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万里诗考赵次公卒年及交游

2012-12-18 19:42郭如贞
杜甫研究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交游杨万里太守

郭如贞

作者:郭如贞,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363000。

赵次公,字彦材,蜀人。南宋重要的诗注家。其所注杜诗与苏诗,均已散佚。今人林继中先生对其注杜诗进行了辑佚校刊,著有《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赵次公于史无传,其生平更不见于各地方志及史料。关于其生平,林继中先生在《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前言中进行了考证:

赵次公,字彦材,蜀人。与邵溥、晁公武交游。隆兴年间,任隆州司法。著有杜诗注、苏诗注。其注杜诗当在绍兴四年至十七年之间。①

其生卒年问题,由于证据缺少,迄今仍无定论。本文拟就赵次公的卒年问题,做初步的探讨考证。

杨万里《诚斋集·江湖集》卷二中有《挽封川太守赵次公二首》,诗曰:

国尔怀孤愤,麟兮嗣古风。

谓宜空冀北,何意召河东。

榕叶烝山祲,梨花惨殡宫。

传家今有子,身后未应穷。

雁峰三径古,融水贰车新。

自此相从后,还成永别辰。

只今耆旧傅,谁是老成人。

剩欲书遗德,心悲语不真。②

此诗中赵次公是否与南宋注杜诗与注苏诗的赵次公为同一人,成为考证赵次公卒年的关键。

萧东海先生的《杨万里年谱》隆兴二年甲申(1164)条有:

十二月,至安福,旋归吉水。作诗挽赵次公。和元举叔诗。寄题郭议卿琴堂。……有诗曰《挽封川太守赵次公二首》,其二:“雁峰三径古,融水贰车新。自此相从后,还成永别晨。”按:赵夔,字次公。又赵彦材,字次公,西蜀人。可备考。③

关于萧东海先生将此诗编于隆兴二年甲申(1164)十二月,需要加以说明。随着对唐宋大家如注杜、注苏等兴起,诗的系年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引起南宋许多诗人的重视。他们自觉的在生前对其诗稿进行编辑,杨万里的《诚斋集》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杨万里在晚年时候,就对其诗稿进行了初步的编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引方回的《瀛奎律髓》称其:“一官一集,每集必变一格。”④其诗后由其子杨长孺在嘉定元年(1208)编订,收入我们今天常见的《诚斋集》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诚斋集》中诗歌部分是最早的杨万里年谱。《挽封川太守赵次公二首》收在《江湖集》卷二中,其在本集中前后诗歌为:《往安福宿代度寺》、《归途中读参寥诗》、《挽封川太守赵次公二首》、《和元举叔见谢载酒之韵二首》、《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寄题郭汉卿琴堂》、《乙酉社日偶题》。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或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乙酉年,考杨万里生活的年代,当为公元1165年。由于上一年为甲申年闰十一月,故乙酉年的立春在农历纪年法的甲申年十二月十五,即公历纪年法的1165年1月28日。那么《乙酉社日偶题》这首诗的准确系年当为公元1165年3月12日,农历乙酉年正月廿八。《往安福宿代度寺》中第一句诗为“春前腊后暖还寒”,因为立春是在甲申年十二月(腊月)十五,那说明此诗的系年当在公元1165年1月14号左右,即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初一左右。我们首先对首尾两首诗的系年进行确定,那么处于中间的《挽封川太守赵次公二首》系年也可以得到大体确认。《和元举叔见谢载酒之韵二首》其一:

雪久自消犹半在,雨来正密更无休。硬黄字里真添瘦,重碧杯中且避愁。⑤《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其一: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其二: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⑥

我们先来看《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其一中提到了春风,很明显此诗应作于立春之后,这与我们已证的首尾之诗系年相符。其二中又有“多作泥融少作冰”句,又是在立春之后,所以根据本诗描写的情景,我们可以断定此诗应作于雨水前后。雨水之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雪渐少而雨渐多,所谓东风解冻是也。那么此诗应该大体在公元1165年2月12日前后,即农历乙酉年十二月三十前后。《和元举叔见谢载酒之韵二首》中也提到冰雪融化,雨水渐多,此诗也应写于雨水之前,笔者更大胆推测,因为诗中始终没有提到“春”字,很可能写于立春之前。那么《挽封川太守赵次公二首》系年当在公元1165年1月或2月间,即农历甲申年十二月间。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知,萧东海先生关于此诗的系年编于隆兴二年甲申(1164)十二月是比较确切的。

