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经验借鉴

2012-12-21 14:09杨帆
党政干部学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城区服务业中心

杨帆

(中共沈河区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11)

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经验借鉴

杨帆

(中共沈河区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11)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现代城市能级提升的需要,也是城市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的需要,更是城市中心城区经济转型的需要。本文从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的特征入手,深入研究了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验,对如何推动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深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区;经验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总趋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外的很多发达城市,现代服务业占据GDP70%以上份额,成为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为国内正在寻求发展途径的城区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同时,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也为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了机遇。因此,各大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中心城区纷纷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借此推动城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

所谓中心城区,是指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城市中心,历史上形成的城市经济、贸易、文化、政治等比较集中发达的城区。在这种自然和历史条件都很优越的城区中发展现代服务业,传统与历史、自然与文化等因素必然会融入其中,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规模、空间甚至效益。由此可见,界定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应有如下表述:就是基于城区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历史文化等特点,依托依靠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进行产业改造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

一、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是从现代服务业中细分出来的,自然不能脱离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征,但由于中心城区独特的历史、科技、人文等因素参与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并影响其发展的目标取向和产业重点,使其现代服务业发展有着独特之处。

1.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由于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而且有些城区的历史民俗文化活动相当繁盛,城区借鉴发达城市经验,把历史文化资源当做产业来做,为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如今很多城区都在有意地为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寻找良好的产业搭载平台,使其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最大的亮点,这当然又为城区如何在现有资源中创造新的经济热点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如上海卢湾区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为基础改造的“新天地”打造出上海创意、设计等产业发展的新空间,这不仅使卢湾区的现代服务业有一个新的发展高地,也让旧上海老建筑获得新生力。而南京鼓楼区则以南京大学等九所高校的人文和科技力量组建的科技园区作为其现代服务业向高技术、高效益转向的一条捷径。

2.高素质要素不断汇集。由于中心城区是信息交换、物资流通、人才汇集的地方,而这一点恰好也是现代服务业看好和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快速成长和发展又为各种要素的流动提供了机遇和平台,由此又带来更多高素质要素向中心城区的汇集,“马太效应”使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产业发展越来越突出。如南大-鼓楼高校科技园区的科技和人才主要来自于鼓楼区九所高校,这样的技术、人员加之政府在政策和资源上的大力扶持,吸引了包括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等有名投资公司的参与,也吸引了如朗讯、爱默生、明基等跨国公司的加入,为更多资金、高技术、高端人才等高素质要素的汇集创造了条件。

3.政府推动作用日益突出。中心城区的经济转型迫使政府不断寻找经济发展突破口,而国外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为中心城区发展提供了参照的摹本。如法国的拉德方斯、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新宿等地都因现代服务高端产业的突出发展而独放异彩。这其中自然与政府的积极推动是分不开的,恰是政府的有为而治成就了当地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展。由此,很多城区政府纷纷顺势而动,依据自身的资源、产业、区位等基础确定本地服务业发展目标、产业布局、行业重点,以及重点项目、扶持政策等,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呈规模化、地域性发展。如青岛市南区就是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与海信集团联手建立了海信软件园,并通过双方一系列的运作,使软件业发展迅速并成为市南区的重点产业。

二、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验

综观国内外发达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现代服务业取得成功的地区都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各城区都结合自身产业状况和资源优势制定了详细的现代服务业短期和中期发展规划,明确城区产业发展目标,突出产业优先发展项目,实现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的有机统一。比如,上海市专门出台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对县区的产业布局进行了适时调整,根据各自产业优势和基础优势,制定了三大现代服务业聚集带和建设十二个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整体规划,采取错位和互补的原则,突出和强化如金融、创意、信息等高端性和专业性服务业,巩固上海的国内金融中心和前沿技术代表的地位。

2.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现代服务业是由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等因素形成的新行业划分类别,之所以脱胎于传统服务业,关键就在于科学技术要素对产业的支撑作用。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改造传统服务业提供支撑,也为引领新的服务需求、创造新的服务产业搭建平台,使其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动机。因此,各地都十分鼓励诸如设计、创意、科技服务等行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活动,尤其鼓励产学研联合体的一系列创意和创新活动,并积极推动创新成果的商业转化。如天津市出台了扶持高新技术孵化企业税收支持相关政策,对于区域内的重大产业科技项目给予政策、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并对于技术成果转化又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促使成果市场化。

3.实施品牌战略,扶持优势企业。从国内各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情况看,在解决初期发展规模小、经济效益低的窘况时,都把目标定位在品牌战略的实施上。现代服务业的品牌有两个层面,即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城市品牌体现城市的功能定位,而这一定位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就在于城市所属企业品牌的发达程度和技术高度。因此,各地普遍重视扶持优势行业、优势企业,以名牌、名店和上市公司为龙头,通过合资、联合、并购等方式,突破所有制、部门、行业和区域的界限,实行连锁和集团等规模化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强势发展。如青岛市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与发展品牌经济紧密结合,要在制造业品牌的基础上,打造出一批像青岛啤酒、海尔、海信等一样的服务业品牌,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而杭州对于示范企业实行的不同等级品牌给予不同的资金扶持的品牌评估机制,更为杭州现代服务业企业品牌化铺平道路。

4.加快人才培养,奠定优势基础。国际经验表明,在现代服务领域,一个国家虽然缺乏初级要素,但如果能培养出较多的高级要素,一样可以获得竞争优势。如印度的整体经济水平不发达,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但是印度500亿美元软件出口给国内创造的增加值,相当于中国制造业一万亿美元创造的价值。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最缺乏的正是这种高级竞争要素,也就是高级专门人才。基于此,很多城市纷纷建立健全适应现代服务业要求的人才评估机制,出台关于高端人才引进的鼓励政策,引导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增设对现代服务业专门人才进行培养的专业和课程,并鼓励社会做好人才引进后的各种社会保障工作。如常州市新制订出台了现代服务业“211人才培养计划”,并从市人才工作经费、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和市人才开发资金中专项拨付奖金资助这一计划。

5.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制度保障。社会化分工不仅让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更让社会因素融入经济发展中,并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非人为要素。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环境因素,而环境则是一个大概念,包括了当地经济基础环境和政府环境两方面要素。而现今经济基础环境的影响力不断弱化,政府环境的作用力越来越强。因此,发达城区在推动现代服务业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把“做环境,重要的是做好软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如,杭州在健全和完善服务业相关制度和体系,清理有关服务业的现行政策规定,消除不合理限制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服务标准,支持服务企业参与竞争,形成企业、市场、政府互动的服务体系。同时,不断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和培育征信产品和市场,加快个人和企业诚信制度建设,促进社会法治化。

[1]李江帆.新型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4,(1).

[2]李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占领未来产业制高点[J].信息空间,2004,(6).

[3]朱晓青.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核心产业群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2007,(4).

责任编辑 魏亚男

F062.9

A

1672-2426(2012)04-0077-02

杨帆(1971-),女,吉林四平人,中共沈河区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县区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城区服务业中心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