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在急诊医学中的相关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2-12-09 08:02覃双全综述肖桂林审校
医学综述 2012年24期
关键词:自由基急性临床

覃双全,刘 笋(综述),肖桂林(审校)

(1.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南常德415003;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长沙410008)

大黄(Rhubarb)又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蓼科植物大黄属。作为传统中药,大黄在我国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主要用于泄下、抗菌。《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1]。近20 多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大黄进行了大量研究,其药理作用不断被认识,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现就其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及相关药理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 与急诊医学应用相关的药理作用

1.1导泻作用 大黄经口服后,有效成分在消化道内被细菌代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物可直接刺激大肠局部或黏膜下神经丛,使蠕动加强。同时,通过抑制Na+-K+-ATP酶而抑制水分的吸收,产生容积性致泻作用[2]。崔志清等[3]研究认为大承气汤及其主药大黄对肠道的兴奋作用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其间接作用是通过抑制肠管对葡萄糖、Na+和水的吸收,引起肠腔容积增大,继而刺激肠壁反射性地使肠蠕动增强,产生攻下作用。基础研究表明[4],大黄对结肠的电活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使内脏平滑肌收缩活动增强,这种效应是通过激活M胆碱能受体而产生的,可被阿托品阻断,而对小肠的营养吸收无影响。

1.2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 大黄的抗菌谱广,能增加甲氧苄胺嘧啶的抗菌增效作用[5-6],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淋病双球菌等敏感,抑菌有效成分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抗菌作用最强。大黄对肠内厌氧菌脆弱拟杆菌有抑制作用,该菌可将复合型胆汁酸分解为游离型胆汁酸,增强了对黏膜的刺激性而导致胆囊炎。抗菌机制主要是对细菌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以及糖代谢的抑制作用。大黄也有抗真菌作用,大黄煎剂及水、醇、醚提取物在体外对一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此外,大黄煎剂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3抑制系统炎性反应作用 曲爱君等[7]认为大黄可抑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有效阻止炎性介质的扩增及其生物作用的发挥,对系统炎性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黄的抗炎机制可能是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内环氧化酶通道受阻,增加羟基花生四烯酸的生成,活跃脂化酶通路,达到抗炎作用[8]。大黄的这一作用为急诊领域的各种危重症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4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作用 大黄是一种抗氧化剂,有消除自由基作用。应用人工方法生成某些自由基,发现大黄中芦荟大黄素、芦荟素等成分有清除自由基作用[9]。动物实验也表明,大黄有抗氧化作用,使疾病状态中产生的自由基减少,同时相应代谢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升高[10]。在大鼠烧伤和重度感染的模型上,大黄显著地抑制自由基的生成,使丙二醛、过氧化脂质等降低[11]。应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发现大黄能降低血清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的含量[12]。应用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发现大黄可抑制疾病病理过程中氧自由基的产生,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上升,过氧化脂质含量降低,患者症状好转[13]

1.5止血作用 大黄用于止血已有悠久的历史,治疗各类出血性疾病,其疗效可靠[14]。近年来研究发现应用大黄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15]。各种动物实验均证明大黄可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是大黄酚、大黄素甲醚、α-儿茶精和没食子酸等。它们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脆性,兴奋胃肠道的局部血管,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显著增加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抗凝血因子Ⅲ的活性,升高α2巨球蛋白含量,竞争性地抑制纤溶酶和纤溶酶原活化素的活力。没食子酸尚可降低纤溶活性。此外,还可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和聚集能力,使出血和凝血时间明显缩短。

1.6护肝、利胆、抑胰酶作用 大黄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经大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下降,肝细胞坏死程度、变性减轻,同时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16]。此外,还可恢复四氯化碳引起的单胺氧化酶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弱,这表明大黄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确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大黄煎剂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去鞣质后作用减弱或消失),激发机体产生干扰素,提高抗病毒能力。大黄还可促进肝脏合成白蛋白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增加肝脏的解毒能力。

大黄水、醇提取物及大黄煎剂可使大鼠胆汁分泌明显增多,且胆红素和胆汁酸含量增加,奥狄(Oddi)括约肌张力降低,重用则可疏通胆小管及微胆管内胆汁的瘀积,增加胆总管舒缩功能[17]。大黄可使胰液分泌量增加,并促进其排泄,对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弹性蛋白酶、胰脂肪酶、胰糜蛋白酶等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与非鞣质和蒽醌苷有关[18]。

