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茶楼开创茶文化传播的“微时代”——浙江省微茶楼文化发展协会成立

2013-01-04 00:42陈红波
茶博览 2013年12期
关键词:茶楼微时代茶文化

■ 本刊记者 陈红波

已经拥有 25万粉丝的腾讯微博“微茶楼”,5月18日,在杭州成立了浙江省微茶楼文化发展协会,这也是至今为止拥有队伍最大,影响面最广的茶叶社团组织。大会选举浙江茶叶集团公司总经理毛立民为首任会长,微茶楼首席主管卢雪强为常务副会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王岳飞,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微茶楼首席副主管何东玲等 8人为副会长,聘请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为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为首席顾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鸿道等 7人为顾问。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仲华教授、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丹威、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健等知名专家和企业家专程到会祝贺。

微茶楼是由掌柜蔡奇创办的网上虚拟茶楼。2011年10月23日,掌柜在腾讯微博发表第一条#微茶楼#博文,宣告微茶楼正式诞生。微茶楼的定位是网络茶楼,采用仿古情景剧形式经营茶楼,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公益活动,以满足实体茶楼和社会需求。茶楼遵循“在茶言茶”的准则,以“弘扬中华茶文化”为宗旨,坚持平民化路线,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茶文化,使其更具时代性、多样性、民族性的特征,帮助茶界扩大影响,促进行业交叉,为全国的茶人茶企服务。

微茶楼的主要特点:1.网络性。网络缩短了人们的距离,使全世界的茶人可以共聚微茶楼,为爱茶的人们提供学习、交流、宣传、合作的平台。2.草根性。微茶楼听众以草根为主,聚集了茶农、茶商、茶学者、茶客等各界茶人,现已拥有听众25万。3.文化性。微茶楼的博文内容是以宣传茶的历史、产地、茶乡的风土人情、传统的饮茶习俗、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茶的文学艺术等。微茶楼的组织结构,现设有首席主管 1名、副主管 2名,书房先生、帐房先生、堂前先生、分号主管各1名,聘店小二、店丫头及各分号人员等百名,并特设茶博士专家团队,为事茶人士答疑解惑。此外,微茶楼还先后建立了衢州、青藤、华宝斋、更香、联宜、福建、宜昌、余姚、新昌、宁海、兰溪、湖州、温州、艺福堂、慈溪、象山等 16家分号。网络茶楼的这些特点是实体茶楼所无法比拟的,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实现“茶为国饮”,普及茶文化知识,微茶楼是最好的茶文化平台。

微茶楼线上线下活动丰富多彩,专业性强。微茶楼官博开设“早茶”“午间茶”、“今日茶闻”“晚茶”等栏目,并于2011年11月5日创办电子周版,迄今已开办85期,在《杭州生活周刊》有专栏刊登。定期举办茶之学系列讲座,邀请茶界知名专家就茶健康,茶品鉴,茶技艺,茶文化,茶审美,茶时尚等主题进行讲座;定期举办茶之美系列评比活动,包括最美茶园评比,最美茶人评比,最美茶楼评比,最美茶艺评比,最美茶具评比,最美茶席评比等;举办了 15届“全国斗茶赛”。承办“2012年新春茶话会”,“全民饮茶日”活动,“敬老茶会”等多项茶界活动;同时积极参加茶界的其他活动,并通过#微直播#、#话题链接#等形式宣传,发挥“微力量”。另外,微茶楼也在不断扩建和完善中,微空间,微信,微频道平台也已开通,未来还将建立微茶楼新浪微博等网络茶楼平台。

微茶楼文化发展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微茶楼弘扬茶文化由线上服务向线下服务拓展。那么如何开展微茶楼协会工作?蔡部长指出:1.开拓“微”阵地。加强腾讯、新浪等多种形式的网络平台合作,为茶楼、茶企做好推介服务;2.做足“茶”文化。从茶道、茶品、茶壶、茶艺、茶水等多角度宣传茶文化,并加强茶客间的交流与互动;3.提升“楼”品牌。吸收省内外更多的茶楼、茶馆入会,帮助实体茶楼建立网络平台,实现茶楼、茶产品的网络营销,做最大规模的茶楼,建立首个茶楼指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微茶楼使世界茶人的距离缩短,也缩短了茶产业链间的距离。茶楼是茶产业链的终端,对拉动茶产品消费有重要作用,同时,茶楼还是一个大的综合平台,具有休闲功能、商务功能、情感功能、教育培训功能以及延伸服务功能,是沟通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人才流的高效平台。微茶楼文化发展协会将全国茶楼资源整合,对弘扬茶文化,推动茶业经济,微博经济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同时,微茶楼的运作先线上再线下、先网络再实体、先虚拟再现实,其创建、成长对微博功能的拓展也将起到里程碑式的先锋作用!

猜你喜欢
茶楼微时代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楼包厢外为什么排起长龙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张婧红室内设计作品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