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汉英翻译研究*

2012-12-19 01:41
关键词:主位汉英主语

陶 源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汉英翻译研究*

陶 源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主位推进模式是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将句子序列作为连贯性的语篇进行研究,是组织语篇信息,实现语言元功能的一种手段。汉英两种语言的主位推进模式有类似和重合之处,定量分析表明二者均可划分为持续型、直线型、独立型和衍生型四种基本模式,但是汉英翻译并非简单地照搬源语的主位推进模式。通过对汉英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研究,译者可深入分析话语链中主述位之间的关系,将源语的主位推进模式译为更适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通过语篇的衔接照应等多种方法构建出连贯顺畅的译文。

主位推进模式;持续型;直线型;独立型;衍生型

1 主位推进模式理论

布拉格学派的马泰休斯(M athesius)[1]在其功能句子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的论述,Halliday[2]64发展了这一学说,提出了“主位结构”的概念。主位往往是句子的第一个成分,是叙述的出发点和基础,常为已知信息,而述位则是叙述的核心内容,一般含有新信息。大多数的语篇基本上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组成,各个句子之间不仅从语法和语义上相互联系,前后句子的主述位之间也会发生各种有机的联系和变化。捷克语言学家Danes[3]第一个把篇章中这种复杂的主位关系称作“主位推进模式”(Thematic progression),并划分出简单线性主位发展型、连续性主位发展型、派生主位发展型、分裂述位发展型和跳跃主位发展型5种类型。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主位推进模式的分类和名称并不统一。徐盛恒[4]提出了平行性、延续性、集中性和交叉性发展4种推进模式;黄衍[5]归纳了7种主位推进模式;胡壮麟[6]168-170总结出放射型、聚合型、阶梯型和交叉型等4种主位推进模式;朱永生、严世清[7]97提出了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和交叉型4种模式。国外的学者如Downing[8]1-12,Thomas Bloors[9]89-94,G. Thompson[10]141-148比较认可Danes的划分方法,此外,Collins[11]54-67等学者还提出了强势型主位(Enhancedtheme);M artinand Rose[12]175-184衍生出超主位(Hyper theme)和篇章格律论的概念,对丹尼斯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进一步的发展。

这些主位推进模式的划分无疑有利于读者深入理解原作者的行文思路,但是有些划分方式基本重合,有些方式过于细化,一些主位推进模式属于个别的语言现象,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较为罕见。例如有人曾对81篇英汉散文的主位推进模式进行了统计,数据表明,述位同一型模式还不到0.5%[13]1-187。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通过对国内外散文的研究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将主位推进模式分为持续型(Constant progression)、 直 线 型 (L inear progression)、独立型(Isolated progression)和衍生型(Derived progression)4种基本模式。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侧重于英语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或将这一模式应用于英语阅读和文体分析中,而对汉语的主位推进模式及其英译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对此展开讨论,以期学界同仁赐教。

2 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汉英翻译

本文选取的语料为33篇英语精选散文和48篇经典汉语散文,通过定量分析对汉英主位推进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比。为了更好地了解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中的作用,对简单句选取单项主位,在出现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时,选取了表概念意义的话题主位(Topical theme)。因为从功能来看,话题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或者说是小句准备谈论的题目。统计英语句子共计491句,汉语句子共计413句,所统计的句子中汉英主位推进模式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国内学者李健[14]、李诗芳[15]等人提出汉英主位推进模式大体相同,通过分析数据笔者发现,汉英语篇中都包含持续型、直线型、独立型和衍生型4种基本主位推进模式。由于单调的一种主位推进模式会使文章看起来枯燥乏味,因此在汉英两种语篇中,这4种主位推进模式常常交替使用,各占有一定比重。两种语言主位推进模式的柱形图较为直观地表明,二者的主位推进模式比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虽然二者主位推进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汉英翻译绝非对汉语主位推进模式的简单重复或刻意模仿。下面本文将对4种汉语主位推进模式的英译进行逐一分析。

图1 汉英主位推进模式对比图

2.1 持续型主位推进模式

持续型主位推进模式(亦称主位同一型、重复型、放射型)具体表现为:T1+R1→T2(T1)+R2→Tn(T1)+Rn,即所有句子主位相同,述位不同,这些句子围绕同一成分作为谈论的起点,每个述位对此进行新的阐释。这种模式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主位展开论述,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从汉英主位推进模式对比图中可以看到,与其他模式相比,这一模式在两种语言语篇中的比例都具有绝对优势,汉语持续型主位推进模式占50.1%,英语持续型主位推进模式达60.5%。由于英语的代词在各类指代中占有重要作用,例如人称代词的出现频率和汉语相比为72∶44[16],因此在翻译持续型主位推进模式时,可以充分利用英语的词汇衔接、照应、替代等手段,使语篇成为统一的整体。