2 在急诊医学中的临床应用

2.1治疗急性有机磷等毒物中毒 大黄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疗效明显,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症状明显较对照组轻,且能减少并发症,阿托品用量减少。沈震[19]采用生大黄粉口服或温开水混匀后鼻饲的方法,每日2次,每次3 g,连续用7 d。28例患者均治愈,血中胆碱酯酶、患者症状恢复均明显早于对照组,认为大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效原因与有效阻断了肝肠循环,促进毒物的排泄、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拮抗炎性细胞因子、预防MODS发生等有关。杜金双等[20]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29例患者在传统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以大黄为主的中西药治疗,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进一步证明大黄辅助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有效性。张敏丽等[21]认为治疗急性毒物中毒采用大黄导泻明显优于硫酸镁,腹痛、腹胀、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少。

2.2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和胃、十二指肠溃疡 生大黄粉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刘军勇[22]对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等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估计出血量<400 mL的)在病因治疗及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大黄粉治疗3 d,显效3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熊涛[23]应用生大黄粉联合云南白药治疗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60例,显效4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且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大黄粉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也有明显的效果,应用大黄为主药的中西医结合,观察到其效果比单纯西药组要好[24-25]。

2.3治疗急性胰腺炎 用大黄不同剂型及途径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症状缓解快,各项生化指标恢复迅速,不良反应小,是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雷挺等[26]用大黄汤剂高位保留灌肠联合胃内注入途径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良好效果。占强等[27]用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92例,采用常规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和药用生大黄胃管灌入治疗,发现药用生大黄治疗组对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缩短临床治愈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能够有效阻滞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基础研究表明[28],大黄对胰腺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改善微循环,抑制厌氧杆菌,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胰酶、影响胰腺外分泌、泻下作用、保护胰腺细胞、松弛Oddi括约肌、抗菌、抗炎、清除自由基等有关。

2.4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和急性肝炎 大黄具有促进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松弛Oddi括约肌,抗菌、抗炎,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唐素敏等[29]用以大黄为主药的大黄利胆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结石44例,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明显,腹痛、巩膜和皮肤黄染等症状消失快,胆囊B超等影像学改善明显。徐松珍等[30]单用生大黄煎剂治疗胆石症,发现大黄有松弛括约肌,加强胆囊收缩、胆管扩张,驱除胆管异物之作用,37例患者总有效率达89.2%。马建明等[31]用生大黄粉治疗重度急性黄疸型肝炎48例,总有效率为95.65%。以后应用大黄治疗胆囊炎、胆结石和治疗急性肝炎,众多研究者进行了偿试,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2-33]。

2.5治疗急性胃肠病 钱向统等[34]用大黄醇提片(即精制大黄片)治疗急性肠炎54例,急性菌痢110例,结果急性肠炎患者全部有效,对急性菌痢有效率为95%,大便常规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3.4 d,大便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平均8.4 d。徐文贞等[35]用大黄治疗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78例,效果满意,发现能有效防止MODS的发生、降低MODS病死率。张振[36]对115例为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所致脓毒症或伴有MODS的ICU患者进行大黄治疗效果的观察,发现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出血及中毒性肠麻痹的治疗效果满意,大黄对胃肠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高士杰等[37]研究大黄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与内毒素血症的防治作用,发现大黄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减少血中内毒素水平。大黄治疗组较非大黄治疗组,在胃肠功能障碍的缓解率、缓解时间及血浆中内毒素水平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

2.6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征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症,其病理特征是中性粒细胞在肺内聚集,血管内凝血,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肺水肿。动物实验结果表明[38],大黄能保护细胞的完整结构,维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介质的产生,阻止中性粒细胞激活,对肠源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董晨明等[39]研究表明以大黄为主药的自拟复方大黄制剂辅助机械通气及药物综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明显降低肺气压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使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易于脱机,提高抢救成功率。

2.7治疗咯血、衄血 郑翠娥等[40]用大黄为主药的凉血大黄丸治疗支气管扩张反复咯血,总有效率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蒋瑞金[41]用生大黄粉内服并外用塞鼻治疗鼻衄50例,治愈40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96%,止血时间平均3 d。

2.8治疗烫、烧伤 房清毅等[42]应用大黄油外涂治疗烧烫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赵世虎等[43]用大黄水火烫伤膏治疗1280例烧伤临床观察,其疗效也非常满意。动物实验表明,大黄能增加烫伤、烧伤后胃肠组织内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增加机体伤愈能力[44]。大黄也能改善烫、烧伤后大鼠细胞内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清除自由基,以上药理作用可能是大黄治疗患者烧烫伤的重要药理基础。

3 结语

大黄作为天然中药,其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已涉及很多方面,尤其在急诊医学中的药理作用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和充分肯定,大黄来源广、价格低廉,展示了大黄应用的广阔前景。目前有关大黄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机制、临床应用还有待更深入研究和探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将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7-18.

