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俄罗斯别无选择

2012-12-21 04:14徐向梅
俄罗斯问题研究 2012年0期
关键词:米罗诺夫竞选

徐向梅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

聚焦俄罗斯总统大选

2012
——俄罗斯别无选择

徐向梅

2012年2月4日,俄罗斯各地区总共举行了91场集会,参加人数近23万人。参加集会的绝大部分人属挺普京力量,其中仅莫斯科俯首山集会就有13.8万人参加,集会的主题是反对肢解国家,反对橙色革命。反对普京的集会也不少,这一天莫斯科的4场集会中3场是反普力量,根据内务部的资料总人数达到3.7万人。2月4日反对派抗议游行打出的反普口号之一是:“一个没有普京的俄罗斯”。面临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即便是零下20度的严寒,也没能阻止俄罗斯人突然高涨的政治热情。问题是,没有普京,还有谁?

一、普京:从神到人

从2000年至今,俄罗斯过去的这12年应该说是普京的12年,尽管普京任总统只有前面8年,但是2008年以来梅德韦杰夫任总统、普京任总理的4年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总体上是继承了普京的政策,俄国内外各界都毫无疑义地认定俄罗斯仍是在普京治下。

没有人否认,正是在普京治下,俄罗斯从20世纪90年代的衰退、动荡、迷茫中摆脱出来,成了今天这样一个政治上稳定、可控,经济快速增长并重新为世界瞩目的国家。也因而,普京在两个总统任期内其民众支持率高居不下,长久维持在70%左右,一度超过80%。我们总是会说,历史不是哪一个人创造的,但是仍然不可想象,过去的12年,如果没有普京,俄罗斯会是什么样。

但普京是人,不是神,他总是有走下神坛的这一天,特别是在这个已经确立了民主制度的国家。

从2008年普京不愿意违背宪法使自己连任第三届总统而把职位让给梅德韦杰夫起,他就从政治上至少是名义上退到了第二位。尽管普京领导的政府成功克服了世界金融危机给俄罗斯造成的冲击和重创,在世界经济依旧处于低迷状态下使国家实现了较快的增长,但其间普京政府也承受了来自总统以及民众方面对其反危机举措的指责。临近选举的前一年梅普二人在内政外交方面显露出的一些意见分歧被更多地解读为明争暗斗。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普京的支持率。因此在他的总理任期中,其支持率尽管稳居俄政坛第一,但逐渐下降,甚至与梅德韦杰夫的差距日益拉近。2011年9月24日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上梅德韦杰夫宣布支持普京竞选总统,普京则提名梅德韦杰夫继任总理,梅普上演的“王车易位”其实并不出俄国内外各界的意料,但是仍然使很多俄国百姓感觉到自己的民主权利受到了侮辱。12月杜马选举曝出的一些不合规矩的现象经反对党的大肆渲染更引发了群众的普遍不满,他们在全国各地举行抗议集会,要求诚实的选举,要求铲除腐败,甚至要求普京下台。普京的支持率跌到执政以来的最低点。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2011年12月上旬做的民意调查显示,对普京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从上一个月的61%骤跌了10个点,到51%,在政治家信任度排行中尽管仍居第一,但信任指数大幅下跌,只有42%的受访者表示在接下来的总统选举中会投普京的票。

从受到万众尊崇的神坛走到了地上,普京成为民主制度国家里处在选战中的政治家之一,也要接受国民的批评、怀疑和质询。不过这对于俄罗斯来说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杜马选举以来的抗议浪潮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反对派甚至打出了“一个没有普京的俄罗斯”的口号。但俄执政当局对此采取了平静、宽容的态度,用普京自己的话说:“这是普通人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只要他们在法律框架内。”他认为这是社会健康的体现。其实不只是宽容。梅德韦杰夫总统于2011年12月22日向国会做了他任内最后一次国情咨文,呼吁全面改革国内政治体制,建立各地行政长官直选制度,简化政党注册手续,降低总统选举人门槛。次日,梅总统就向杜马提交了相关的法律草案。这些建议直接对普京第二个总统任期中确立的一些制度提出修正,具有颠覆性。身为亿万富豪的俄总统候选人普罗霍罗夫在提供给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中说,2011年年底的大规模抗议集会可能是俄罗斯“可控民主”时代终结的标志。

