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

2012-11-20 08:21张培芳盐池县人民医院宁夏盐池7515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2期
关键词:通心络稳定型活血

张培芳 (盐池县人民医院,宁夏 盐池 751500)

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

张培芳 (盐池县人民医院,宁夏 盐池 751500)

通心络胶囊;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液流变学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由于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受到医界的广泛重视〔1〕。中医认为,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其病机特点是气滞、血瘀、气虚、阳虚。依据中医络病理论〔2〕研制的通心络胶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可明显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绞痛、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本研究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UAP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2011年诊治的UAP病例,均符合冠心病UAP的诊断标准〔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n 性别男病情程度(心绞痛发作次数/d)<2 2~4 >4观察组女年龄(岁)病程(个月)30 18 12 60.88±7.18 5.86±1.16 9 15 6对照组30 19 11 59.64±8.31 5.69±1.58 10 15 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10 mg 3次/d,酌情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及(或)钙拮抗剂,并予硝酸甘油5~10 mg加入极化液500 mg(10%葡萄糖液500 ml+10%氯化钾15 ml+胰岛素8 U)静滴,1次/d,7 d,心绞痛发作时含化硝酸甘油0.5~1.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4粒/次,3次/d。疗程1个月。

1.2.2 观察指标 用药期间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使用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血液流变检测仪,型号:LBY-N6B)、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及血尿常规。

1.2.3 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耗量减少50% ~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耗量减少<50%。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t=1.264,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t=3.072,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s,n=30)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s,n=30)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P<0.01

组别 全血黏度(mpa·s)血浆黏度(mpa·s)血浆纤维蛋白原(g/L)观察组治疗前43.18±0.03 2.18±0.13 3.58±0.12治疗后 35.07±0.051) 1.26±0.121) 2.16±0.011)对照组治疗前 42.89±0.08 2.21±0.08 3.42±0.15治疗后38.36±0.01 1.69±0.01 2.68±0.03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测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16,P <0.01)。见表3。与对照组比较:1)P<0.01

表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是非对称性的、边缘不规则,其核心充满脂质伴纤维帽的不稳定斑块。UAP的主要发生机制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及黏附增加、血管痉挛、非闭塞性血栓形成等〔3〕。吴庆昌等〔4〕研究显示。UAP组与AMⅠ组第1次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对照组,UAP组第2、3次结果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AMⅠ组明显高于UAP组,UAP组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因此认为PLT和MPV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其变化并强调对UAP患者应延长血小板监测时间,对预测和防治冠心病的发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UAP的常规治疗不主张溶栓,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为基本治疗药物〔5〕。

依据中医理论,UAP属胸痹心痛证,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实则气滞、血瘀、痰浊、寒凝,最终导致心脏脉络瘀阻不通;虚则气虚、阳虚、气阴两虚。然而,标实之因,正在于本虚,标实又会加重本虚〔6〕。长期以来,将活血化瘀疗法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但实践证明,单用活血化瘀药物时疗效有时不显著,因为长期使用活血治疗对部分患者呈现耗气作用〔7〕。据此研制的通心络胶囊选用益气药与虫类通络药相配伍,益气活血,通络止痛,恰好针对胸痹心痛证之心气虚血瘀阻络病机而设;在明显缓解心绞痛,减少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对心电图改善亦有很好的作用〔8〕。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胶囊与其他治疗UAP的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改变血液流变学。通心络胶囊可改善改善血液循环有关。通心络胶囊主要成分为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冰片。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而通心络中的水蛭、全蝎、蜈蚣、土鳖虫均有活血作用,而本方中的人参、檀香、乳香等药物起到了益气活血的作用,与上要共用,起到了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12.

2 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2.

3 谢小鲁,祝家庆,王燕妮,等.三种类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功能状态比较〔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17(11):508-10.

4 吴庆昌,周 丽.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的变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5):500-1.

5 何巧平.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血液流变性变化〔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4):494-6.

6 周宗水.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675-6.

7 肖文良,戴 华,姜志安,等.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5):268.

8 史慧英,刘达瑾.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病人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62-3.

R541.4

A

〕 1005-9202(2012)22-5047-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103

张培芳(1966-),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

〔2012-01-31收稿 2012-02-14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猜你喜欢
通心络稳定型活血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及序贯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通心络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远近期的临床效果体会
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20例临床疗效观察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