但萧东海先生关于赵次公的考证是有待商榷的,当然其“可备考”说明萧先生已经认为此处有不妥之处,或许限于资料的缺失,萧先生并没有深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我们来看以下资料:

四部丛刊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中,其前言“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姓氏”中有:

西蜀赵氏夔,字尧卿,前知荣州。西蜀赵氏次公,字彦材。⑦

又四库全书本《施注苏诗》中注苏例言十二则中有:

永嘉王氏注本,孤行最久,几于家有其书,顾其失大要有三,不能曲为讳也。一曰分门别类失之陋,西蜀赵尧卿夔(笔者按:夔为小字)旧序自言此书分五十门。⑧

又今人刘尚荣先生在宋刻集注本《东坡前集》考中有:

【赵云】即西蜀赵次公,字彦材。

又有:

今存十注本为赵次公、李厚、程縯、宋援、林子仁(新添),师尹、赵夔(补注)、孙悼以及胡某、傅藻十家。其中赵尧卿的注文一律标称“补注”,似亦后出。⑨

又今人何泽棠《〈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考论》中也有考证:

赵夔:字尧卿,西蜀人氏。曾任职临安,与苏过交游。又曾知荣州(今属四川)。明张鸣凤《桂故》卷七、清汪森《粤西文载》卷六十七《迁客传》皆载其绍兴年间南迁北归、游览桂林之事。《全宋诗》录其诗五首。⑩

由此可知,萧东海先生关于赵夔,字次公的说法,显然有失所考。而赵次公,字彦材。这早有定论,无须赘述。

辛更儒先生的《杨万里集笺校》卷二《挽封川太守赵次公二首》下〔笺证〕有:

(一)封州太守赵次公,按:据康熙《肇庆志》卷七,乾道元年知封州为赵伯武。疑即此诗赵次公。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一二《次韵赵伯武病中即事五首》,……封州,《舆地纪胜》卷九四广南东路:“封州,望,临封郡军事,古南越之地。……隋平陈,改成州为封州。……今领县二,治封川。”⑪

这里,辛更儒先生认为此诗中的赵次公为赵伯武。这显然有待商榷。兹证如下:

其一,关于赵伯武的历史记载,我们只能够看到在周紫芝的《太仓稊米集》卷一二《次韵赵伯武病中即事五首》、《广东通志》以及辛更儒先生提到的《肇庆志》中提到其名字,在周紫芝诗中也无对此有价值的信息。无字无号,其他一概不知,显然我们不能够武断的说赵次公为赵伯武,这是值得商榷原因之一。

其二,辛更儒先生认为此诗中赵次公为赵伯武的证据是:“据康熙《肇庆志》卷七,乾道元年知封州为赵伯武。”乾道元年为乙酉年(1165)。《宋史》卷三十三:

乾道元年春正月辛亥,塑,合祀天地于圆丘,大赦,改元。⑫

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九有: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乾道元年(金大定五年):

春,正月,辛亥朔,车驾诣圜坛行礼,大赦,改元。⑬

乾道元年春正月辛亥,为公元1165年2月25日,即农历乙酉年正月十三,改年号隆兴为乾道。由此可知,乾道元年开始于乙酉年的春天。而我们来看《挽封川太守赵次公二首》的写作时间,上文已经提到,是写于隆兴二年十二月。所以从这里来看,此诗中的赵次公与赵伯武为一人的说法是值得商榷原因之二。

其三,我们可以假设辛更儒先生认为赵次公即为赵伯武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这并不妨碍我们得出赵次公卒年的真实时间。我们设一个伏笔,运用反证法来检验此前提也即辛更儒先生的结论正确性。

笔者认为杨万里诗中的赵次公正是注杜诗与苏诗的赵次公,此为一人。理由有四:

从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北宋末南宋初名赵次公的人只此一人,文献资料中别无记载另一个赵次公也。此为理由之一也。

杨万里生于1127年,卒于1206年。而赵次公在隆兴年间(按:隆兴共有两年,即1163—1164)任隆州司法。两人生活的时间上有很大的交集存在。此为理由之二也。

据林继中先生在《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前言中考证,赵次公有子名赵虎。其注杜诗即赵虎其父赵次公的稿本,付梓刻印。而杨万里的《挽封川太守赵次公二首》诗中有:

