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认识自我,战胜自我

2012-11-22 07:59王芳
电影文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口吃友谊信念

[摘 要] 《国王的演讲》以演讲为主线,讲述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在医生莱昂纳尔·罗格的帮助下克服口吃、战胜自我的故事。在罗格的帮助下,乔治六世成功地做了一次激情洋溢、令人热血沸腾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反纳粹的士气。整部影片洋溢着罗格与乔治六世之间超越阶级、超越世俗的真挚友谊,反映了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付出辛苦的努力的重要性。本文分别从影片中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及感人至深的主题两个方面探讨了这部影片成功的因素。

[关键词] 《国王的演讲》;口吃;友谊;信念

于2010年上映的影片《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是由汤姆·霍伯(Tom Hooper)导演并由著名演员科林·费斯(Colin Firth)主演的一部英国电影。该片讲述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King George VI)(以下简称乔治)在无照医生莱昂纳尔·罗格(Lionel Logue)(以下简称罗格)的帮助下,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口吃的故事。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提名名单上,这部电影赢得了12项提名,并最终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同时男主角科林·费斯也凭借本片获得第68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奖。这部斩获四项奥斯卡最具分量大奖的影片让观众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观众的心的呢?这部电影没有奢华的场面、没有激烈的角逐,甚至没有紧张的故事情节,整部影片有的只是朴实的画面、平缓的镜头、自然的人物对话以及它所展现的一个题材并不新鲜的故事。然而,或许正是这份朴实、这份沉稳成就了这部影片。

一、故事梗概

《国王的演讲》以二战前夕为时代背景,围绕英国王子艾伯特(国王乔治五世的二儿子)在伦敦温布利大英帝国展览会上致闭幕词为开端展开对历史的描述。由于严重口吃,艾伯特王子的演讲陷入了僵局,为此艾伯特十分苦恼。于是1934年,艾伯特的妻子伊丽莎白找到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罗格为丈夫治疗口吃。在治疗过程中,罗格发现艾伯特的口吃是因为以前心灵受到过创伤。他想尽了办法帮助艾伯特重拾信心。艾伯特的哥哥大卫爱美人不爱江山,艾伯特只得为了国家责任继承了王位,成为乔治六世。在1939年英国向德国宣战之际,乔治决定发表全国演讲以鼓励人民抗击敌人。在罗格的帮助下,乔治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反纳粹的斗志,乔治与罗格也因此成为终生的朋友。1944年,为了感谢罗格,乔治授予了他皇家维多利亚勋章。

二、影片中各具特色且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凭借着对细节的完美把握,《国王的演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电影通过精彩的对白和到位的表演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令人记忆深刻。

(一)不畏权贵的罗格医生

罗格医生是一位钟情戏剧表演的无照医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物。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却体现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大气魄”。例如,当乔治的妻子伊丽莎白找到罗格,想请他出诊去治疗丈夫的口吃时,罗格以“My game,my turf,my rules”(我的地盘我做主)为由拒绝出诊,此时罗格的不卑不亢可见一斑。其次,当乔治第一次到罗格诊室时,乔治想抽烟却被罗格制止了,当时罗格又说了一句“My castle,my rules”(我的地盘我做主)。以上两个片段栩栩如生地展现了罗格在面对权贵时不卑不亢的气节,让人敬佩。两人社会地位的巨大悬殊没有让罗格卑躬屈膝,罗格明白要解决乔治口吃的问题必须让他放下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态度。通过各种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罗格终于解决了两人之间平等沟通的问题,乔治的治疗渐入佳境。在与罗格的交流中乔治逐渐解开了自己的心结,这也成为成功治疗乔治口吃的前提。罗格的帮助让这个对国王之位心存畏惧、对口吃治疗反抗强烈的艾伯特王子变成了一个可亲近、可敬仰的好领袖。正是二人之间的互相体谅和宽容使得他们成为挚友。罗格争取与王子的平等对话权和面对成功和荣耀表现出的淡定,无不彰显了罗格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褪下耀眼光环的普通人——乔治六世

朴实中见真情,朴实中有真性情。《国王的演讲》就是这样一部朴实的影片,但却展示了一个充满真情的世界。影片中的国王被塑造成了一个褪去了优雅光环的普通人,有缺点、会哭泣。但是恰恰是这样的国王才显得那样真实,有血有肉。让观众看到王室成员的生活并不总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一直光鲜靓丽。

首先,这部电影中塑造的国王形象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权贵,而是一个有伤心有落寞的普通人。影片中的乔治六世有缺点:口吃、脾气暴躁;有让人怜悯的地方:幼年时受到了保姆虐待但是他的父母却毫不知情。处于口吃带来的强大压力中,国王也会无助地哭泣。此时的国王软弱得像个孩子。身为国王,他软弱的一面让人看到了炫目光环后的王室成员也有着和普通人一样无奈的时刻。这样一个“有瑕疵”的国王形象缩短了角色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有利于观众真心地接纳他。

第二,影片中的乔治是一位有毅力、有情义、有担当的国王。当乔治与罗格就王位的继承问题谈崩之后,乔治在愤怒过后,勇于屈尊向罗格道歉,这个场景体现了乔治宽容大度的领袖风范。当乔治克服了心理障碍,勇敢地突破了自身缺陷的时候,他也就成功地改变了宿命。乔治坚持不懈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令人钦佩。正是乔治超凡的人格魅力、不屈的精神以及坚定的信念赋予了他克服挫折、带领国家在风雨中走下去的能量。

