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与安慰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表现的比较研究

2012-12-16 07:54陈静刘雄邓桂珠熊鹏王宁宁黄泳王升旭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同组变应性安慰剂

陈静,刘雄,邓桂珠,熊鹏,王宁宁,黄泳,王升旭

(1.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 510315;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州 510515)

变应性鼻炎为鼻黏膜的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大气污染加重,本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发达国家达总人口的 10%~20%以上,我国高发区已达到37.74%[1]。天灸疗法是指在三伏天运用多种中草药制成膏药贴敷于穴位的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法[2]。它广泛应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科各种疾病。对变应性鼻炎也有显著疗效。笔者选取了60例患者采用三伏灸疗法与安慰剂对照观察,并对治疗前后以及半年随访后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把 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三伏灸组和安慰剂组。因失访,三伏灸组剔除2例,安慰剂组剔除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卡方检验或两样本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3];②自愿参加临床观察,服从医生安排,配合治疗和随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心脏病或肝肾功能不全、高热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孕妇;②皮肤溃疡、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③对天灸药物过敏者;④对天灸胶布过敏者。

1.4 剔除标准

①出现其他疾病需要医治者;②不能坚持治疗者;③未按规定治疗方法治疗,或加用其他治疗方法者。

2 治疗方法

2.1 三伏灸组

2.1.1 药物配制

将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研成细末,按2:2:1:1比例混合备用。新鲜生姜榨汁,保鲜备用。

2.1.2 操作方法

取大椎、风门、肺俞、肾俞、膏肓、志室。将配置好的药粉用姜汁调成糊状,取一分硬币大小置于专用贴敷胶布中央,贴在上述穴位上。每次选取6~7个,轮换选用。除大椎穴外,其余穴位均取双侧。

2.1.3 治疗时间

在 2010年三伏天期间(2010年7月9日头伏加强,2010年7月19日头伏,2010年7月29日中伏,2010年8月8日末伏,2010年8月18日末伏加强)。预约患者于该日治疗。成人一般贴敷 2~6 h;小儿皮肤稚嫩,应注意贴敷时间不宜过长。贴药时间可视患者情况而定。如发痒、灼痛感不甚明显者则可贴敷较长时间,但最长不超过8 h;如发痒、灼痛感非常明显者则应适当缩短贴敷时间。10 d贴1次,5次为1个疗程。

2.1.4 注意事项

贴药后皮肤有微微发痒、灼痛感,属正常现象。贴敷部位若起水泡,嘱咐患者不要弄破,以免感染,必要时搽烫伤膏或到医院处理。如果水泡较大,应及时处理,可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液,再涂以龙胆紫溶液。治疗时不要吹风扇、空调。治疗当天不宜冷水浴,也不宜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擦洗。治疗期间禁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及鱼虾等发物。

2.2 安慰剂组

药物配制采用荞麦粉,新鲜生姜榨汁,保鲜备用。取穴和治疗时间同三伏灸组。用时将配置好的荞麦粉用姜汁调成糊状,取一分硬币大小置于专用贴敷胶布中央,贴在上述穴位上。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根据 1997年中华医学会中华耳鼻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3]疗效评定分中症状分级和体征分级评分。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末伏加强和半年后随访时,进行相关指标测评。量表测评均由经过系统培训的五官科医师完成,且所有患者为同一医师评定,该评定医师不参与治疗过程。

3.2 盲法的设计和实施

本临床试验在实施贴敷操作过程中对医师不使用盲法,但对患者设盲,同时对数据统计与量表评定者设盲,实行评定者、操作者、统计者三分离。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由专人整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内比较采用Friedman检验或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或协方差分析。将检验水准a设为0.05,即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

由表2可知,经Friedman检验,与同组治疗前分值比较,三伏灸组患者鼻痒、流清涕、打喷嚏和鼻塞症状在治疗后和随访时分值均降低(P<0.05);与同组治疗后分值比较,三伏灸组患者随访时鼻痒、流清涕和鼻塞症状升高,打喷嚏症状持续降低(P<0.05);安慰剂组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

经Mann-Whitney检验,与安慰剂组比较,三伏灸组的鼻痒、流清涕、打喷嚏和鼻塞症状在治疗后改善更明显(P<0.05),打喷嚏症状在随访时仍维持明显改善(P<0.05),余无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 (±s,分)

表2 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P<0.05;与同组治疗后比较 2)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3)P<0.05

症状 组别 n 治疗前分值 治疗后分值 随访分值鼻痒 三伏灸组 28 1.29±0.76 0.64±0.621)3) 0.93±0.721)2)安慰剂组 26 1.54±0.91 1.35±0.85 1.31±0.97打喷嚏 三伏灸组 28 1.18±0.55 0.86±0.531)3) 0.82±0.481)2)3)安慰剂组 26 1.38±0.75 1.23±0.65 1.23±0.82流清涕 三伏灸组 28 1.32±0.98 0.96±0.791)3) 1.11±1.031)2)安慰剂组 26 1.62±0.94 1.46±0.86 1.46±0.99鼻塞 三伏灸组 28 1.36±0.73 0.93±0.601)3) 1.00±0.771)2)安慰剂组 26 1.46±0.65 1.46±0.65 1.23±0.71

