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褐天牛越冬幼虫发育至初迁期所需积温及初迁期预报研究

2012-11-28 09:35司徒春南付甫永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松褐有效积温松材

王 健,司徒春南,付甫永

(1.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贵州遵义 563000;2.遵义县林业局,贵州遵义 563100)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又名松墨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昆虫。在我国的分布除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外,几乎遍及各地。在贵州省则全省各地均有发生,它不仅危害马尾松、黑松、赤松、柳杉、落叶松、雪松等林木,还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主要媒介昆虫[1~5]。据研究松褐天牛平均携带松材线虫1.8万条,最多的可携带高达28.9万条[5]。因此做好松褐天牛的防治及研究工作,对于林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遵义市遵义县龙坑镇金鼓村。该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4.7℃,年均降水量1 200 mm,年均日照1 146.9 h,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2% 左右,年平均蒸发量 1 150 mm,无霜期270 d。试验林为2003年感染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林[6,7]。

2 材料与方法

每年3月前,将观测点各处的诱木收集30株,集中放在一起每日观察,把发现第一个松褐天牛迁飞孔出现的当日记作当年松褐天牛的初迁期。用天气预报的最高、最低温度的平均值作当日平均温度,分别计算每年3月1日至初迁期10℃、11℃、12℃、13℃、14℃的有效积温,将2007年和2008年的各温度计算的有效积温进行比较,有效积温值相等的起算温度就是该区域用天气预报资料计算松褐天牛越冬幼虫发育至迁飞期有效积温的计算起点温度(A+a),其有效积温就是松褐天牛越冬幼虫发育至初迁期所需的有效积温。

用某地起点温度和天气预报资料预报初迁期时,用天气预报平均温度减起点温度进行逐日累加,当累加值在302±4.5℃(5月初12℃平均有效积温为9℃)内时,参加温度计算的天气预报最后一日,为该地松褐天牛生长发育的初迁期。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林区天气预报褐天牛初迁期分析

2007年和2008年在遵义市遵义县龙坑镇金鼓村实验林区内,通过试验观测表明松褐天牛的初迁期分别为5月14日和5月12日,用遵义市天气预报温度(如表1所示)对2007年和2008年的3月1日至5月14日及5月 12日的10℃、11℃、12℃、13℃、14℃的有效积温进行了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7年松褐天牛初迁期为5月14日的10℃ ~14℃有效积温分别为398℃、339℃、288℃、242℃和199℃;2008年松褐天牛初迁期为5月12日的10℃ ~14℃有效积温分别为416℃、348℃、284℃、232℃、187℃,而松褐天牛在金鼓村实验林区的初迁期有效积温计算起点温度则为11.7℃,越冬幼虫发育至迁飞期的有效积温为302℃。

表1 2007年~2009年遵义市气象预报3月至5月日平均温度表(单位:℃)

2009年用11.7℃ 的起点温度对遵义市天气预报(如表1所示)平均温度进行逐日累计至5月14日的天气预报,计算得到有效积温为301℃,在302±4.5℃范围内,所以2009年的松褐天牛的预测迁飞期为5月14日,此预测迁飞期与实验林区观察结果相符,表明在实验区可以利用遵义市天气预报来预测松褐天牛的迁飞期。

3.2 不同海拔林班天气预报褐天牛初迁期始算温度分析

表2为利用已知实验区的松褐天牛初迁期的计算起点温度和海拔每升高100 m温度降低0.6℃ 的理论,对遵义市不同海拔林班利用天气预报温度计算出了松褐天牛初迁期始算温度,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海拔的不断增加始算温度也逐渐增大,海拔 400 m时,始算温度为8.2℃,海拔1 000 m时,始算温度为12.2℃,当海拔为1 300 m时,始算温度增加为14.1℃。

图1 用2007年、2008年遵义市气象预报温度计算的各温度有效积温图

表2 遵义市不同海拔林班天气预报温度计算松褐天牛初迁期始算温度表

4 结果与讨论

(1)通过对实验区的松褐天牛迁飞期2007年至2009年3 a的实际观测,以及利用天气预报的预测方法,表明遵义县龙坑镇金鼓村实验林区内的松褐天牛初迁期始算温度为11.7℃,越冬幼虫发育至迁飞期的有效积温为302℃ ±4.5℃,表明可以利用天气预报来预测松褐天牛的迁飞期。但在实际利用当中,某地的天气预报由于受天气预报时间和误差所限,以及不同林区所处的位置的差异及小气候的影响,当地的实际温度和天气预报的温度可能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利用天气预报只能大概预测松褐天牛的迁飞期。

(2)利用实验区的松褐天牛初迁期的计算起点温度和海拔每升高100 m温度降低0.6℃ 的理论,对遵义市不同海拔林班利用天气预报温度计算出了松褐天牛初迁期始算温度,这对于当地不同海拔松褐天牛的迁飞期预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1]司徒春南,付甫永,王健.松材线虫病传媒昆虫松褐天牛天敌的筛选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589 ~6590.

[2]汪永俊.松褐天牛的初步观察[J].江苏林业科技,1988,(2):31~33.

[3]徐天森.林木病虫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168~169.

[4]贵州省林业厅.贵州森林病虫[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131~132.

[5]洪霓,高必达.植物病害检疫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46~248.

[6]付甫永,王健,司徒春南.防治松褐天牛诱木设置密度及胸径大小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88 ~90.

[7]付甫永,王健,司徒春南.松材线虫病疫木作坑木安全利用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6):298 ~300.

猜你喜欢
松褐有效积温松材
有效积温与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定量化研究
收敛式有效积温与马铃薯植株性状变化的相关性
不同引诱剂与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诱捕效果的影响
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技术探析
释放天敌防治松褐天牛技术研究
花绒寄甲在同海拔不同时间释放对松褐天牛寄生效果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