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群众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2012-12-07 21:26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频率变量

桑 布

(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教学部,内蒙古通辽 028043)

◂论文选粹

东北地区群众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桑 布

(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教学部,内蒙古通辽 028043)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时代的到来,国家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东北大开发战略、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是东北不容错过的重要时机。

经济的发展促使各地政府开始投资兴建新体育运动设施,为公众参与体育活动提供更多机会和便利条件,群众参与体育运动与体育消费的关系也随之密切起来。目前国内研究群众体育消费问题的文献较多,但关于体育消费与参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较少,通过分类变量研究影响群众参与体育运动与体育消费支出因素方面的文献则更少。本文试图从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群众参与运动与体育消费支出的因素做出实证研究,对社会人口变量以及经济变量进行侧重分析,探讨该变量在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和体育运动消费的次数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影响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以及体育消费支出的次数的决定性因素。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从CNKI查阅了大量有关文献,为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1.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选取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四平3个省份的六个城市1 000位调查者,平均年龄在16~65岁之间,按照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变量进行分类研究。问卷以参与体育运动的相关消费支出信息为基础,要求被调查者对问卷调查表格内所涉及的体育运动的参与、体育设施的使用、体育消费支出、社会人口学和经济学变量等部分内容进行认真填写。

研究采取多批次调查方式,针对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调查对象发放1 000份调查问卷,收回734份,问卷的回收率73.4%,其中能准确反映调查信息的698份,有效回收率为69.8%。

1.3 数理统计法

有序Probit模型(ordered probit regression model,简写为OP模型)是近年来处理多类别离散数据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方法。模型是受限因变量模型的一种,它是用可观测的有序反应数据建立模型来研究不可观测的潜变量变化规律的方法。本文采用stata 11.0进行模型拟合。

2 分析与讨论

通过模型的分析发现辅助参数的以及对数似然函数值表明整体模型具有显著性,由此表明不存在异方差。模型的似然比表明,自变量的变化可以解释在参加体育运动经常性上的可变性的显著表现,以及参加体育运动的相关消费支出。从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变量系数表中可以得出家庭规模、常驻人口规模与学生这三个自变量不显著,表明样本无法向总体推断。

2.1 参与体育运动模型构建

Probit模型的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不同取值的边际效应是不相同的,且与解释变量的系数符号无关。解释变量在模型中(即y=0、4时)的边际效应更强(绝对值更大。说明这些解释变量对居民选择“不参加”与“每天参加”的概率影响最大。性别对居民选择“不参加”(y=0)有正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男性比女性在选择“不参加”体育运动(即y=0)的可能性提高7.2%;其次,性别对居民选择“每天参加”(y=4)有负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男性比女性在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即y=4)的可能性会降低7.1%。

年龄对居民选择“不参加”(y=0)有负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年龄越大,选择“不参加”体育运动(即y=0)的可能性会降低3.6%;其次,年龄对居民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y=4)有正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年龄越大,在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即y=4)的可能性会增加2.6%,上述说明年龄增加会相应提高人们体育锻炼的参与频率。农民身份对选择“不参加”(y=0)有正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农民在选择“不参加”体育运动(即y=0)的可能性会提高27.4%;其次,农民身份对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y=4)有负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农民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即y=4)的可能性会减小73.5%。离退休人员选择“不参加”(y=0)有正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离退休人员在选择“不参加”体育运动(即y=0)的可能性会提高16.1%;其次,离退休人员对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y=4)有负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离退休人员在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即y=4)的可能性会减小6.2%。技术工人选择“不参加”(y=0)有正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技术工人选择“不参加”体育运动(即y=0)的可能性会提高10.5%;其次,技术工人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y=4)有负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技术工人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即y=4)的可能性会减小7.3%。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选择“不参加”(y=0)有正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选择“不参加”体育运动(即y=0)的可能性会提高57%;其次,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y=4)有负向的边际效应影响,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即y=4)的可能性会提高103.1%。