3.4.2 两组患者各项体征的改善情况

由表3可知,经Friedman检验,与同组治疗前分值比较,三伏灸组患者鼻甲与鼻黏膜体征、眼部体征和鼻黏膜颜色,以及安慰剂组眼部体征在治疗后与随访时分值均降低(P<0.05);与同组治疗后分值比较,三伏灸组患者随访时鼻甲与鼻黏膜体征、眼部体征分值升高,鼻黏膜颜色分值降低;安慰剂组患者随访时眼部体征分值降低(P<0.05)。

经Mann-Whitney检验,与安慰剂组比较,三伏灸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时鼻甲与鼻黏膜体征和鼻黏膜颜色分值改变更明显(P<0.05)。

表3 两组患者各项体征的改善情况 (±s,分)

表3 两组患者各项体征的改善情况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P<0.05;与同组治疗后比较 2)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3)P<0.05

体征 组别 n 治疗前分值 治疗后分值 随访分值鼻甲与鼻黏膜三伏灸组 28 1.89±0.83 0.75±0.701)3) 0.93±0.661)2)3)安慰剂组 26 1.46±0.58 1.65±0.80 1.73±0.78眼部体征三伏灸组 28 0.96±0.58 0.36±0.561) 0.43±0.631)2)安慰剂组 26 0.81±0.49 0.50±0.511) 0.42±0.501)2)鼻黏膜颜色三伏灸组 28 1.50±0.96 1.18±1.021)3) 1.04±1.001)2)3)安慰剂组 26 1.85±1.05 1.85±1.05 1.92±1.02

3.4.3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的总体改善情况

由表4可知,与同组治疗前分值比较,三伏灸组患者症状总分、体征总分和临床表现总分在治疗后和随访时分值均降低(P<0.05);安慰剂组患者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除症状总分在随访时改善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余总体改善更明显(P<0.05)。

表4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的总体改善情况 (±s,分)

表4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的总体改善情况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2)P<0.05

项目 组别 n 治疗前分值 治疗后分值 随访分值症状总分 三伏灸组 28 5.14±2.16 3.39±1.551)2) 3.86±2.051)安慰剂组 26 6.00±2.50 5.50±2.39 5.23±2.67体征总分 三伏灸组 28 4.36±1.62 2.29±1.841)2) 2.39±1.831)2)安慰剂组 26 4.12±1.48 4.00±1.63 4.08±1.50临床表现总分三伏灸组 28 9.50±2.94 5.68±2.641)2) 6.25±2.861)2)安慰剂组 26 10.12±3.24 9.50±3.37 9.31±2.94

4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是一类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因反应过于强烈而导致组织和功能紊乱。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有很多,其中主要是蒿属花粉,其次是尘螨、真菌和室尘,它们常年存在于空气中,是导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4]。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西医主要以阻断变态反应为治疗原则,因此多采用口服或鼻吸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鼻用抗胆碱能药物、抗白三烯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5],然持续效果不佳,长时间的用药还会影响机体的其他正常生理功能。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邪束于皮毛,阳气无从泄越,故喷而上出为嚏[6]。临床上运用各种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如隔附子饼灸[7]、温针灸[8]等,三伏灸疗法是在中医“冬病夏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一种预防为主的疗法[9]。其主要对体虚易感者能增强抗病力,对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不易复发。据现代研究证明,三伏灸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皮质醇显著提高。三伏灸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肺部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应器产生影响,血清IgE含量降低;改善机体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9,10]。本试验的穴位贴敷方中,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通络;其主要成分遇水形成挥发油,可使皮肤发热发红,起水泡。细辛祛风散寒通窍;其主要成分挥发油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甘遂逐痰利水消肿,可减轻鼻黏膜水肿。配合贴敷大椎、风门、肺俞、肾俞、膏肓、志室等穴,共同达到益气温阳固表,宣肺补肾,从而改善过敏体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结果表明三伏灸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显著,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有一定的持续作用,半年后随访患者鼻塞、鼻痒、打喷嚏等症状仍有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由于三伏灸对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副反应小,值得加大推广力度,使三伏灸这一传统中医药手段更好地服务患者。

至于安慰剂组治疗后和随访时眼部症状出现的阳性结果,考虑与试验研究的时间、试验者对调查问卷填答的认真程度、试验操作者的疏忽等有关,这有待在下一步研究中加强。

[1] 田道法.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98-102.

[2] 曾二秀,陈玉娟.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06,12(5):412-413.

[3] 中华医学会中华耳鼻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4] 王景文.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10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8,30(10):1067.

[5] 兰方红.中西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33):5979.

[6] 姬晓兰,宋晓平.单用斑蝥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M].新疆中医药,2006,24(4):42-44.

[7] HU Zhi-ping, LI Xiao-jun, HUANG Ke-wei,et al. Treatment of 82 Cases of Allergic Rhinitis with Aconite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0,8(2):91-92.

[8] SUN Zhou-hong, SONG Li.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Warm Needling Moxibustion for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J]. J Acupunct Tuina Sci,2010,8(2):102-104.

[9] 范达,温俊,庞贞兰.三伏灸治疗哮喘、鼻炎213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1):36-37.

[10] 于美玲,卢圣锋,刘迈兰,等.三伏灸临床应用中的思考[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7):417-419.

猜你喜欢
同组变应性安慰剂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新知
“神药”有时真管用
为什么假冒“神药”有时真管用
跟踪导练(3)
跟踪导练(三)2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