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科技融入微积分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2013-01-10 05:55陈少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资讯科技后测控制组

陈少军

(闽南理工学院,福建 泉州362700)

微积分是大学工程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科目.传统的微积分教学,大多是教师凭借已有的教学经验,依照教科书的内容,以讲述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不管了解与否,只能被动接受.而资讯科技融入教学则可以带来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资讯科技是指教师在电脑上编辑教材,将教材内容或相关资料,运用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制作成简报或网页,然后在教学时通过投影机或网络浏览器,将预先作好的简报或网页内容播放给学生.为了让教学的革新能配合资讯时代的需要,对于电脑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的特质进行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将资讯科技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异同进行比较,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与配合教学革新.由于目前学生学习微积分的成效日益低落,效率不佳.因此,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于资讯科技融入教学的反应.希望能够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闽南理工学院一年级甲、乙两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结果甲班43人被分成了控制组,将采用传统式教学;乙班43人被分成了实验组,将采用资讯科技融入教学:网络资源融入教学的层级分为教学前-教师根据微积分进度收集相关资料制作PowerPoint资讯辅助教材;教学中-利用单枪投影机投影播放、使用雷射光笔指出讲授内容的位置,修改powerpoint或回答相关问题;教学后-利用email传送报告与讨论问题、学生将powerpoint拷贝,课下重复阅读,实验教学为期八周.前、后测都包括微积分成就测验与学习效率问卷.将对全体受试者实施前测,再将一组学生安排实验条件之后,再全体实施后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资讯科技融入微积分教学的效果分析

资讯科技融入微积分教学实验组与传统教学控制组两组学生在微积分的背景能力(前测)上是否有显著差异?两组学生微积分前测的情形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微积分前测的情形

由表1知两组学生在微积分前测的t值为1.26,小于临界值(p>0.05),表明两组学生在微积分的背景能力上无显著差异.两组学生微积分的后测是否有显著差异?两组学生微积分后测的情形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微积分后测的情形

由表2知两组学生在微积分后测的t值为5.23,表明两组学生在微积分的后测达显著差异,且实验组优于控制组.与黄燕辉认为资讯科技融入数学教学实施后,立即成效达显著差异,有相同之处.实验组与控制组两组学生回归系数同质性基本假定是否成立?回归线斜率同质分析见表3.

表3 回归线斜率同质分析摘要

由表3知F值0.098小于自由度1和103的F分布的F0.05=3.93,所以接受虚无假设,表明回归线斜率同质的假设成立.两种教学法的斜率相同,表明符合回归系数同质性基本假定,可以进行教学成效的共变数分析.分析资料时,以教学法为自变项,各项问卷的前测为共变项,后测为依变项.共变数前测是否有效?两组平均数是否相同?两组学生的共变数分析见表4.

表4 两组学生的共变数分析摘要(*p<0.05)

由表4知共变数的检定F值为6.34,大于自由度为1和104的F分布的临界值3.93,所以拒绝虚无假设,而宣称这个共变数前测是有效的,即微积分前测对微积分后测是有显著影响的.实验处理的F值为15.58,大于自由度为1和104F分布的临界值3.93,所以拒绝虚无假设,而宣称这两组平均数是不相同的,且实验组高于控制组.研究结果发现powerpoint有助于微积分的学习.与黄森明等研究发现资讯科技融入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有相同结果.

2.2 资讯科技融入微积分教学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资讯科技融入微积分教学实验组在微积分学习效率前后测的比较见表5.由表5知实验组在为期八周的实验之后,在课后时间与资讯管理上前后测间达显著差异,而且课后练习缩短了,资讯管理能力变强了;在其他各向度上未达显著差异.在学习焦虑上与王淑卿电脑教室学生群的学习焦虑有显著进步,有所不同.两组学生在实验教学之后,学习效率是否有显著差异?控制组在微积分学习效率前后测的比较见表6.

表5 实验组在微积分学习效率前后测的比较

表6 控制组在微积分学习效率前后测的比较

由表6知控制组在为期八周的教学后在学习愉悦上前后测间达显著差异,且越感焦虑;在其他各向度上未达显著差异.与王淑卿研究传统教室学生群在教学后其学习焦虑有显著进步有不同之处.

3 建议

①学校应改善多媒体软硬件设备,以适应科技时代的电脑辅助教学.②学校设置多媒体教学专科教室,以免去教师借用器材与装设器材的时间.③学校应鼓励教师改进教学实务与研发多媒体教学教材.④学校应容许学生在一定的分贝范围内,让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举行较宽广的回答.⑤学校可提供较大的使用e-mail的网络空间,让师生间可传输作业与回答问题.⑥培训教师设计教材网页的资讯能力与技术或采用教学模组建置教学网站,使每位有兴趣的教师都能轻松进行资讯融入教学.⑦加强学生对资讯融入教学的必备电脑素养与技能.

参考文献:

[1]夏静波,邹庭荣,张四兰.“近世代数”的教学技巧[J].大学数学,2009,25(1):5-8.

[2]王远弟,盛万成.微积分教学中参数方程的几个例子[J].高等数学研究,2010,13(6):8-10.

[3]周义仓.美国微积分教学改革的一些动向[J].大学数学,1994(8):35-42.

猜你喜欢
资讯科技后测控制组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及其他语种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与实践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第二十七届国际通讯与资讯科技展览及研讨会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