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组织指挥效率研究

2012-12-27 11:34上海警备区参谋长叶志胜少将
国防 2012年10期
关键词:军事行动战争部队

■ 上海警备区参谋长 叶志胜 少将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军队履行历史使命的重要方式,是维护国家安全环境的重要途径。当前,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已成为军队常态行动,如何提高指挥效率是亟须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把握指挥关键

与一般作战行动相比,非战争军事行动背景复杂、指挥政策性更强,行动突然、指挥节奏更快,任务多样、指挥要求更高,力量多元、指挥协调更难。指挥员在筹划指挥非战争军事行动时,应当强化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和战略思维,立足全局、统筹谋划,科学研判、审慎决策,善把重心,精确控制。一要着眼大局,把握方向。非传统安全威胁性质复杂,危害和影响巨大,处置行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更大危机。部队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既是军事活动,更是政治任务,必须坚持军事任务与政治要求相一致,始终在大局下行动。要坚持从政治上思考,始终用敏锐的政治眼光分析各类灾害、事件的深层次背景和原因,坚决用党中央、中央军委命令指示统一思想,着眼战略全局,精心筹划、精心部署、精心组织,确保一切行动听党指挥,一切行动服务人民;要善于从政策上把握,牢固树立依法行动、依法处置意识,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坚持用政策说话、事实说话、行动说话,确保部队行动始终处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之内,尤其是在运用武力处置群体性和涉外事件时,必须慎之又慎,切实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有效;要注重从全局上谋划,部队遂行任务,无论行动规模大小,参与力量多少,均要以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为重,统筹使用军事行动、政治攻势和外交斗争,主动抓好对全局具有关键作用的主要工作,积极为大局利益作贡献。二要聚焦任务,找准关节。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既有共性规律,又有个性特征,不同任务指挥原则不尽相同,必须着眼实际,科学运用。处置突发事件指挥,要按照“快、准、稳”的基本要求,把握快速报告、上报预案、调查取证、听令行动、有效控局的指挥行动要点,确保慎重稳妥处置;维稳指挥,要把握以地方政府和公安武警为主、部队配合的指挥原则,以应急处突分队为骨干,依令行动、二线配合、审慎用兵,同步打好信息管控战、宣传舆论战、攻心瓦解战;救灾指挥,要把握救人为急、救命为先的指挥原则,军警民联合指挥处置,科学用兵,量灾用兵,量情用兵,就近用兵,安全用兵,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要关注重心,即时应变。非战争军事行动爆发突然、任务多样、变化迅速等特点,决定了指挥重心因时因情因势而变,难以把握。突发事件爆发之初,破坏力尚未全部释放,往往变化快、蔓延快,行动稍有迟缓便会错失最佳战机,部队遂行任务必须突出“快”,紧紧把握“抢点到位”这个重心,围绕快速到位、迅即展开、救人解困、控制事态,准确研判情况,果断定下决心,统筹力量使用,组织跟进保障,最大限度地争取主动权。部队遂行任务过程中,不同行动、不同环境、不同阶段,工作任务与重点不尽相同,要紧紧把握“阶段中心任务”这个重心,区分主次,统筹兼顾,严密调控,科学组织;但危情、灾情和局势往往突变多变、发展迅速,部队随时可能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指挥员和指挥机关还应审时度势,及时根据行动企图适时转换指挥重心,确保各种行动始终围绕重心而展开。

二、优化指挥机制

非战争军事行动,参与处置部门多类、力量多元、军地一体、行动联合,指挥协调复杂,支援配和难度大,只有建立权威规范的指挥机制,才能确保组织指挥灵敏、顺畅、高效。一要以联合高效为目标,科学编组指挥机构。建立军地联合指挥机构是有效整合军地资源,统一指挥和协调各种力量的组织保障。目前,国家、省、市三级应急指挥机构基本健全,均成立有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等非战争行动应急指挥机构。因此,一般性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等行动,要以地方党委、政府为指挥主体,部队积极参与,做助手、当参谋、提建议,坚决服从地方统一指挥,高标准完成任务。在平暴制乱、反恐处突等行动中,通常以部队为指挥主体,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派员参加,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部队指挥员熟悉军事行动指挥的优势。对于大规模、大范围、大强度的抢险救灾、平暴制乱、反恐处突等需要局部省(区)整体应对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应建立军地联合指挥机构,军地双方共同谋划、共同指挥、共同处置,发挥各自指挥优长,协调和调动各方力量,运用和整合各类资源,获取最佳指挥效益。二要以职责明晰为前提,明确界定指挥权限。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既可能独立进行,也可能军地协同实施,必须界定指挥责权,明确指挥关系,理清行动主次,合理划定任务范围,搞好衔接配合,确保行动准确高效。从军地双方看,要重点细化明确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及军队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权限,既确保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地位,也遵循部队组织指挥程序和兵力调动权限规定。从军队内部看,现役部队、民兵预备役和其他参与力量构成隶属关系的,要按建制、按系统实施指挥;不构成隶属关系的,要依据上级指令,按照“划分区域负责、任务属地指挥”的原则,明确各部队和其他参与力量指挥机构的职责,围绕共同任务目标,相互协调、主动配合实施指挥。三要以系统配套为要求,健全指挥协调机制。建立军地协作运行机制,制定联合行动办法,定期召开军地联席会议,共同研判形势,集体研究部署,合力攻坚克难,把地方需求与部队主动作为统一起来,确保协调一致完成任务;建立友邻协调运行机制,牢固树立“一盘棋”、“大任务”观念,加强友邻部队之间以及与地方反恐、减灾、地震、气象、卫生、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完善情况通报、定期会商、归口协调、联训联演等制度措施,明确各自任务、职责分工、注意事项等,正确处理联合行动与分工负责的关系,确保密切协同、整体制胜;建立内部协调运行机制,科学设立指挥编组,有机融合指挥要素,统一工作标准,完善司政后装高度联合、平战兼容的作战值班制度,实现首长机关、指挥要素紧密衔接沟通。

