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治疗中联合应用喜炎平的疗效观察

2012-11-20 05:02张华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2期
关键词:阿昔洛喜炎穿心莲

张华英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卫生院,湖北孝感432100

手足口病治疗中联合应用喜炎平的疗效观察

张华英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卫生院,湖北孝感432100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治疗中联合应用喜炎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无喜炎平过敏史的88例手足口病患儿在入院时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两组手足口病除基本治疗外,对照组44例采用广谱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治疗;将治疗组44例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4例中治愈39例,治愈率88.6%;治疗组44例中治愈43例,治愈率97.7%。结论: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疗效。

手足口病;治疗;喜炎平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1~2岁儿童,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肺水肿、循环障碍,致死原因主要为脑膜炎及神经源性水肿,其传染性强,传播快,近几年,手足口病在我国儿童中呈流行趋势,本院感染科将今年1月份至7月份间收治的1~2岁的儿童88例分成两组(到上级医院确诊后转我院)分别采用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种方案进行隔离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观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1月到2012年7月本院感染科共治疗1~2岁手足口病患儿88例,将88例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其中男26例、女18例。治疗组44例,男24例、女20例。88例患儿均伴发热,体温38摄氏度左右,手足口腔有斑丘疹或疱疹。部分患儿臂部有皮疹。对喜炎平均无过敏史,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程度上接近,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88例手足口病患儿在手足口病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按10~15mg/kg·d,每分钟20滴静滴,每日一次;治疗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喜炎平治疗,阿昔洛韦静滴同对照组。喜炎平按0.2~0.4mg/kg·d静滴,每分钟20滴,每日一次。

3 结果

通过观察,记录比较得出结果见表1。

4 讨论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的浸淫疮范畴。谭日强在《金匮要略浅述》论:“浸淫疮,即湿热成疮之浸润蔓延者,与今之湿疹相似,小儿患者较多。”《简明中医辞典》也有相同的解释:“由心火脾湿,凝滞不散,复感风邪,郁于皮肤而致。初起形如粟米,瘙痒不止,搔破流黄水,蔓延迅速,浸淫成片,甚则身热,即急行湿疹(包括传染性湿疹)。”谭氏及《简明中医辞典》所说的“小儿”与小儿手足口病暴发时的年龄均相近,但湿疹偏于湿,而浸淫疮则偏于心火。由此可见中医理论认为手足口病由湿热疫毒引起,属“湿病”范畴。疾病发疹阶段以发热,手足皮肤及咽部出现大量疱疹为特征。治疗以“解毒化湿,清气凉营”为法。而喜炎平为穿心莲提起物,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穿心莲性苦、寒、归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澡湿,凉血消肿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穿心莲内酯是有抗病毒、抗菌、解热、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口服穿心莲300mg/kg与同等剂量阿司匹林疗效相当。同时也能提高血清备解素水平,增强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脾内T细胞B细胞密度,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因此,手足口病治疗中联合应用喜炎平可防止患儿病情加重,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R729

A

1007-8517(2012)22-0096-01

2012.09.12)

猜你喜欢
阿昔洛喜炎穿心莲
阿昔洛韦致26例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
穿心莲内酯滴丸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穿心莲野生品与栽培品质量比较研究
穿心莲叶含量对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
胸腺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
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