例 1 《水经注》为北魏郦道元所撰,是一部1400多年以前流传至今的历史名著。它记载了大小水道一千多条,是公元6世纪以前我国最全面的地理著作。该书从唐朝起就开始获得学术界的重视,逐渐形成了包罗丰富的郦学。

这段汉语的主位分别为“《水经注》……它……该书……”,各个主位指代同一事物,翻译时可利用英语的代词指称、上义词或同义词替代等方式进行连 接: Shuijing Zhu , Commentary on the W aterways Classics w ritten by L i Daoyuan during the Northern W ei Dynasty is a famous geographical work in Chinese history.The book records over 1000 waterways,both big and small.I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thus com ing into an all-embracing subject called L i Studies[17]179. (郭建中 译)

通过图1还可发现,英语的持续型主位推进模式所占比例比汉语高出10.4%,其原因在于英语是主语突出(Subject-prom inent)语言,而汉语是话题突出(Topic-prom inent)语言,此外汉语大约有10%~40%的句子没有主语[18]183,即采取零形回指(Zero anaphora)的形式,很多情况下汉语即使省略主语,其意义也暗含其中、不言自明,笔者以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开篇为例:

例2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原文中没有主语,简洁明了,在翻译成英语时应适当补充主语,使句子结构完整:I have felt quite upset recently.Tonight,when I was sitting in the yard enjoying the cool,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Lotus Pond,which I pass by everyday,must assume quite a different look in such a moonlit night[17]107.(朱纯深译)可见,增补了主语的英译文才能意思连贯,更符合目的语习惯。

2.2 直线型主位推进模式

直线型主位推进模式(也称梯型或链状)表现为:T1+R1→T2(R1)+R2→Tn(Rn-1)+Rn, 即前句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充当下一句的主位,其述位又引出一个新的主位,形成一个延续的链状结构。这种模式通过已知信息带动新信息,内容句句顶接、环环相扣,表达了事物的承接或递进关系,令行文条理清晰、井然有序。直线型主位推进模式的英译方法除了保持原文的链状模式翻译以外,译者还可以转换视角,以第一个述位为起点进行翻译。

例 3 那时舅舅(T1)抱着我,哄着我,我(T2=R1)觉得很温暖。

汉语的句子主语分别为舅舅和我,照搬原文结构的英语译文是个联合句,“我”多次出现,显得累赘冗长。如果转换视角,将R1(我)变为主语,则可避免频繁转换主语,更符合目的语习惯:Sitting on my uncle’s lap,being humored all the way,I was feeling very warm[17]74. (刘士聪 译)

这种主位推进模式也可以用“this”,“these”等指示代词指称总结前面的述位,或利用英语的形合特点,采用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粘连句子,令译文紧凑连贯。

例4 蚯蚓能挖洞,而洞穴能使土壤疏松,因而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达到植物的根部。

可译为:Earthworm s dig tunnels which loosen the soil and make it for air and water to reach the roots of plants.句中的洞穴重复出现,使用关系代词指代,既简约又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2.3 独立型主位推进模式

独立型主位推进模式表现为:T1+R1→T2+R2→Tn+Rn,其句型结构相似,但主位、述位各不相同,这种主位推进模式的主述位都在不断变化,便于作者进行复杂、全面的事物描写,或是铺排陈述感情。汉语散文中这种主位推进模式较为常见,出现频率也远高于英语,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英语中,这种推进模式可以用分号隔开,分解各个独立成分。在英语散文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描写方式:Their hearts w ill remain in the same chest;their eyes w ill stay fixed in the main chance;and not a single simple-m inded belief w ill be changed[19]109.

除了独立的小句形式以外,独立型主位推进模式还常常采用省略法和综合法。

例 5 背后说人(T1)是种缺点,污蔑诽谤(T2)是种犯罪,诋毁中伤(T3)是种罪孽。

汉语中句式重复、互相铺排,颇具气势,而英语译文中这样的重复铺排却不多见,在汉语的谓语相同时可以试译为英语的省略句:To gossip is a fault;to libel,a crime;to slander,a sin.此译法将汉语多次重复的谓语省略,令译文简洁明了。

采用综合法是因为从语言形态上看,英语是一种焦点式语言,而汉语是散点式语言[20]152。译者可以在翻译时掌握主干,将其余独立主位译为主从复合句。

例6 在那里,古树(T1)摇曳春秋,山花(T2)自谢自开,植被(T3)茸茸生烟。

汉语三个主谓结构平行并列,而英语的平行结构多为分句或句中的某一部分结构,英语中若出现过多主谓结构组成的联合句会显得文章繁杂累赘,因此确立主干后,结合介词短语和非谓语动词形式表达其他部分更符合英语习惯:A ged trees wave the seasons by,am id carpets of w ild flowers and thick green vegetation[17]224. (何志范译)