传家今有子,身后未应穷。

此二处可以互证也。对于一个将毕生精力用于注杜诗和苏诗的人来说,有什么能够比将自己的学术传承下去,更值得继承的东西呢?所以此为理由之三也。

林继中先生在《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前言中还曾考证:

明钞本成〔戊〕帙卷十一后有题识云:“宣和元刻。”宣和为宋徽宗年号,今检钞本巳〔己〕帙卷三《登岳阳楼》,附有赵次公诗一首,其末句云:“中原隔氛祲,回首泪如倾。”⑭

这里赵次公诗中的忧国忧民的悲痛情怀,与杨万里挽诗中提到的“国尔怀孤愤,麟兮嗣古风。谓宜空冀北,何意召河东”实乃是同一写照。此两处皆可以互证也。此证据之四也。

由以上我们可以判断,杨万里的这首《挽封川太守赵次公二首》中的赵次公即为注杜诗与苏诗的赵次公,为同一人。

上文我们已经证明萧东海先生关于《挽封川太守赵次公二首》的系年为隆兴二年(1164)十二月的可靠性。那么赵次公的具体卒年便可迎刃而解。诗中有“榕叶烝山祲,梨花惨殡宫”句,作者杨万里已经十分清楚的点名时间,即赵次公当卒于隆兴二年(1164)三月梨花盛开之时。

此时,我们可以用此结论来检验上文我们所作的假设。赵次公当卒于隆兴二年(1164)三月是无可置疑的,而辛更儒先生认为赵次公即为赵伯武的证据是其乾道元年知封州为赵伯武,这也就表明赵伯武在去世差不多一年之后出任封州太守,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也是我们认为值得商榷的原因之三。更加证实了杨万里诗中赵次公与注杜诗、苏诗的赵次公,为同一人。

林继中先生还考证出赵次公在隆兴年间任隆州司法。隆兴乃南宋宋孝宗的年号。隆兴共有两年。杨万里的诗题为《挽封川太守赵次公两首》,那么赵次公当卒时任封川(封州)太守,此为隆兴二年间事。那么说明赵次公任隆州司法只能是在隆兴元年(1163)。

由此我们得出的第二个结论:隆兴元年(1163),赵次公任隆州司法;隆兴二年(1164),赵次公任封川(封州)太守。

此诗中还记述了杨万里与赵次公交游的情况。诗曰:“雁峰三径古,融水贰车新。自此相从后,还成永别晨。”诗中记述了杨万里与赵次公在衡州与融州两次交游后,再也没有能够见面。

据《方舆胜览》卷二十四,衡州有:

回雁峰,在衡阳之南,雁到此不过,遇春而回,故名。或曰峰势如雁之回。

同卷又有:

湘水,自阳海发源,至零陵而营水会,二水合流谓之潇湘。蒸水,衡阳本汉酃县,属长沙国,吴分酃县,立临蒸县,今郡西七十里蒸阳故城是也。《郡国志》:俯临蒸水,其气如蒸,故曰临蒸。耒水,耒在阳县,一名历水,中有大历,可容百斛。⑮《徐霞客游记》卷二,下,有:

又五里,抵衡郡之草桥,(下略)……二月初一日,由庵东南逾小岭至湘江,溯江至蒸水入湘处,渡江登东岸。东南行六里,复西五里,从丁家渡渡江,已在郡南门外。登崖上回雁峰,峰不甚高,东临湘水,北瞰郡城,俱在足下。雁峰寺笼罩峰顶,无余隙。仍出北门,登石鼓山,山在临蒸驿后,湘江流其南,蒸江北绕。⑯

《舆地广记》卷二十六有:

耒水所出西北,流径汝城县北,又西北径晋宁县北,又北过郴县西,又北过便县西,又西北过耒阳县东,又北过酃县东,又西北至临蒸,而又注湘水。⑰

今又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部分,荆湖南路、荆湖北路⑱,可知,蒸水与耒水在衡阳城附近汇入湘水,而回雁峰亦在此附近。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雁峰三径古”句当写杨万里与赵次公在衡州有过交游。

《宋史》卷九十有:

融州融水郡,清远军节度本军事州,……⑲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六十六,岭南道十,融州条有:

融州,融水郡,今理融水县。⑳

又《仪礼注疏》卷三十七,士表礼第十二中有:“贰车,副车也。”㉑

《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九《送怀州杜参军赴京选集序》中有注:

贰车,《国语》大夫有贰车,备

承事也。韦昭解,贰,副也。㉒

《鸡肋集》卷二十二有《将行陪贰车观灯》,此贰车为副手也。

诗中“融水贰车新”句,当是说,赵次公刚刚在融水或者融州任副职,当在融州与杨万里有过交游。

上文我们探讨了杨万里与赵次公在衡州与融州交游的情况,下面我们再就这两次交游的具体时间进行探讨。

萧东海先生《杨万里年谱》中,关于杨万里隆兴二年(1164)三月之前到过衡州的记载总共有四次,但却没有到过融州的记载。

四次经过衡州的时间分别是:

绍兴二十九年(1159)十月,奉侍老亲,赴任零陵县丞。道经安福,再谒王庭珪,未获面,十九日,过湘江,遇刘廷直。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八月,在长沙,考试湖南漕司。(笔者按:由零陵至长沙,顺湘水而下可至长沙,其间经过衡州。)

绍兴三十二年(1162)九月,经衡山,知永州。

隆兴元年(1163),夏离零陵。㉓隆兴元年(1163),赵次公任隆州司法,上文已考证。隆州离衡州距离上相距过远,在任其间的赵次公到衡州的可能性极小。所以,我们推断,赵次公与杨万里在衡州的交游在隆兴元年的可能性不大。

在挽诗中,杨万里写道:“剩欲书遗德,心悲语不真。”这里的沉痛感极为强烈,说明杨万里与赵次公两人的情谊相当深厚。在《诚斋集》中占有相当比例的交游唱和诗中,却并没有发现有与赵次公交游的诗,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杨万里年谱》中:

绍兴三十二年(1162)七月,自焚少作诗千余首,诗始变。㉔这里就给我们推断杨万里与赵次公衡州交游时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证据。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那就是杨万里非常可能有和赵次公唱和的诗,只是被杨万里焚烧了而已。

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八月与九月,杨万里均经过衡州,如果这时候与赵次公交游,应该有唱和诗。并且《诚斋集》保存的诗歌确实是在七月以后所写。如果是这个时间交游的话,就很难解释上文中我们提到的问题,即挽诗中杨万里如此沉痛,怎么可能没有唱和诗呢?

现在杨万里经过衡州的时间只剩下绍兴二十九年(1159)十月,那如果我们将杨、赵的交游时间定于此,那么上述疑问都可以很好地解决。所以笔者推断,杨万里与赵次公在衡州的交游时间,应该定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十月。

现存文献资料中,并无杨万里到过融州的记载。并且在杨万里任零陵县丞之前,并无出过江西的记载。既然此诗中明确提到了与赵次公在融州有交游,那么笔者认为,最有可能的时间应该是在杨万里任零陵县丞其间。即当在绍兴三十年(1160)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其间。融州在永州零陵县之西南,两地相距较近,在此期间有过交游当最有可能。

综上所考,赵次公当卒于隆兴二年(1164)春三月。其当约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十月,在衡州与杨万里有交游,约在绍兴三十年(1160)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间,任融州或融水副职时,与杨万里有交游。隆兴元年(1163)任隆州司法,隆兴二年(1164)年任封川太守。

注释:

①⑭杜甫.赵次公.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②⑤⑥⑪杨万里.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③㉓㉔萧东海.杨万里年谱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文渊阁四库全本

⑦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M].四部丛刊

⑧施元之.施注苏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刘尚荣.苏轼著作版本论丛[M].巴蜀出版社,1988

⑩何泽棠.《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考论 [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71(4):76-83

⑫⑲脱脱.宋史 [M].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⑬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M].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⑮祝穆.方舆胜览 [M]. 北 京:中华书局,2003

⑯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⑰欧阳忞.舆地广记 [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⑱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 [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⑳乐史.太平寰宇记 [M].北京:中华书局,2007

㉑郑元.(唐)贾公彦.仪礼注疏 [M].文渊阁四库全书

㉒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交游杨万里太守
让子弹飞
薛宣割黄绢断案
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
柳诒徵与镇江名流交游略考
浅谈刘禹锡交游与创作之间的具体联系
顾梦游与方文交游考论
清代辽东诗人戴亨交游考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太守”是怎样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