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历史、内涵及现实意义

2012-12-21 14:09陈媛媛
党政干部学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生产力

陈媛媛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6)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历史、内涵及现实意义

陈媛媛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6)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三大组成要素之一。毛泽东在多年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问题,以此来解决中国经济的实际问题。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对革命根据地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三大要素之一。毛泽东通过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深入思考和探讨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形成了独特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对当时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概念及其经济理论发端于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概念首次出现于1939年底发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随后,毛泽东又于1940年1月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对新民主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证和详细阐明,在谈到新民主主义经济时,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在中国建立这样的共和国,它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1]。毛泽东肯定了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的作用,同时也指出应当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国营企业已经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之下,不要急于没收其余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也不要对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的发展横加干涉,严令禁止其发展,同时也倡导要进一步实行土地革命,将地主的土地予以没收,分给广大的农民,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2]。

1945年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在未来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中,如果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得不到很高的重视和很好的发展,那么“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因此在面对资本主义时,不应该害怕,新民主主义国家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应该是大力促进其发展。因为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3],国营经济虽然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但只占到10%左右,而合作社刚刚开始建立,只有私人资本主义在这个时期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只有调动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经济建设。这一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

1947年12月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三大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4]。毛泽东认为由于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在新中国建立后,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帮助新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上还担负着相当重要的任务,因此鼓励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是必须实行的。同时,毛泽东预测将来新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由国营经济、向集体化过渡的农业经济及独立经营的中小私人资本家三者组成。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在全会的报告中再次提到了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认识,认为国营企业、合作社、个体、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占10%左右的国营经济因为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因而必须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其他类型中,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在将来必然要向社会主义性质转变,国家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主义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可以依靠它们快速地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总量。由于中国经济水平不高,落后的小生产经济数量庞大,它们“站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十字路口”[5],既可以向资本主义发展,也可以通过良好的引导而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

新中国建立后,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党领导全国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资本,调整工商业,全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就此建立起来。

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内涵

1.界定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经济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形态?这个问题一度困扰了很多人。毛泽东则认为,虽然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包含有比较多的资本主义的成分,但它绝不可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原因有二,其一,相对于民族资产阶级而言,我国的无产阶级人数更多,力量更强,基础更深,因此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完全是依靠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其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目的就是将来能够在此基础上向社会主义过渡。人民共和国能够通过手中掌握的国营企业来实现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经济生活的领导,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就会积累的越来越多。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虽然距离社会主义社会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但是新民主主义中社会主义成分的发展使得它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变成可能。

2.制定了基本的行动纲领

对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应当如何发展这个问题,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应当 “节制资本”,将“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在农村中应“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以实现“耕者有其田”和“平均地权”。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一方面要允许、鼓励、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利用国家掌握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从而控制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与节奏。由于清晰地认识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性以及这个过渡阶段的领导阶级和发展方向,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成为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

3.辨明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内部关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各阶级、各经济成分之间一直都在不断调整相互的关系,毛泽东对此予以了详细的阐明。首先是必须进行这种调整。新民主主义经济在铲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后建立起来,农民获得了土地,工人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从而造成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可能性”。要让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持续不断地发展,最终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国家还需不断调整各阶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规定了这种调整的内容。一是组织个体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组织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如果不充分认识个体自然经济的落后性并加以改造,工业化就难以实现;二是注重协调劳资关系。协调劳资关系应从两方面加以考虑,既要保护工会组织和工人阶级的合法权益,又要保证各类企业在正当经营下的合法盈利,共同为发展经济而努力;三是调整国民经济中影响生产的环节。事关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和各部门都要以经济建设、工业发展为第一要务,不能再出现旧社会那种相互掣肘、恶性竞争致使效率低下的现象。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论述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又结合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为我国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1.坚持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存与协调发展

毛泽东提倡在新民主主义国家中让性质各不相同的经济成分长期共存下去,他指出由于中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之中,还存在大量分散、落后的个人经济,因此要激发和利用资本主义者的积极性来共同建设国家。因此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和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再加上国家和私人资本主义,以及个体经济,就构成了新中国的几种主要的部分,“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6]。对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时何种经济成分该占据主导地位的问题,毛泽东的答案明确而坚定,那就是:“新民主主义中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是这样,并且是领导的因素”[7]。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表明毛泽东认识到了中国经济落后、难以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现实。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民主主义经济中不仅有国家掌控的大型国企,也有私人资本经营的各类公司;既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各种合作社,也有为数众多的个体经济,这许多种所有制经济互惠共存,共同发展,使新民主主义经济具有蓬勃的生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尽管在新中国建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时间不长,致使新民主主义经济也随之消失,但事实证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把握住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符合我国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

2.科学对待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如何对待资本主义这个问题上,大家有诸多看法。而毛泽东则坚持认为,即使是革命胜利了,国家也必须确保资本主义能够得到快速、平稳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对此,毛泽东解释到,相比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对于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而言,还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其自身,而且对无产阶级也是大大有利的。毛泽东指出,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我们经济成分中的资本主义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此,在实行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国家中,除了国营、合作社与个体经济这些,还要让一定数量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毛泽东不仅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更是对理论如何能够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操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规划。第一步就是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将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本收归国有,使国家的经济命脉得以掌握在人民手中;第二步开放国内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极大的释放和更好地发展,从而更有力的推动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第三步是尽管允许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存在,但必须对其存在和发展予以一定程度的限制,从多个方面着手,采取灵活的政策,既让资本主义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服务,又不会脱离无产阶级和人民共和国的掌控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失控。关于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等事项,毛泽东也是十分关注,多次指出应当同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与非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大大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3.以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心任务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因,正如马克思告诉我们的:“彻底的社会革命是同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条件联系着的;这些条件是社会革命的前提。”[8]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十分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将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由中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由于旧中国的贫穷落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因此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带有过渡性质的阶段。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全力进行经济建设,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打牢物质基础。为了使全党上下一心,全力进行经济建设,毛泽东多次强调,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展开,集中一切力量开展生产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

关于如何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的思路是首先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他指出,为了更好地提高生产力水平,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发展工业,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商业贸易、货币金融以及交通运输等事业,从而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工业体系。与此同时,须使广大的尚受到自然经济桎梏的农业实现近代化,提高耕种技术和效率,实现增产增收。毛泽东对发展生产力的坚持使得新中国在建立初期就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该向何处去,毛泽东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待到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向社会主义前进。但是对于新民主主义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到何种程度就能向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也清醒地认识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9],必然会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时期,以非常谨慎的态度强调“何时转变,应以是否具备了转变的条件为标准”,“不应当轻易谈转变”[10]。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尽管对新中国的实际情况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也得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必须得到进一步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还将存在比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的结论。但由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部分不法资本家的不良行径,以及苏联要求我们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西方国家开始对华进行制裁等国内国外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新民主主义社会在中国只存在了不长的时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就提前结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从理论上对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工作进行了科学、正确的指导,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1][2]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8.

[3][9]毛泽东选集 (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6-1061.

[4][5][6]毛泽东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3,1432,1433.

[7]毛泽东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695.

[10]毛泽东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0.

责任编辑 魏亚男

F092

A

1672-2426(2012)04-0079-03

陈媛媛(1983-),女,四川南充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生产力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大论战与湘学的新民主主义转型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异同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