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视角下景区居民利益诉求研究
——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2012-12-27 06:10尹华光
关键词:武陵源名胜区生态旅游

尹华光,陈 丹

(吉首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生态旅游视角下景区居民利益诉求研究
——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尹华光,陈 丹

(吉首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旅游业的发展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分析并处理好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尤其是核心利益相关者之一的景区居民的利益诉求,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本文从生态旅游的角度,以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及利益诉求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居民进行调查,利用EXCEL等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生态旅游视角下景区居民的社会利益、文化利益和环境利益诉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实现生态旅游视角下的景区居民利益诉求提供指导。

生态旅游;景区居民;利益诉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生态旅游具有保护自然和维护当地居民利益的双重责任。当地居民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之一,重视并处理好他们的利益诉求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1]武陵源作为是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研究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借鉴生态旅游及其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武陵源景区居民利益诉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旨在为武陵源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丰富利益诉求和生态旅游的有关理论做出探索。

一、生态旅游视角下景区居民利益诉求研究的必要性

(一)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部分的景区都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一些景区已进入到成熟阶段。然而,在旅游景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引发了许多的问题:不少的景区为了提高接待能力,在景区周边与当地居民争夺空间资源。特别是旅游高峰期,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噪音过重、基础设施紧张、经济利益争夺等负面影响益发显现,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如果不重视和处理好景区居民的利益,当地居民很有可能对旅游持敌对态度,导致旅游活动不能顺利的进行。[2]为了能保证旅游景区良好健康发展,需要分析景区居民的利益诉求。

(二)树立景区良好形象的需要

当地居民在形象的确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形象的受众,又是形象的传媒,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旅游者在当地的旅游体验质量以及对旅游地的直观感觉,直接影响旅游地的形象。而这些态度和行为都源自他们从旅游中所获得利益的多少。研究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和反应,可以改善社区居民对游客的态度和提高他们对旅游业的支持度,进而为改善旅游地形象提供决策指导。

(三)景区和谐发展的需要

1.居民之间的和谐

按照与景区距离的远近,任何一个社区都可以划分成三部分:近社区、适中社区、远社区。由于距离的存在,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有的居民不仅没有获益,相反还使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有些居民却因旅游发财致富。居民间利益分配的不均,使得那些获益较少的居民产生不满心理。这些利益冲突,不利于居民的团结和社区的和谐发展。[3[因此,有必要分析居民的利益诉求,及时并公正的处理好这些诉求,保证社会的和谐。

2.居民与政府之间的和谐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虽说旅游会给当地居民带来利益,但不可避免地也会给当地居民带来负面影响。比如说一些居民的土地被征用,物价上涨等等。如果政府不妥善安排好居民的生活,解决居民可持续发展的生计问题,那么居民与政府之间必然会起冲突。因此,要分析好居民的利益诉求,为政府解决居民的问题提供方向与对策。只有解决好了居民的生计问题,居民才不会扰乱社会秩序。

3.居民与旅游开发经营商之间的和谐

旅游开发经营商是旅游开发中受益最大者。而居民仅仅通过劳动力、原材料等获得了旅游发展中很少的一部分经济收益,但是他们却承担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噪音过重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他们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当地居民的积极配合,如果当地居民的利益大部分被开发商占有,那么势必引发居民与旅游开发经营商之间的冲突,从而阻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4]

4.居民与游客之间的和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景区。随手乱丢垃圾,破坏景区的卫生和当地社区幽静环境的现象不断显现,居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如果不处理好居民的利益诉求,居民敌对游客的情绪就会增加,这样就会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进而影响居民与游客之间的和谐。

二、实证分析——以武陵源景区为例

(一)研究对象的区域背景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源山脉中段,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杨家界四部分组成。总面积三百六十九平方公里,其中,中心景区面积二百六十四平方公里。1992年12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武陵源因此成为中国第一批世界自然遗产。2004年2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被批准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

武陵源以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其主要特征,共有石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这种特殊的地貌形态被命名为“石英砂柱峰”地貌。武陵源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森林发育茂盛,生长着原始次森林植物群落,森林覆盖率达88%,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19种,其中武陵松为为本地区仅有。武陵源拥有28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金钱豹等,同时还有著名的大鲵(娃娃鱼)等珍贵动物。