普京从神到人,从天上落到人间,我们这里讲的不是个人的沉浮,而是对一个国家的意义,俄罗斯可能因而有了从人治到政制、法治的契机。梅德韦杰夫的国情咨文以及最近几个月来的政治形势已经标示出俄罗斯政治气候的某些变化,也预示着俄罗斯可能的政治变革。

二、俄罗斯别无选择

2011年11月25日,俄议会联邦委员会发布决议,依据宪法和《总统选举法》确定2012年3月4日为总统选举日,并昭告选举的日程安排,正式拉开俄罗斯2012年选战大幕。

根据选举法,总统候选人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荐,凡年满35岁、在俄罗斯联邦居住10年以上的俄罗斯公民,只要成立500人以上的选民团,都可以自荐;另一种方式是政党推荐。不过自荐和非议会党团推荐的候选人需要征集到200万张有效的选民签名。最初向中央选举委员会提出参加总统竞选申请的有8人,包括四个议会党团的候选人:统一俄罗斯党——弗拉基米尔·普京,俄联邦共产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自由民主党主席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公正俄罗斯党领袖谢尔盖·米罗诺夫,此外还有4名独立候选人和非议会党团候选人,分别是:亿万富翁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亚博卢党创始人、1993—2008年间的党主席格里戈里·亚夫林斯基,伊尔库茨克州州长德米特里·梅津采夫和“意志”党主席斯韦特兰娜·佩乌诺娃。佩乌诺娃因征集的选民签名不足,自动放弃了登记,而亚夫林斯基和梅津采夫因征集的选民签名无效比例超出规定而被中央选举委员会拒绝登记。最终确认参加2012总统大选的候选人只有5个。

久加诺夫和日里诺夫斯基都是俄政坛的老面孔了。久加诺夫现年68岁,曾任苏联末期中央意识形态部副部长,1990—1991年间参加组建俄罗斯共产党,1993年2月当选重建的俄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转轨以来最艰难时刻俄共曾是议会第一大党,久加诺夫在1996年大选中成为当政总统叶利钦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第二轮选举中惜败。久加诺夫在2000年和2008年两次败选,不过得票都位列第二,分别为29.44%和17.72%。随着内部分裂和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日强,这些年俄共力量逐渐衰落,影响力下降,久加诺夫担任党的领袖20年也受到很多批评。

日里诺夫斯基现年66岁,是俄罗斯自由民主党(苏联解体前称苏联自由民主党)创始人之一,并自该党成立之日起担任党主席至今。日里诺夫斯基自新俄罗斯国家有总统选举以来几乎每届大选都参加了,除了2004年普京连任那次,他和久加诺夫都放弃了,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过他领导的自由民主党在俄罗斯政坛沉浮中总能成为俄共之后的又一个杜马党团。

米罗诺夫现年59岁,自2006年10月担任新组建的公正俄罗斯党主席,2011年4月卸任,同年12月任新一届国家杜马公正俄罗斯党团领导人。米罗诺夫曾作为圣彼得堡议会驻联邦委员会代表,自2001年至2011年连续10年担任联邦委员会主席一职,2011年因与国家领导人意见不合被免职。米罗诺夫2004年参加过总统选举,当时有媒体称他只是被拉来给普京搭台的。公正俄罗斯党本来也是当局为平衡俄共自组的一个中左反对派,但自2011年被免职以后,米罗诺夫就真正成了反对派队伍中的一员。

普罗霍罗夫现年47岁,是《福布斯》2009年度俄罗斯首富,2011年俄罗斯富豪榜第三位,个人资产180亿美元,是俄罗斯金融业和矿业大亨,奥涅克西姆投资集团总裁。2011年6月普罗霍罗夫当选成立两年多的俄右翼事业党主席,但时隔三个月即因党内分歧被解职,随后脱离该党。普罗霍罗夫是唯一一个以独立候选人身份成功获得登记的。按照中央选举委员会的资料,普罗霍罗夫的竞选基金是所有总统候选人中最多的。