三、缩短指挥流程

非战争军事任务转换频繁,行动相互交织,部队行动快速,战场情况复杂,战机稍纵即逝,指挥的应变性、时效性、针对性较强,必须缩短指挥周期,改进指挥方式,确保快速反应,灵活指挥。一要围绕态势掌控加强情报信息搜集研判。这是及时、准确、快速处置各种突发情况的重要保证。要密切关注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爆发征候,实时监控重点方向、重点地区、重点对象的社情民风,准确获取内幕性、预警性情报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要广泛延伸侦察触角,全面掌握属地及任务区内民族宗教、气象水文、电磁环境等多个领域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有效情报信息支持;要采取各种手段实施连续不间断的情报侦察,特别要加强现场情况的实时监控,组织好分类、识别、印证、融合和筛选,为指挥决策提供先决条件;要密切与武警、公安以及地方应急办、防震防汛等部门的协作,建立军地多级情报支援协作机制,发挥军警民多种侦察力量的作用,消除情报信息盲点,掌握主动权。二要采取平行工作方式压缩指挥控制流程。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既要按规定方法、步骤组织实施,把程式化的应急机制运用好,还要积极探索平行作业等方法,简化程序、减少步骤、压缩文电、同步展开,防止出现循规蹈矩、行动缓慢等情况。要区分不同情况,梳理、修订和规范应急值班、请示报告、情况通报、对策研究等工作制度,简化处置程序,减少指挥环节,缩短指挥周期;要提炼决策内容,精简规范指挥文书和口令,实现格式化、标准化,以电话、对讲等方式为主下达命令,确保指挥的实时性;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借助专家系统化、专业化知识辅助决策,提高指挥决策的质量效率;情况紧急时,还要勇于负责,敢于打破常规,急事快办、要事特办、必要时边报边办。三要围绕快速反应灵活运用指挥方式。坚持按级指挥与越级指挥相结合,既坚持按级指挥原则,又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突发情况,特事特办,果断采取越级指挥,减少指挥层次,拓宽指挥跨度,保证指挥及时高效;坚持集中指挥与分散指挥相结合,在重要时节、重点区域、重大任务上,坚持统一区分任务,统一使用力量,统一协调行动,实行集中指挥,对任务分散、部署分散的部(分)队,则充分下放权力,增强一线指挥员处理现场情况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做到统放有度;坚持靠前指挥与委托指挥相结合,重大行动、关键时节,必须重心前移,加强现地指挥,对工化、医疗等专业性很强的部(分)队及特殊情况的指挥则采取委托指挥方式实施,提高指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四要着眼提高指挥灵敏性强化现场控制。有效控制现场、控制部队是实现决心意图的最重要环节。要把政治好、专业精、能力强、经过重大任务锤炼的干部委派到现场实施指挥,同时合理赋予其临机处置权,在一线指挥处置基础上,因情果断实施越级指挥或指派现场指挥组前出控制事态;要想细想全突发意外情况,在熟悉和完善行动方案计划基础上,突出险情、危情、难情的指挥预测,研究制定应对措施;要精确组织协同,一般事项按预案协同,重点行动由现场指挥员直接指挥,同时密切与地方协同,围绕主要和关键力量行动,按照任务、时间、空间,规定各行动力量的任务和行动程序、方法,情况紧急时可以主要任务部(分)队为主,边处置情况,边组织协同,确保行动快速准确。

猜你喜欢
军事行动战争部队
本期导读
俄部队军演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被风吹“偏”的战争
老部队
浅析外军有限军事行动
他们的战争
概率论在军事上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