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军队疗养员开展高血压病专病疗养的实践效果分析

2012-11-30 08:46张冬梅张华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专病疗养高血压病

张冬梅 张华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小平岛疗养区,116023)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常见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的一些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而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仅6.1%左右,与美国控制率34%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1]。专病疗养是指疗养院对患有某种疾病的疗养员在个体化健康评估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运动锻炼、健康教育、科学膳食、心理疏导等方法,并充分利用疗养院独特的自然疗养因子,达到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恢复健康、改善功能的一种康复疗法[2]。现将2011-04—09来我院疗养的高血压患者实行专病疗养的方法、内容及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1-04—09在我院进行高血压病专病疗养的疗养员共48人,其中在职干部8人,离退休干部40人;男43人,女5人;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60.23±13.11)岁;高血压病程1~43年,平均13.6年。高血压病诊断符合最新诊断标准[3],其中1级30人,2级16人,3级2人。所有病例临床诊断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1.2 方法

1.2.1 组织形式 4批高血压专病疗养均为团队组织,以自愿参加形式选择来院疗养的高血压疗养员,每批次10~15人,疗养期15 d。

1.2.2 一般情况调查 通过问诊及查房的方式了解疗养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等)、病情(包括病史、服药情况、合并其他疾病、家族史等)、膳食和运动、行为习惯(包括烟酒史等)。

1.2.3 制定专病疗养计划 针对高血压病发病规律及治疗进展制定高血压病专病疗养计划,包括:体格检查(身高、体质量、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腹部超声等)、监测血压并记录(2次/d)、高血压病知识教育、运动治疗教育、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教育、自我病情监测教育。

1.2.4 实施专病疗养计划 高血压教育以集中授课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每天组织2次体育疗法,以太极拳和餐后步行为主,每次30 min左右。每位疗养员指定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各1名,负责每日具体内容的落实并做好记录。

1.2.5 药物治疗 48名参加高血压专病疗养的人员入院前均接受口服降压药物的治疗,入院后原有治疗不变。

1.2.6 出院随访 出院后以信函或电话形式随访疗养员血压控制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血压降至正常,且SBP下降10 mmHg(1 mmHg=0.133 kPa)或DBP下降5 mmHg以上;有效:血压降至正常,且SBP下降5 mmHg或DBP下降3 mmHg以上或降压用药减量(或停药)后血压仍保持正常,临床症状缓解;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疗养后血压<140/90 mmHg为血压控制达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疗养前后血压值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表1)

表1 高血压专病疗养前后血压变化(,mmHg)

表1 高血压专病疗养前后血压变化(,mmHg)

注:①t=10.206,P<0.01;②t=7.207,P<0.01

观察指标 疗养前 疗养后SBP 138.69±9.03 126.50±5.15①DBP 86.71±9.07 78.13±5.01②

高血压病专病疗养前后,疗养员血压均值中SBP明显下降,平均值降低12.19 mmHg,与疗养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BP也明显下降,平均下降8.58 mmHg,与疗养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当今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与遗传因素[3]、环境因素[4]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有关[5-7],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基础病因,绝大部分患者需终身服用降压药物。如能积极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高血压所致心脑血管病和肾脏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8-10]。我院实行高血压病专病疗养,不同于医院单纯药物治疗,而是合理利用疗养资源优势,通过健康教育、饮食调整、知识讲座、体育治疗、景观和各种疗养因子、心理干预,结合药物等综合治疗手段,提高疗养员对高血压病的了解程度,学会自我监测疾病的方法,达到预防、控制高血压病和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的过程。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高血压病专病疗养过程中实行综合疗养措施后,疗养员的血压(包括SBP和DBP)较疗养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这表明良好的生活方式[11]、放松的心理状态和规律的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病的有效措施[12]。严格的组织管理,有效的干预手段是实现专病疗养效益最大化的主要因素[13]。实行专病疗养期间我院整合了现有的饮食、运动、健康教育、药物治疗等管理模式,强化服务人员团队意识,以疗养员为核心,在对专病疗养员的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后,根据疗养员的需求,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教育并设定可行的目标,教育方式方便灵活,提高专病疗养疗养员的依从性,综合利用各种疗养因子,发挥非药物治疗的优势,才能使专病疗养的效果事半功倍。

通过开展高血压病专病疗养工作,我们发现,提供专病疗养服务的同时,专病疗养也成为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新的发展平台[14],医护人员自身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强化了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学会了与疗养员的沟通技巧,个人素质及医疗技术水平得以全面提升。同时,通过开展专病疗养模式,改变了疗养院只是住好、吃好、玩好的传统疗养服务模式,使疗养员在疗养期间学会如何自我保健,对自身患有疾病的知识有系统、客观的认识,学会了自我管理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疗养员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使疗养员疗养一次,受益终生。

[1]国家卫生部,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5.

[2]王俊,王贵国,常捷.疗养院开展专病疗养可行性的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78.

[3]Tanira MO,Al Balushi KA.Genetic variations related to hypertension:areview[J].JHum Hypertens,2005,19(1):7-19.

[4]刘春英.改善环境因素可降低高血压病发病率[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6):18.

[5]王舒,杨华,石学敏.国外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新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3):342-344.

[6]丁绍祥.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及治疗探讨[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10):30-327.

[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3.

[8]王薇,赵冬,姚丽,等.北京大学社区高血压病治疗率及控制率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9,27(3):204-208.

[9]Alderman MH.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J].Lancet,1994,344(8918):307-311.

[10]Szygula M,Sieron K,Sieron A,eta1.The influence of smoking,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on the rehabilitation duration among the patients having non-Q infarction[J].Pol Merkur Lekarski,2001,11(62):129-132.

[11]王培玉,刘爱萍,刘宝华.高血压的健康管理[J].中华管理学杂志,2007,1(1):18-21.

[12]徐晓峰,张煜,王征.健康管理在患高血压病疗养员综合治疗中的运用和效果评估[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3):211-213.

[13]付隽洁,姜梅,蒲建英.开展专病疗养的探索[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143.

[14]张锋,黄熙媛.关于专病疗养的初步尝试和思考[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8):698-699.

猜你喜欢
专病疗养高血压病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中医专病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的现状及探讨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专科与专病护士合作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专科(专病)联盟建设成效评价调研报告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员睡眠质量的影响
专病一体化管理理念在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我国高血压病的空间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