被登记为总统候选人后,五位候选人先后公布了自己的竞选纲领。其中有些问题被集中提到,日里诺夫斯基和久加诺夫都谈到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国有化问题,久加诺夫和米罗诺夫都建议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增加教育和科学支出,日里诺夫斯基和米罗诺夫都提议降低汽油价格、保护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人权利,久加诺夫、米罗诺夫和普罗霍罗夫三人的竞选纲领中都强烈要求限制一个人一生中担任总统的次数,最多不超过两届。几位候选人都打出了吸引人眼球的口号,日里诺夫斯基竞选纲领的题目是“或者日里诺夫斯基,或者更坏!”,米罗诺夫是“公正、民主和社会进步!”,久加诺夫则要“拯救国家!”,亿万富豪普罗霍罗夫是“真正的未来”,其竞选口号“舍我其谁!”。普京也在专门开立的竞选网站“putin2012.ru”上公布了自己的竞选纲领,据称还是亲自执笔。竞选纲领之外,普京已在主流报刊和其竞选网站上连续发表了《俄罗斯全力以赴——应对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俄罗斯:民族问题》、《谈谈我们的经济任务》、《民主与国家质量》、《构建公正——俄罗斯的社会政策》和《强大:俄罗斯国家安全的保证》六篇文章,系统回顾了前面十年的发展成果,详细阐发了国家未来的发展任务。

通常竞选纲领都是选战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俄罗斯,历次大选,竞选纲领都不是核心,有时甚至只是形式,况且这些纲领中也看不出有什么新意和特别。2012年的大选尽管看起来有点硝烟弥漫的选战味道:之前众多的抗议集会,其他候选人极力在媒体上造势,普京的支持率较以往下降很多,以美国民主发展基金会为代表的西方势力也趁机渗透,但是在俄罗斯仍然是别无选择。久加诺夫和日里诺夫斯基久经沙场,经验老到,但即便是在叶利钦的衰败时期,他们都没有机会真正走到前台,今天的俄罗斯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弃普京而选他们。米罗诺夫不算个新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2004年大选也曾加入与普京的对决,他所依赖的公正俄罗斯党完全是因为当局的支持才有今天的成就,无论从政党角度还是个人支持率方面他比前两位都还相差甚远。普罗霍罗夫是霍多尔科夫斯基之后第一个敢于挑战普京的大富豪,2.06米的身高,年轻、英俊、豪气冲天,曾长期担任莫斯科中央陆军篮球队总裁,初涉政治,无疑会给俄罗斯政坛吹来一股新鲜的风。但是他毕竟力量过于单薄,且政治上出道太晚,没有从政经验,没有党派影响。最好的情况是能在这次大选中有个闪亮登场,如俄政治学家所说实现华丽转身,跻身俄罗斯政坛,想成为普京有力的竞争对手还不可能。

针对即将到来的大选,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网站公布了它1月初以来的民调结果。调查的问题是:“假如就在本周日举行总统大选,你会把选票投给谁?”,结果显示,普京的支持率呈上升趋势,从1月初的48%上升到2月初的53.3%,久加诺夫和日里诺夫斯基维持在10%和9%左右,米罗诺夫从4.5%下降到3.3%,普罗霍罗夫后来居上,从1月初的2.8%上升到2月初的4.6%。俄罗斯另外两家重要的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和社会舆论基金会的调查结果大体相同。此前由于杜马选举后俄罗斯各地兴起的抗议风潮,俄政界和媒体都有分析说本次大选普京有可能被拖入第二轮,当然没有人怀疑他会胜出。但是越临近选举,普京的支持率越回升,现在俄罗斯2/3的选民确信普京会在第一轮选举中获胜。我也认同这种看法。

普京在其12年的理政生涯中的确也受到不少指责,西方的自不必说,俄国内抱怨也不少,特别是前面讲到的2011年的“王车易位”和杜马选举。抱怨甚至发泄愤懑是人之常情,但是真正面对抉择的时候,老百姓始终会回归理性,至少在目前来说,俄罗斯政坛上除了普京还没有别人能让他们安心。就连同为总统候选人的普罗霍罗夫,2011年12月9日也就是其宣布参选总统的前几天,在其博客中对杜马选举和之后的抗议集会进行点评时也称:“无论谁喜欢还是不喜欢,普京目前都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管理这个效率不高的国家机器的不二人选”。随着选举日期的临近,普京的支持率应该还会继续上升。

我还记得在与一位俄罗斯学者谈话时他说:“从个人的角度,我更喜欢亚夫林斯基,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会投普京的票,因为俄罗斯需要他。” 俄罗斯需要普京,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理由?2012,俄罗斯别无选择。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米罗诺夫竞选
米罗:一生像孩子一样画画
胡安·米罗
米罗爷爷的秘密电视机
葡萄竞选记
竞选班长
竞选班干部
总统竞选品哪家强
裤子上的红太阳
Novoselova玛莎·诺夫斯洛娃【英国】
幽默与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