(二)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1.问卷设计

本调查设计问卷160份,主要在受武陵源旅游业影响最大的张家界村、高云小区、军地坪这三个地方发放,有效回收150份,回收率为93.8%。本调查对利益诉求的分析采用赋值法,根据李克特量表1-5等级评分、平均值在1-2.4之间表示反对 、2.5- 3.4之间表示中立、3.5-5之间表示赞同。

2.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表1显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居民的文化程度一般,小学文化的仅占3.8%。最高学历为大专以上,其所占比例为26.2%。居民的年龄构成相对简单,18岁至30岁和31岁至55岁占样本的96.9%.由此可以看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居民多处于就业的黄金时间,劳动力富余。在职业调查中,武陵源区大部分的居民从事旅游业,所占比例为46.1%。这说明旅游的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收入情况来看,29.2%的居民收入在1000元以下,2000元以上的居民仅占了33.9%。按武陵源的消费水平来看,武陵源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三)居民利益诉求分析

1.武陵风景名胜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及参与状况

(1)从表2可以看出,对本地旅游开发持支持态度的有92.3%。他们认为旅游开发能增加居民收入,带动经济发展。对本地旅游开发持无所谓态度的占3.1%。主要理由是旅游开发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影响。对本地旅游开发持反对态度的有4.6%,反对理由主要是旅游开发占用了居民耕地,影响了环境的安静。

表1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人口统计学特征

表2 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支持程度

(2)据表3显示,有14.6%的居民对武陵源的旅游发展持非常满意态度,另外,还有70.7%的居民持满意态度。他们都认为政府无论是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是旅游政策方面,都做到了尽力而为。13.2%的居民对旅游开发持不满意态度,因为他们从旅游中受惠不多,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地解决。

表3 居民对旅游发展状况的满意程度

(3)从表4可以看出,38.5%的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高,虽然他们处于初级参与层次,但从旅游开发中赚取了若干利益。参与旅游开发积极性一般的居民占有56.2%,另有5.3%的居民参与积极性低,

积极性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参与旅游开发。

表4 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2.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景区居民利益诉求渠道分析

(1)从表5可以看出,居民主要选择的利益诉求渠道是依法上访。在被调查的居民中,51.9%的居民选择了依法上访,其次是互联网,选择比例为31.5%,另有6.4%的居民选择了非法上访,通过访谈得知,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法律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只有采取这种非法方式,政府才会重视,才会去处理他们的利益问题。

表5 居民利益诉求渠道分析

(2)从表5可知,居民认为效果最好的渠道是互联网。在被调查的居民中,有41.3%的居民认为效果最好的渠道是互联网。与依法上访渠道相比,互联网高出了2.6%。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具有信息发布快、影响广泛等特点,在网上发布信息,极易受到重视。另一方面是因为依法上访的程序太复杂,嫌麻烦,而且相关部门执行着自上而下的准行政权,当政府与居民的利益不一致时,相关部门会做出有利于政府的反应。

3.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景区居民利益诉求的具体内容

(1)社会利益诉求

如表6所示,在被调查的居民中,首先希望加强社会道德标准建设。产生这种诉求主要是因为随着游客大量的进入,旅游区成了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很容易发生社会混乱,阻碍社区健康发展。其次是希望下调物价和增加就业岗位。尽管旅游会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刺激当地物价上涨,对于那些低收入的居民来说,无疑给生活增加了负担。再加上外来人员的进入,一些低文化和缺技能的居民就业问题更显严峻。

表6 居民在社会利益诉求方面的表现

(2)文化利益诉求

据表7显示,从总体上来看,居民的文化利益诉求较强烈。通过调查发现,均值最高的诉求是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大部分的居民都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他们想通过文化的投入,更好的与外界交流,更好的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

