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解剖和口腔生理学》教学体会

2012-12-08 14:48韩宁宁孙方方陈渊华孙卫斌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牙体口腔牙齿

韩宁宁,孙方方,陈渊华,孙卫斌

(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南京市口腔医院,江苏南京210008)

牙体解剖和口腔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内容主要是描述正常自然的牙体和牙弓形态,分析其形态和功能的关系,介绍牙合与颌位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且联系临床实际阐明口颌系统的生理功能现象。能否学好这门课直接关系到其他临床课的学习质量。而该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发展速度慢、内容枯燥,课堂气氛不易调动起来。目前,我院牙体解剖教学仍然采取的是理论授课、实验操作的传统模式,虽然通过近年来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实验室设备逐渐更新,但要将这样一门死知识讲活,很生动地吸住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总结了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1 概念清晰,重点突出

学好牙体解剖的前提讲清讲透应用名词。在牙体解剖形态的教学中,对于形态结构的描述都是以应用名词作为基础,如果名词的含义和指示位置不明确,将无法掌握牙体的形态结构。教学时结合模型、离体牙以及口腔检查将重点掌握的名词概念反复强调,重复记忆,使学生牢记于心。在介绍牙齿个论时,如切牙组、尖牙组、前磨牙组、磨牙组,先指出每组的共性,重点讲解其中有代表性的,由点及面,比较记忆,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介绍牙体解剖学概论时,适当引入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的常见病例介绍,比如龋病的树脂分层充填术、牙体缺损的美容修复等,可让学生了解只有掌握了牙齿的形态结构,才能很好的完成龋洞的修补,义齿的修复,才能产生“以假乱真”的美学效果。而根管治疗术的介绍,可为学生灌输牙齿内部形态结构掌握的重要性,为后面髓腔形态的学习埋下伏笔。关于牙齿应用解剖的讲解,也要多下功夫,如尖牙的应用解剖,可结合临床案例,无论固定修复或活动修复时,尖牙常被选做基牙来修复缺失牙,因其有着粗壮长大的牙根,可提供良好的支持。在介绍上述临床内容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只需呈上若干精美的图片,便可在学生心中产生震撼效果,激发他们努力学好这门课,为将来的临床学习夯实基础。

3 重视实验课程

实验教学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动手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以后对临床工作的适应程度。我们调整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为1∶1,改变了以往教学为主,实验为辅的模式。

牙体解剖部分的实验主要包括牙体外形描绘和牙齿雕刻技术。通过牙体外形描绘训练,不断渗透美学知识,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注重比例变化对牙体协调感的影响。对细微结构做到心中有数,为雕刻作充分准备。牙齿雕刻技术是通过雕牙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牙齿形态,掌握牙齿形态特征,为训练动手能力作准备。牙齿雕刻技术又不同于基础医学实验课,它集中了牙体解剖学、美学和雕刻技术。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富有挑战性的[1]。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近年来不少学生有一定的绘画功底,牙体描绘对他们来说比较轻松,而雕刻牙齿时表现则参差不齐,有的悟性高、动手能力较强,而有的同学则进步较慢,在实验课上,通过反复练习既很好的完成了实验作品,又加深了记忆。另外增加了有关口腔生理方面的实验设计,比如咀嚼效率实验、T-scan咬合分析仪的介绍和ICP位的咬合特征分析等,改变以往口腔解剖教学中重解剖轻功能的现象,通过实验操作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过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口腔生理这部分内容。

4 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4.1 临床为导向的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具体病例的兴趣远大于课本理论,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知识,并将其与解剖知识有机结合,让相对枯燥的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锻炼学生从解剖生理学角度去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目前PBL教学法在国内临床医学教育中得到较广泛应用,在基础医学教育特别是牙体解剖学教学的应用中尚处于初始阶段。如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巧妙地穿插PBL教学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尽管牙体解剖学这门课程进行PBL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难度,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PBL必将成为一种有效果和高效率的教学模式。

4.2 经典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灵活应用自身经历过的案例,也要有效补充有代表性的间接案例,在此基础上结合书本知识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在现实案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灵活使用案例,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及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具有高度的拟真性,成功地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2]。

5 综合评价考核体系

5.1 评教

评效即对老师的评价,包括专家、同行、学生评价等[3]。其中专家和同行主要从教学资料、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对任课老师进行评价;学生主要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任课老师进行评价。

5.2 评学

评学即对学生的考核。一般从考试成绩和学习态度两方面进行评价,考试成绩又包括理论测试、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则涵盖了对学习态度的评价,针对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的情况,要认真找出原因,及时指出帮助其改正。

[1]张旭映,陈建荣.形象教学法在牙体雕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 ,21(5):362-364.

[2]罗礼容,罗传富.关于提高口腔解剖生理学生理部分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29(4):171-172.

[3]刘红敏,黄小蕾,张延新,等.依托课程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65-66.

猜你喜欢
牙体口腔牙齿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可怜的牙齿
北京欢乐口腔门诊部
如何保护牙齿?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