另外,通过影片我们还可以看出乔治是一个充满父爱的人。他很疼爱自己的两个女儿,即便有口吃这一障碍,当面对女儿讲故事的请求时,为了不让女儿失望,他并未拒绝。这份父爱与普通父女之情一样浓厚而真挚。

(三) 给予无尽的爱与支持的王后——伊丽莎白

乔治能成功战胜口吃,除了自身的坚持不懈外,爱妻伊丽莎白的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她自始至终没有放弃丈夫,一直努力帮他治疗口吃。在丈夫都要放弃的时候,伊丽莎白依然劝他再试试。这些充分表现了她对国王浓浓的爱。当乔治成功地克服口吃并成为一个具有号召力的国王时,伊丽莎白功不可没。在国王圣诞演讲圆满结束之后,精神高度紧张的伊丽莎白终于舒了一口气,流下了感慨的热泪。伊丽莎白对丈夫的信任和鼓励令人感动至极。

三、影片的主题及其带给观众的感悟

在影片的开头,面对着众多的观众,乔治迟迟不能开口。但是到了结尾,乔治却成功做了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讲。在这个巨大的转变过程中乔治究竟经历了什么?他的经历又能带给观众怎样的感悟呢?以下本文将对电影主题带给观众的感悟进行详细阐述。

这部电影围绕罗格医生成功地治疗乔治口吃这一主线反映出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强大的责任心、坚持不懈的态度、绝对的信任以及相互扶持的朋友。

(一)强大的责任心

当哥哥为了美人而放弃江山的时候,乔治不得不为了国家的责任戴上了王冠。这份为了国家、民族而体现出的责任心是影片中感人的场景之一。也让观众明白了为了承担自己肩负的社会或家庭责任,有些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放弃某些东西。当责任无法逃避时,我们就应该勇敢面对。

(二)坚持不懈的态度

虽然有很多训练让身为贵族的乔治难以进行,但为了成为合格的国王,他坚持了下来。语言一点点地进步,乔治一点点地重拾自信。最终的战时演讲流畅顺利,在罗格的帮助下,通过艰难的训练,乔治终于战胜了自己。此情此景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所谓“水滴石穿”,强大的毅力与坚持不懈的态度注定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人都有缺点或不擅长的方面,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必须战胜自己的缺点,这无疑是痛苦的,让人心生恐惧。可是恐惧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人不敢正视缺点。因此,敢于正视问题并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绝对的信任

作为国家的政治领袖,国王无时无刻不在众人的关注之下,需要出席众多的公开场合。但是对于乔治,这位连一段流畅的话都讲不出来的国王,他内心的苦闷可见一斑。口吃加深了他对演讲的恐惧,精神的过度紧张让他无法在公众面前流利表达思想。一切的鼓励与温情,都化解不了内心的焦虑。当乔治与罗格相处一段时间后,罗格的人格魅力使得乔治加深了对他的信任。正是因为这份信任,面对罗格时乔治才可以做到彻底放松,语言表达才能更流畅。

(四)相互扶持的朋友

电影中有两个场景深刻地描画了罗格与乔治之间超越阶级、超越世俗的真挚友谊。第一,罗格对乔治管理国家的能力信心十足,因此当乔治的哥哥为了辛普森夫人而决定放弃王位时,罗格力劝乔治登上王位。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乔治的强烈反对,二人不欢而散。之后罗格登门致歉,但出于一时高傲,乔治没有接见罗格。但是当乔治在登上王位后工作一筹莫展之时,他主动登门向罗格道歉,以期再次得到罗格的帮助和友谊。这一场景充分反映了二人在彼此心目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第二,当乔治即将进行宣战演讲时,在演播室里,乔治对罗格说:“不管这次演讲结果如何,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所做的一切。”当演讲还有20秒就要开始时,乔治不停地做着深呼吸,罗格注视着乔治,镇静地说:“忘掉一切,对我说,对我这个朋友说。”在罗格的鼓励下,乔治成功地念出了演讲稿上的第一串文字。罗格的出现给了乔治希望,是罗格把他从绝望中拯救了出来。面对国王,罗格没有卑躬屈膝,而是要求双方之间平等相处。罗格是国王真正的朋友,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国王,使得国王终于有勇气面对口吃这一缺点,并成功地将其克服。

这对挚友的经历告诉观众用尊重与信任建立的友谊是成功路上的坚实路基。拥有能够分担风雨、分享阳光的朋友是多么美好!这部囊括了正直、友善、责任等人性中弥足珍贵的品质的影片,满足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求,能够激励并引导观众朝着人性中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这恰恰就是该片的精髓所在。

四、结 语

人生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本片致力于鼓励观众用内心潜在的勇气去面对自己,战胜困难,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终能完成自我的超越。乔治克服口吃的过程其实就是战胜自己的过程。正是凭借着非凡的勇气,乔治圆满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演讲。影片在结尾部分,结合时代背景,将这种勇气升华为一种国家信念,一种民族精神,使得这部影片的意义愈加深刻。最后,希望电影中乔治坚持不懈的精神能够鼓舞我们一路向前,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 田玉德.神秘的英国王室[J].当代世界,2005(02).

[2] 李君劼.片段化叙事与微像化镜头[J].电影文学,2011(24).

[3] 李标晶.电影艺术欣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 曹静,吕红艳.《国王的演讲》中英国文化的透视[J].电影文学,2011(24).

[作者简介] 王芳(1978— ),女,河北保定人,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及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口吃友谊信念
以城为“媒”话友谊
“维生素”大口吃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友谊之路
信念
孩子口吃,家长巧应对
口吃的哼哼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