[2]周成华,武玉清,许正新,等.大黄素对小肠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12):1421-1424.

[3]崔志清,伍孝先.大承气汤及其中药大黄对小鼠离体肠管离体葡萄糖转运电位的影响[J].中草药,1993,24(12):635-636.

[4]陈德昌,景炳文.大黄对胃肠动力学影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9(7):411-413.

[5]岳云升,李仲兴,王秀华,等.用新方法进行大黄对308株临床菌株抗菌活性研究[J].航空航天医药,2004,15(1):16-18.

[6]吴梅梅,常明向,陈科力.大黄联用TMP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1):1328-1329.

[7]曲爱君,吴铁军,刘桂清,等.大黄对SIRS和MOD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1):43-45.

[8]陈德昌,景炳文.大黄对危重症患者系统炎症反应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10):584-587.

[9]黄丽英,林新华,陈伟,等.芦荟大黄素、芦荟素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12-14.

[10]陈德昌,李红江.大黄对烫伤后大鼠体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1):231-232.

[11]陈德昌,李红江.大黄对脓毒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内氧自由基泄漏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2):95-97.

[12]李建生,刘敬霞,梁生旺,等.黄苷及苷元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7748-7750.

[13]王悦.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抗氧自由基作用的观察[J].交通医学,1997,11(3):309-341.

[14]邱振波,张敏.大黄炭三七粉合用治疗出血性疾病52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84.

[15]段景文,彭建国.大黄止血合剂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4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95-896.

[16]万绍晖,丁原全,蒲晓辉,等.掌叶大黄蒽醌类衍生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11):1405-1406.

[17]肖桂林,刘发益,金益强,等.口服大黄煎剂治疗气滞热瘀型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2(2):48-49.

[18]孙霞,梁国庆.大黄鞣质对实验动物减体重生理机制的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4):47-49.

[19]沈震.大黄辅助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8):494-496.

[20]杜金双,刘爱翔,贾忠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29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6,21(7):444-446.

[21]张敏丽,李永辉.生大黄粉代替硫酸镁在中毒患者导泻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4):215-216.

[22]刘军勇.生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5):61-67.

[23]熊涛.生大黄粉联合云南白药治疗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60 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27.

[24]阎英华.大黄粉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46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4):37.

[25]翁志华,陈晓.大黄白芨散配合温中健脾汤分段治疗消化性溃疡133 例[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3(1):96-97.

[26]雷挺,周晓初,蔡少青.不同途径及剂量应用大黄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229-231.

[27]占强,郭继忠,严洁,等.药用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8):1005-1006.

[28]郑素平,万莉红,周黎明.大黄素抗炎作用及对急性胰腺炎治疗作用研究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6,28(4):175-177.

[29]唐素敏,李丽华,刘作高.大黄利胆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胆囊炎48 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8):11-12.

[30]徐松珍,张明昌.生大黄治疗胆石症37例[J].浙江中医杂志,1989,5:201-203.

[31]马建明,孔宪牛,薛桂芹.大黄粉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46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5):301-302.

[32]罗玉琼.大黄在治疗肝胆疾病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2,16(1):17-18.

[33]樊琴.自拟金钱大黄汤治疗胆石症3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06,26(6):27.

[34]钱向统,焦东海,侯萦,等.单味大黄醇提片治疗急性肠炎、菌痢的疗效观察[J].中成药,1989,11(9):23-24.

[35]徐文贞,徐焱.大黄治疗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7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0.

[36]张振.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保护的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5,3(7):73-74.

[37]高士杰,刘峰,王兴元.大黄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及内毒素血症防治的研究[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5(2):55-56.

[38]杨兴易,李文放,严鸣,等.176例综合加强监护病房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79-180.

[39]董晨明,宋瑞霞,张红松,等.自拟复方大黄制剂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作用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6):337-339.

[40]郑翠娥,马梅青.凉血大黄丸治疗支气管扩张反复咯血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6):335-336.

[41]蒋瑞金.大黄治疗50例鼻衄血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12(5):28.

[42]房清毅,林萍.大黄油外涂治疗烧烫伤[J].中华当代医学,2005,3(6):77.

[43]赵世虎,蒋建纲.大黄水火烫伤膏治疗1280例烧伤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02,32(12):26-27.

[44]李炳森,葛茂星,付晋凤.烫伤早期大鼠小肠粘膜组织HSP70的表达及大黄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27(3):8.

猜你喜欢
自由基急性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能延缓衰老的蛋白质
羟自由基氧化对大豆分离蛋白理化和乳化特性的影响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