表7 居民在文化利益诉求方面的表现

(3)环境利益诉求

从表8可以看出,在环境利益诉求方面,希望加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的诉求是最突出的。他们觉得生态旅游首先强调的就是自然与人的和谐、环境的保护。如果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整个旅游的基础也就垮了。但是,从表4-8又可以看出,居民还是缺少保护环境的长远目光。限制游客量一般都是针对环境负荷量超载而提出的,它的提出不仅可以缓解旅游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还可以为景区带来更多的利益。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居民非常不愿意限制游客的进入量(从表4-8相对应的均值可以看出),他们觉得游客是越多越好,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环境意识还有待于提高。

表8居民在环境利益诉求方面的表现

(4)社会、文化、环境利益诉求三者的比较分析

从表9可以看出,文化利益诉求最强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武陵源的境外市场尤其是韩国客源市场开发的比较好,为了能更好的与外国人沟通交流和提高自身竞争力,文化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相对于社会、文化利益诉求,环境方面的诉求略显弱。从上述对环境利益诉求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当地居民的环境意识还比较单薄,在开发旅游时,只关注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

表9 社会利益诉求、文化利益诉求、环境利益诉求比较

三、建议

通过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景区居民利益诉求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居民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还有待于扩大,利益诉求效果还有待于提高。为了能更好的处理居民利益诉求,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为相关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一)提高居民的利益诉求意识

广泛开展“利益诉求渠道”宣传,深入乡村进行法制宣传,举行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宣讲有关法律知识,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有关咨询,引导居民以合法和理性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加大对居民的信息素质培养,定期开展网络教育,提高他们利用网络的能力。

(二)完善利益诉求机制

加强居民事务办理站建设,实现居民与政府的直接对话。针对居民事务办理站个别窗口受理量大的情况,应优化其窗口建设,按“一门式”服务要求,实行按大类“归口受理”。同时可以在居民事务办理站的办公楼设置专用接待室、候谈室,开辟利益诉求公开宣传栏。设置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大居民在其组成成员中的比例,赋予居民在处理利益诉求时特有的权利。同时,利益协调机制的组成人员应该定期向立法和司法部门反映利益诉求保护问题,为决策提供真实准确地依据,真正做到为居民服务。

(三)加大监督力度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平台,充分发挥媒体收集信息、引导舆论和社会监督职能。为从根本上减少信访、上访,应注重源头治理,实行信访案件首办负责制,通过挂牌督办、跟踪督查和信息督查联动等形式跟踪问访。对推访、拒访、接访不力或造成工作贻误者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实行失职必罚,渎职必究。[5]对查访中发现隐瞒案件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进行责任倒查。

[1] 向 艺,陈岩峰.峨眉山旅游业发展与景区居民关系研究[J].旅游发展研究,2008,(4):112-113.

[2] 徐 燕,任步攀.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参与度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景区实证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4):18-22.

[3] 郭 贞.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分析[J].商业营销,2009,(4):97-98.

[4] 缪芳,袁书琪.民营企业投资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益诉求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81-84.

[5] Swarbrook.Sustainable Tourism Management[M].D.C:CABI,1999:12-13.

A Study of Interest Demand of Scenic Spot Resi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ourism——A case study of Wulingyuan Scenic Spot

YIN Hua-guang, CHEN Dan
(Tourism College,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427000, Huna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volves kinds of stakeholders. The study, analysis and the proper handling of various interest demands, especially the interests demand of core stakeholder—scenic spot residents,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 to the sustainable tourist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ouris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tourism, stakeholder and benef i ts demand, the paper investigates residents of Wulingyuan scenic spot and their interests demand by virtu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 method such as Excel, and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ulingyuan.

ecotourism; stakeholder; the interest demand of scenic spot residents; the Scenic Spot of Wulingyuan

F59

A

1673-9272(2012)-02-0018-03

2011-12-26

生态旅游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项目“生态旅游视角下景区居民利益研究”(编号:10stlvyb0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武陵源生态旅游环境评价研究”(编号:09K087)。

尹华光(1964—),男,湖南洞口人,吉首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本文编校:徐保风]

猜你喜欢
武陵源名胜区生态旅游
武陵源印象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武陵源区
搜城 | 武陵源区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红色文化教育园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纪红建新作《家住武陵源》首发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