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9年福建闽江口5级地震与1517年福建福州4级地震考证1

2012-11-26 06:47林松建罗咏梅
震灾防御技术 2012年4期
关键词:连江县闽江传言

林松建 林 琛 罗咏梅 张 颖

(福建省地震局,福州 350003)

引言

地震活动性资料是地震科研工作的基础。由于强震很少发生,因此需要长期地震资料才能探索地震的活动规律。通过对历史地震发生情况的分析,可以大致掌握不同地区的地震危险程度,帮助制定有区别的设防标准,这是一条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方法。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不同,对地震记载的详略程度和完整程度有很大差别,总体来说,时间愈久远,记载愈笼统,缺失愈多。为了能充分利用历史地震资料,很多学者利用各种方法来检验、分析历史地震目录的完整性(胡聿贤,1999),至今仍然有许多地震工作者在分析、考证历史地震资料,完善历史地震目录,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雷中生等,2010)。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中强地震,陈光桐等(1979)曾对历史地震资料进行过详细、严谨的整理工作,并给出相对合理的历史地震目录(只有 20次破坏性地震)1福建省地震历史资料组(陈光桐,吴维灿汇编),1979. 福建省地震历史资料汇编.。这些资料为福建历史地震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提供了丰富和补充福建历史地震目录的机会(中震防函[2005]44号文件:关于印发福建省若干历史地震复核结果的通知;闽震[2006]22号文件:关于转发福建省若干历史地震复核结果和使用统一的福建省历史地震目录的通知)。

本文通过收集历史地震传言和考证历史地震资料,认为 1329年福建闽江口附近可能发生过1次震级约为级的地震;1517年5月10日福州可能发生过1次级震群地震。

1 1329年福建闽江口地震

1.1 年代背景说明

1329年为元天历二年,当时已是元朝中后期,宫庭倾轧,皇位更迭频繁,而地处东南边疆南夷之地的福建,历史记载所遗留下来的资料不多。地震史料记载分析表明(鄢家全等,2006),福建闽东北地区到了明朝之后,地震记载才渐渐丰富,因此,1329年闽江口发生的地震,所能找到的史料记载少,只有当地居民口口相传的地震传言。

图1 1329年闽江口级地震及地震传言主要分布范围Fig.1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folklores of 1329 Minjiangkouearthquake

1.2 地震传言

在福建省闽江入海口两岸,长乐市、连江县以及琅岐岛、壶江岛一带,一直流传着地震传言,即:闽江口地震,浮壶江(即,壶江岛,壶江,福州方言谐音“浮江”),沉立庄(即,立庄礁)。这一地震传言在长乐市的梅花镇、潭头镇、文岭镇和连江县馆头镇、晓澳镇以及琅岐岛的沿海或沿江村庄比较盛行,一般在老人活动中心咨询这一地震传言时大多数老人都表示听过该传言,其主要分布如图1所示。在壶江村民俗馆前言中有:元天历二年闽江口发生地震,壶江岛地壳上升,以山仅存,与之相连的立庄(现有立庄礁)沉没,至今民间流传“沉立庄、浮壶江”之说,故壶江又名“浮江”(图2)。

图2 壶江村民俗馆前言(局部照片)Fig.2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olk Museum of Hujiang village

1.3 历史记载

2009年作者到壶江岛参观,从壶江村民俗馆负责人林长成处了解到该地震传言有历史资料佐证——《崇相集》中记载了这一地震事件。《崇相集》作者为明朝工部右侍郎董应举,董应举是连江县馆头镇人,而壶江村也属于馆头镇管辖。

《崇相集》第6卷,《海澳识课图》中有:天历二年壶江岛依山而仅存。除了上述这一行字,没有找到更多有关地震的信息。

1.4 资料分析

1329年距今近700年,闽江口两岸至今流传的地震传言一直在延续,从董应举《崇相集》中看到的可能是描述地震事件,但没有更进一步的文字资料证实。结合闽江口两岸地震传言和《崇相集》记载,作者认为1329年可能发生过1次较强地震。

考虑到明朝之前历史地震记载遗漏较多(鄢家全等,2006),同时闽江口所处地震构造环境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因此可以认为1329年闽江口曾发生过1次破坏性地震。而传言中所说“沉立庄、浮壶江”这样的地壳变化,只有大地震才会产生地表地壳剧烈变化,应该是6级以上地震,如果这样将颠覆人们对该地区地震震级上限的认识,而这种地震传言可能表达的是地震时振动剧烈程度,综合以上认识,其地震震级定为5.5级为宜。

1.5 地震参数

发震时间:1329年(元天历二年)

震中地区:福建闽江口

震中位置:北纬26.1°,东经119.7°

震中精度:3类(误差≤50km)。

2 1517年5月10日福建福州级地震

2.1 地震资料

在《福建省地震历史资料汇编》1福建省地震历史资料组(陈光桐,吴维灿汇编),1979. 福建省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中有以下记载:

(1)《武宗实录》148卷5页记:明正德十二年,四月二十日乙丑至二十六日辛未(1517年5月10日至16日),自乙丑至是日地数震(福州)。

(2)明正德《福州府志》记:明正德十二年,四月先城中地震,连五、六日,或五、 六震有声。

(3)清乾隆《连江县志》记:明正德十二年,夏地震有声,五日乃止。

(4)明万历《永福县志》记:明正德十二年,四月地震,是岁凡五、六震,皆有声。注:永福县即永泰县(5)明万历《闽大记》记:明正德十二年福、泉二郡地震有声。是岁闽地凡五、六震。(6)明嘉靖《仙游县志》记:明正德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1517年5月11日)地震四次。

(7)《武宗实录》149卷1页记:明正德十二年五月初一日乙亥(1517年5月20日)(福州)地连震。

(8)《武宗实录》150卷2页记:明正德十二年六月初七日辛亥(1517年6月25日)(福州)地震。

2.2 资料可靠性

该地震发生于 1517年,即明正德十二年,正德年号为明朝第十一任武宗朱厚照,其在位16年(1506年至1521年),因此《武宗实录》和明正德《福州府志》为同时代记载,资料可靠性高,除《连江县志》为清乾隆版本外,其余记载均为明朝版本,说明以上所列资料均有较高的可靠性,因此,上述资料均可以作为确定地震参数的依据。

2.3 资料内容分析

(1)震中参考地名

从明正德《福州府志》看,该地震先城中,后城外,因此地震震中位于福州市区附近,震中参考地名为:福州。

(2)影响范围

在明万历《闽大记》中记“福、泉二郡地震有声”,无法判定记载内容是哪里地震产生的影响,有可能是台湾地震引起的,而后半句“是岁闽地凡五、六震”可能指福州地震。福州地震可能对泉州有影响,由于福、泉二郡地域太广,无法确定具体地名。因此该地震Ⅳ度影响等震线如图3所示,4个有记载的县大致呈北东向展布,长轴约130km,因此,所确定的等震线长轴方向呈北东向。

(3)地震震级

根据历史地震有感半径R(或烈度Ⅳ等效圆半径)与震级M的经验关系(见表1),1517年5月10日福州级地震,其有感半径R为60km左右,对应的震级为级至5级。

图3 1517年福州级地震Ⅳ度等震线示意图Fig.3 The isoseismal contour of seismic intensity IV of 1517 Fuzhouearthquake

表1 Ⅳ度等效圆半径与震级关系(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1995)Table 1 Relation of magnitude and radius of equivalent circle (from the Earthquake Hazard Prevention Division of CEA, 1995)

该地震在《福建省志·地震志》(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1)确定为3次 3级地震,即:明正德十二年四月二十日乙丑至二十六日辛未(1517年5月10日—5月16日)福州3级地震;明正德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1517年5月11日)仙游3级地震;明正德十二年五月初一日(1517年5月20日)福州3级地震。从《福建省志·地震志》确定历史地震震级原则看,所用资料不全或对同一地震资料理解为不同地震,因此给出了3次3级地震。而在《福建连江核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地震调查及评价工作报告》中认为,是福州连江间1次强有感震群地震活动(鄢家全等,2006)。

(4)发震时间

地震最早发生于明正德十二年四月二十日(1517年5月10日),为震群型地震,高潮期为1517年5月10日至5月16日,一直延续到1517年6月25日,因此其主震发震时间可以定为:1517年5月10日(明正德十二年四月二十日)。

2.4 地震参数

发震时间:1517年5月10日(明正德十二年四月二十日)震中地名:福建福州

震中位置:北纬26.0°,东经119.2°

震中精度:3类(误差≤50km)。

3 结论

(1)通过分析民间地震传言,并收集与分析历史资料,认为福建闽江口 1329年曾发生过1次震级约为级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26.1°,东经119.7°。

(2)通过历史地震资料分析与考证,认为1517年福州市附近曾发生过1次级地震,其等震线呈北东向,震中位置为:北纬26.0°,东经119.2°。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2001. 福建省志·地震志.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1995.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 北京:地震出版社.

胡聿贤主编,1999. 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 北京:地震出版社.

雷中生,袁道阳,张俊玲等,2010. 甘肃民勤地区新增加的几次中强历史地震. 震灾防御技术,5(3):309—317.

鄢家全,张志中,潘华等,2006. 闽东北地区的历史地震调查. 地震学报,28(3):305—312.

猜你喜欢
连江县闽江传言
闽江雨情
海上牧场
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基于大数据的公众网络行为研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二污普数据在连江县大气管理工作中的利用
罗汉滩上打票船 威震闽江破敌胆——闽浙赣游击纵队截击敌运输船纪实
连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外澳尊王宫修复竣工庆典举行
喂,110吗?地铁上有人在作妖
着火谜案
一起来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