的资源整合高手,但在行业应用方面经验欠缺,尤其是在中国更是水土不服。据了解,有行业用户曾经试图联系苹果公司定制行业平板电脑和解决方案,但得到的答复是:苹果中国没有行业部门。那么当CIO需要整体的服务时,他们又该去找谁?

“在我们发布移动云方案前,曾有些大企业的CIO找我,问我能不能帮他们买些Pad,在上面跑些应用。”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总经理童夫尧感言,这说明大家都在考虑移动云的应用,但都有困惑。

在童夫尧看来,移动互联云计算产业链目前有四个角色:其一是用户;其二是类似于联想这样的IT设备制造商;三是ISV或称软件供应商;其四是运营商。“每个客户都有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如何满足这些个性化需求,这是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平台,把厂家、用户,ISV整合在一起,进行协同,所谓的‘交钥匙工程,给客户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长久以来,联想素以聚焦终端著称。而从此次发布移动云解决方案来看,似乎联想要在移动互联领域转型做解决方案提供商。对此陈旭东坦言,在移动互联服务上,联想实际上总体上还是希望做一个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我们会联合整个产业链价值链端到端的,给客户提供这个端到端解决方案,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已经布局一年多了。大家看到的解决方案都是这样布局的结果。”

据了解,联想将在终端、应用平台、后台基础设施等领域全面布局,完善自身端到端移动云计算体系,为商用客户提供完整的移动互联行业解决方案。“联想如何使自己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商,变成一个既能够生产设备,又能够提供服务的企业,这也是我们未来面临的极大地挑战。”童夫尧坦言。

但陈旭东同时认为,移动互联是个复杂的产业链,靠联想一家不能完全解决用户的需求。确实,联想在商务大客户的市场份额超过了50%,在细分市场有很深刻的理解。而且联想跟各细分市场的客户有非常良好的互动。但是,联想应该没有精力为每个细分市场研发各种各样的应用。这就需要广泛的合作机制。“各个公司侧重策略不一样,我们并不是提供某一个行业垂直的应用,我们更多是给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基于用户需求,我们去整合行业端到端资源。携手产业链各合作伙伴,构建和谐共生的移动云计算产业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商用解决方案客户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2022 年《商用汽车》回顾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2021年《商用汽车》回顾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4G 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探讨
商用WiFi蓄势待发BAT360谨慎布局前景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