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头面部巨痣按照解剖学分区进行整形外科治疗的研究

2012-12-11 03:37雷万军
食管疾病 2012年3期
关键词:厚皮皮片植皮

雷万军,李 萍,代 涛

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giant congenital melanocyticnevus)简称巨痣(giantnevus),为皮肤的先天性肿瘤,其面积广大,可分布在身体各处。巨痣不仅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及其父母产生巨大心理负担,还有转变为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甚至发生在儿童时期[1],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巨痣的治疗是必要的。由于巨痣的大小、排列和分布各不相同,治疗上也应该因人而异。头面部巨痣位置暴露,常累及重要器官,创面处理较为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2007 年6 月~2010 年1 月对7 例头面部巨痣患者按照头面部解剖学分区分期行巨痣部分切除、全厚皮片移植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7 例,男4 例,女3 例,年龄2.5~11 岁,平均5.5 岁;所有头面部巨痣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1]。部位:耳周3 例,头顶及额部1 例,面颊部1 例,眶周1 例,散在多部位1 例;面积:最小面积约6 cm×7 cm,最大面积约20 cm×24 cm;治疗史:未曾治疗5 例,激光治疗1例,化学药物治疗1 例;合并症:神经纤维瘤1 例,多发脂肪瘤1 例,包茎2 例;入院时巨痣表面皮肤均无破溃及渗出物。病理:皮内痣5 例,混合痣2 例。

1.2治疗方法

1.2.1术前设计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根据患者巨痣分布部位设计手术分期方案,首先注重对功能及美容要求最严格部位的修复,其次考虑对重要器官影响小、位置较隐蔽的部位。供皮区可选择在上臂内侧、下腹部等与面部皮肤色泽较接近的部位。手术间期一般为3~6个月。

1.2.2 手术方法 ①巨痣切除: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完成后,于巨痣边缘向正常皮肤外扩1~2 mm切开皮肤至皮下,沿脂肪层表面以电刀切除,电凝止血,完整切除欲去除黑色皮肤斑块,以致继发创面无肉眼可见黑色病变组织残留,以盐水纱布覆盖,保护创面,备植皮。②取皮及修整:根据继发创面面积大小,于预先设计之供皮区,切取与巨痣切除后继发创面面积相应大小全厚皮片,修整皮片达真皮乳头层,盐水纱布包裹保护皮片,备植皮用。游离供皮区两侧皮下,相向推进后间断缝合皮肤全层。③皮片移植:将全厚皮片以适当张力固定于巨痣切除术后继发创面,抗生素盐水冲洗皮片下,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以凡士林纱布及抗生素盐水碎纱布覆盖,打包固定。

1.2.3 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抗炎止血药物对症治疗,流质饮食,减少局部活动。植皮区于术后第8天换药,第12、14天分别拆除缝线。供皮区于术后第3天换药,以后可间隔2 d换药1次,适时拆除缝线。拆线后给予预防瘢痕治疗。

2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感染;本组所有巨痣患者皮片成活良好,无皮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0个月,植皮区、供皮区无明显瘢痕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及弹性与创周正常皮肤较接近,耳朵、鼻、眉毛、眼等五官无牵拉移位,外观及功能均可,心理状态改善,患者家属及本人对术后效果较为满意。

典型病例:患儿,男,3岁。以“头面部皮肤巨大黑色斑块3 a余”为代主诉入院。出生时即发现其左面部、左颞部、枕后及颈部片状黑色斑块,随患儿年龄增长面积逐渐增大。入院查体:左面部、左颞部、枕后及颈部可见约20 cm×24 cm大小黑色皮肤斑块,呈片状,与周围皮肤边界清晰,周围无卫星灶,表面粗糙,明显隆起,与深部组织无黏连,无压痛、质韧,左耳及左面部较对侧明显肥厚畸形,听力无明显受限,全身散在多处指甲盖大小状黑色斑块(图1)。初步诊断:头面部巨痣。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根据头面部解剖学分区合理设计手术方案(图2、3)。在经气管插管全麻下,先后分别以下腹部全厚皮修复左耳前巨痣切除后创面,以背部中厚皮修复左耳后巨痣切除后创面,以左上臂内侧全厚皮修复左耳廓后侧巨痣切除后创面,以右上臂内侧全厚皮修复左耳廓前侧巨痣切除后创面。手术方法同上,手术间隔3个月。术后合理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按时换药,供皮区7~10 d拆除缝线,头面部第8 天打包换药,第12天拆除缝线,切口愈合良好,皮片成活良好。拆线后3 d行综合抗瘢痕治疗。病理回示:混合痣。随访见植皮区瘢痕不明显,色泽及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耳廓形态较之前明显改善,听力功能良好,效果满意(图4)。