可见,在对汉语独立型主位推进模式进行的英译大多趋向简化,多利用省略句、介词或非谓语动词等结构形式,从而译文显得简洁流畅。

2.4 衍生型主位推进模式

衍生型主位推进模式(亦称派生型或分裂型)是一种层次型推进模式,即后几个小句主位是从前面的主位或述位派生出来的,是对前面主位或述位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用以对一个主体进行多方位的阐释。主位分裂型的模式为T1+R1→T2(=+→3。

例7 它身上并没血。身子可似乎是蜷在一块,非常的短。头低着,小嘴指着地。那两个黑眼珠!非常的黑,非常的大,不看什么,就那么顶黑顶大的愣着。There is no stain of blood on its body,but it seem s to be shrinking up into itself.Its head drops low,its small beak pointing to the floor. Its two black eyes ,unseeing,are very black and large,looking lost[17]71.(刘士聪 译)

意合性是汉语有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汉语组句方式多以意会,相关语言成分之间尽管存在语义关系,但在结构关系上常常缺乏明显标志,多省略物主代词,文字简约;而英语中则频繁使用物主代词,因此这类主位衍生型句子的英译常常需要补充物主代词,并延续源语结构。

3 结 语

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汉英翻译研究可应用于汉英翻译、翻译教学以及语言交际行为中。主位推进模式不能涵盖篇章所有内容,由于英语重形合等特点,还有很多复杂的语言现象和长句无法用主位推进模式来解释分析,翻译也并非对主位推进模式进行机械的转换,还需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才能令译文通顺流畅。但是,衔接性以及最终的连贯性可以视作是多种语境价值得到传递的替代性术语[20]210,主位推进模式理论注意语篇整体信息,考虑话语链的深层意思和内部结构,译者可以在对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中理清原文思路,在宏观上把握整个篇章信息,成就语篇内部的语义衔接和语篇连贯。

[1]张大群.主位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9(3):257-265.

[2]Halliday M A K. A 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 rnold,1994.

[3]Danes F.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and the O rganization of the Text[G]//Papers o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Prague:Publishing House of the Czechoslovak A cademy of Sciences,1974:106-128.

[4]徐盛恒.主位和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1):1-9.

[5]黄衍.试论英语主位和述位[J].外国语,1985(5):32-36.

[6]胡壮麟,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Downing A. Thematic Progression as a Functional Resource in A nalyzing Text[M].Oxford:Oxford U niversity Press,2001.

[9]Bloor,Thomas,M erielBloor.The FunctionalA nalysis of English[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 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10]Thompson Geoff.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 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11]Collins P C.Cleft and Pseudo-cleft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M].London:Routledge,1991.

[12]M artin J R,David Rose.Working w ith D iscourse:M 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Beijing:Peking U niversity Press,2007.

[13]O liver M ary.The Best American Essays 2009[M].Boston:Houghton M ifflin Company,2009.

[14]李健,范祥涛.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语篇翻译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8(1):62-66.

[15]李诗芳.论主位推进模式与英汉语篇模式间的关系—基于语篇翻译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193-194.

[16]蔡基刚.英汉词汇对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7]杨平.名作精译—《中国翻译》汉译英选萃[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18]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9]Gass H.W illiam. Tests of T i me[M].Chicago:U niversity of Chilago Press,2003.

[20]王述文.综合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1]Hati m,Basil, Ian M ason. D iscourse and the T ranslator[M].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 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Transla tion of Chinese Essay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m a tic P rogression

TAO Yuan
(School of Foreign L anguag es,Dalian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China)

Thematic progression,a key theory of system ic functionalism,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study of sentence sequence as a way of the organization of text and textual metafunction.Q uantitative analyses show that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four patterns of constant,linear,isolated and derived progressions.Despite of the sim ilar pattern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s,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essays is by no means the simple duplication of the source language.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bilingual thematic progression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me and rheme in the speech chain,the translator can render a coherent and smooth translation version in various ways more suitable for the target language.

thematic progression;constant;linear;isolated;derived progression

H159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2.03.023

1673-1646(2012)03-0107-04

2012-03-27

2009年大连理工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汉英翻译研究(8993319)

陶 源(1975-),女,讲师,硕士,从事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翻译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主位汉英主语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葡语中零主语的语义功能分析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主位述位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应用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汉英中型语文词典义项精细度对比研究
汽车德汉英图解词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