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伤还是心伤?

2012-11-23 07:59罗乐
阅读 2012年11期
关键词:脚伤心伤刘翔

罗乐

刘翔登场了,刘翔摔倒了,刘翔退出了。刘翔,他怎么了?从2004年雅典的一飞冲天,到2008年北京的意外告别,到2012年尤金的12秒87,再到这伦敦碗的轰然倒地,刘翔的故事再掀波澜。在这一次次波澜中,中国飞人的心理状态,也像他的成绩一样,起起落落。

期待伴随压力存在

所有事情都有两面性,来自亿万人的期待也是如此,它可以令一个人的战斗力几何倍增长,同样也可以在瞬间摧垮一个人。尤其是顶级运动员,他们承载的厚望显然更多。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导师,曾于2000-2010年辅导极为讲求心理素质的国家射击队的迟立忠博士,对记者分析道:“这是没办法的,作为顶级运动员,谁没有压力?

但他进一步指出,相比之下,实现了中国田径突破性进步、业已出道多年的刘翔,其承受的压力强度和持续度可能更大一些——尽管我们平时从他的反应看不出来。“所以,刘翔自己能从北京奥运的那次阴影中走出来,就已经是很不简单的运动员了。”迟立忠说。

因此,如果刘翔自己也在关注着“伤病”、“退赛”、“期待”等旋律的报道,肯定会受到影响。一般队伍都要求运动员尽量少看报道,很多运动员、教练员连平时都不太关注媒体报道,这是出于一种保护。

迟立忠说,培养运动员不是培养一般人,运动员就是要面对这些期待。但同时,运动员也是血肉之躯,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有承受不起的时候。“可以说运动员就得是超人,不仅是体能,不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精神,”他评价到,“扛不住压力,我们不能说他就是懦夫。这是奥运会,不是一般的比赛可以比拟的。你不可能逃避一些脑海中的想法,比如别人怎么看待你。射击的埃蒙斯就是个例子,他的压力同样很大,他也在想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但是,美国人对射击的关注,可能还不如我们国人对跨栏的关注。可即便如此,埃蒙斯都会在压力面前出现失误,何况刘翔的压力更大。对刘翔进行一些的随意揣测、不理性的评论时,别忘了他只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心理阴影加大伤害?

“运动员在受伤后的康复过程中,心理影响很大,”迟立忠告诉记者,“重新回到赛场上,即便身体客观上已经恢复了,运动员的心里也还是担心,有顾虑。所以看起来身体没事了,其实心里有事,他依然完不成动作,发挥不好。”

因此,迟立忠相信刘翔在2008之后的一步步复出之路,必然考虑了这些。刘翔复出后成绩的逐步提升有目共睹。“这说明当时的康复工作已经很好了,这一段艰辛已经过去了。”迟立忠说。

但是,大赛前往往是个很容易受伤的阶段。对很多不幸的运动员来说,就是怕什么来什么。由于压力、疲劳等各种原因,会造成运动员的比赛、训练技术动作变形,从而造成受伤。

刘翔刚到伦敦时显得非常轻松,但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会一天天变化,”迟立忠说,“再怎么谦虚、平稳,随着比赛临近也會有波动。赛前一个月、两周、一周都在不同的心理水平上。伤病复发,就往往伴随着人的心理变化,也会有影响。这在运动中是再正常不过的。”

是脚伤,还是心伤?

尽管我们不是当事人,可刘翔确确实实因为脚部的伤痛离开了赛场。但是,他的心理就丝毫未损吗?刘翔的心理状态,究竟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

“心理和身体的伤,是一种交互作用,”迟立忠解释道,“脚伤让运动员无法参赛,铺天盖地的批评和自身的失落导致心理受伤。这个心伤影响了康复、训练,加剧了脚伤。这是一个循环。但究竟是谁重?说不好。”

这一次,即便刘翔表现不佳,我们也有个心理准备了,不会比北京奥运更惊讶了。“这说明,一个蝉联奥运冠军的运动员有多难。我们没有参与刘翔的备战,没有深入他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不知道他有多不容易。他每天都在面临选择。我们看他的表现可能觉得他挺轻松,但谁心里不想要争金牌?他的心理不会太轻松的。因为这就是奥运会。”

同时,迟立忠在与运动员共事多年后,还提出一个观点:“有时候,小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奥运的运动员,把奥运看作锻炼,他们会很放松,这是可能的。反而是那些运动生涯即将结束的老将,成绩好承载期待的运动员,重大比赛中有过闪失的选手,他们的压力更大。”

刘翔的退赛,让我们有了一次讨论的机会,让大家有了从不同侧面了解奥运会,竞技体育的机会。这不仅是身体,技战术的较量,更是精神、意念、心理因素比拼。

“有时候到最后比的就是心理,看你是否顽强,是否抗压,”迟立忠说,“我们应该对运动员的精神欣赏和钦佩,这是高手间较量更值得关注的。伴随着刘翔和其他运动员一步步成长,我们的体育观众也成长了很多,我们跟着刘翔一起进步。我们更加宽容,也更理解运动员的付出和遭遇。”

心理脆弱人皆有之

什么是好的运动员?训练中表现好的,不是好运动员。比赛中稳定发挥的,才是好运动员。“埃蒙斯说他为什么只在奥运会上出问题?只在最后一枪有问题?他也参加过其他大大小小的比赛,都没问题。可在关键时刻,有过重大失误和压力性事件,留下的记忆,对运动员来讲很难克服。在同样的关键时刻,同样的环境,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就又出现了,”迟立忠从专业角度解析到,“我们不能批判刘翔或者其他运动员精神脆弱,人的心理都是脆弱的,都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是运动员的要求更高,可即便他们未能达到,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家都是人,谁敢说自己没有害怕,没有脆弱的时候?谁没有恐惧?谁没有压力?而你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得表现好,那正是顶级运动员要做的。”

迟立忠说,生活中的普通人没有万众瞩目,没有承载大众厚望,是无法体会刘翔的。其他国外选手也有心理问题,但我们太过关注刘翔,才认为这“只是刘翔的问题”,而不是所有运动员、所有人类的问题。“抗住压力?每次都做到是不可能的,10次能做到七八次就不容易了。反过来说,林丹就不容易。埃蒙斯得过癌症,有之前的失误经历,也不容易。奥运会,挑战的不仅是身体的极限,技术的极限,也在考验精神的极限。我跟队很多年,了解运动员。如果你看到他们每天的付出,是绝不忍心再去伤害他们的。他们太不容易了。”

(摘自《体坛周报》)

猜你喜欢
脚伤心伤刘翔
相见欢·无聊独自彷徨
乌镇遇雪
冬雪
美味的蛋糕
刘翔复出前景不乐观
我为刘翔唱支歌
我为刘翔唱支歌
韩晓鹏——我是冰雪上的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