图1 术前

图2 第1、4次方案

图3 第2、3次方案

图4 术后

3 讨论

先天性巨痣是一种以痣面积巨大为特征的先天性黑色素痣,其表现为面积巨大,常按皮肤分区特征分布,可累及整个肢体、全头皮、肩部、躯干部等,具有一定的遗传性[2]。发生于头面部的巨痣位置暴露,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心理带来较多的负面影响,降低其自信心。同时,巨痣有恶变可能,治疗势在必行。其治疗方式报道较多,如激光、化学药物、冷冻等,而手术则是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有切削法、巨痣切除后皮片移植法、皮肤软组织扩张后扩张皮瓣转移法等[3-4]。我们根据头面部解剖学分区对巨痣分期行巨痣切除术后、全厚皮片移植术,尤其注重对重要器官如耳朵的修复,术后对症治疗,效果满意。术前根据头面部巨痣分布范围,设计详细的手术方案。首先应考虑美容要求严格或者重要器官部位的手术设计,如面中份、眼周、耳周等,如此可在下一步手术时缓解一期手术皮片挛缩对面部形态、功能的影响,并可对局部进行修整,尽可能改善暴露部位的外观。供皮区则应尽可能选择和植皮区色泽、质地较接近的皮肤,同时供皮区应较为松弛,以便皮片切除后可以较小张力直接缝合,尽可能减少术后瘢痕形成。有人主张手术开始前以1%的利多卡因配以1∶200 000 U 的肾上腺素于黑痣累及区域局部浸润注射以减少出血[5],个人对此不敢苟同,肾上腺素的止血作用时间过后,反弹性出血可能引起皮下血肿,不利皮片成活。切除巨痣与正常皮肤交界处时,可以沿巨痣边缘外扩约1~2 mm,避免散在的痣细胞沿切口生长。所切除全厚皮片应修整至真皮乳头层,边缘应尽可能修整后与继发创面边缘一致,以适当张力缝合于植皮区,以抗生素盐水冲洗皮下,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打包固定,打包时盐水碎纱布应散在均匀,以使皮片整齐。一般于术后第8天打包,适时拆除缝线。拆线3 d后可以康瑞宝软膏等药物涂抹,或以美皮护等外用,持续3 个月至半年,预防瘢痕增生或挛缩,同时避免强烈日晒、接触易染色物质,以免色泽加深。条件允许时,可在日后行磨削等方式改善皮肤外观。

目前,头面部巨痣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式,愈后形态较正常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常需要多次的修整使之与正常组织较为接近,而很难完全一致;同时,巨痣累及头面部器官,位置差异较大,没有统一的标准来修复,大多需要术者对病人的理解及沟通。因此,对头面部巨痣患者个体化的方案设计及精益求精的医学态度是必需的。限于现有医疗条件,头面部巨痣患者难以恢复自然的和谐,但相信随着组织工程学,如干细胞等的研究深入[6],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及各位同仁的努力,巨痣患者会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美观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48- 449.

[2] 张茂红,杜庆安,宗逊.颜面部先天性巨痣的修复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0):1171- 1172.

[3] 李谆,李明勇,于海涛,等.金属丝环外固定植皮术治疗面部先天性巨痣[J].中国美容医学, 2008,17(9): 1273-1275.

[4] 邓军,黄惠,程良金,等.皮肤色素痣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分析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 1095-1096.

[5] 齐欣萌,王保志,李春,等.全厚皮片移植修复颜面部先天性巨痣19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 (22): 3621-3622.

[6] 李晓亮,刘德伍,梁艳,等.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创面修复的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2010, 5 (2): 170-175.

猜你喜欢
厚皮皮片植皮
MEEK 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骨间背侧动脉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早熟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浙甜401
——栽培注意事项
早熟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浙甜401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8例严重大面积热烧伤患者行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切削痂植皮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