2.2 体育运动消费模型构建

从体育运动消费模型中可知,体育消费作为因变量在模型中(即y=0、4时)的边际效应更强(绝对值)。说明解释变量对居民体育消费中“无消费”与“801元/年”的概率影响最大。性别对居民在体育运动中“无消费”(y=0)有正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女性比男性在体育运动中“无消费”(即y=0)的可能性提高5.2%;其次,性别对居民在体育运动中“801元/年”(y=5)有负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男性比女性在体育运动中“801元/年”(即 y=5)的可能性会提高14.9%。

年龄对居民在体育运动中“无消费”(y=0)有正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年龄高者比年龄低者在体育运动中“无消费”(即y=0)的可能性提高3.8%;其次,年龄高比年龄小的在体育运动中“801元/年”的消费(y=5)有负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年龄高比年龄低在体育运动中“801元/年”(即y=5)的可能性会降低2.3%,即年龄大的更易体育消费。教育程度对居民在体育运动中“无消费”(y=0)有负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高学历者比低学历者在体育运动中“无消费”(即y=0)的可能性减小9.1%;其次,高学历比低学历在体育运动中“801元/年”的消费(y=5)有正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学历高比学历低者在体育运动中“801元/年”(即y=5)的可能性会提高4.1%,即学历高者更易体育消费。职业类别对居民在体育运动中“无消费”(y=0)有负向的边际效应影响,自由职业者、农民、离退休人员、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无消费”(即y=0)的可能性会分别降低5.1%、5.6%、7.6%、6%与 6.8%;其次,企业家、自由职业者、离退休人员、在职教师与技术工人在体育运动中“801元/年”的消费(y=5)有正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自由职业者、农民、离退休人员、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801元/年”的消费的可能性会分别提高2.1%、1.6%、10.1%、20.4%与4.7%。其次,农民在体育运动“801元/年”的消费(y=5)有正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农民在体育运动中选择“801元/年”(即y=5)的可能性会提高7.2%。

参与体育运动频率对居民在体育运动中“无消费”(y=0)有负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越高,比参与体育运动的低频率者在体育运动中“无消费”(即y=0)的可能性减小7.6%;其次,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高者比参与体育运动的低频率者体育运动“801元/年”的消费(y=5)有正向的边际效应影响,即参与体育运动频率高的比参与体育运动频率低的在体育运动中选择“801元/年”(即y=5)的可能性会提高1.6%。

3 结论

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有更高的体育运动需求,但男性比女性的体育消费多。年龄高的被测试人群比年龄低的被测试人群更加注重体育运动,但其在体育消费支出方面明显低于后者。有固定职业者与参与体育运动的强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体育运动消费支出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农民在选择“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可能性会提高27.4%,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可能性会减小。离退休人员选择“不参加”的可能性会提高16.1%,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可能性会减小。技术工人选择“不参加”的可能性会提高,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的可能性会减小。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选择“不参加”的可能性会提高,选择“每天参加体育运动”的可能性会提高。研究发现高学历者比低学历者在体育运动中“无消费”的可能性会减小,其选择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可能性会减小;选择“801元/年”的消费的可能性会提高,相应的选择每天参加的可能性会提高。农民、自由职业者、离退休人员对体育的需求也不同,工作时间固定、收入稳定的人群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比较大,体育运动消费支出会更多。研究分析后得知,以鼓励大众参与体育运动、提高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为基础的战略,并不一定会提高体育运动消费水平。按收入为基础的策略对体育消费支出是有影响的,按体育运动参与者年龄划分并调整体育消费市场的策略收效也并不明显。倘若是为了提高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那么就应当把重点放在年轻群体、女性群体以及职工群体身上。多数被测试者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体现出参与体育运动并不仅是简单地和他们的个人收入有关,同时也和时间、年龄以及感兴趣的程度有关。

责任编辑:刘红霞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频率变量
体育运动
处理器频率天梯
抓住不变量解题
振动与频率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无线电频率的特点
一类非线性离散动力系统的频率收敛性
呆呆和朵朵(13)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