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校开设动感单车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2013-01-10 05:56陆守芹周庆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运动大学生

陆守芹,周庆功

(淮海工学院 体育部,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动感单车(Spinning)是由美国私人教练兼极限运动员Johnnyg于20世纪80年代首创,是一种结合了音乐、视觉效果等独特的充满活力的室内自行车训练课程.在美国热爱Spinning运动者的年龄大多在25岁至35岁之间,而在中国参加Spinning运动的人则更年轻.Spinning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法国、意大利、以色列、南非是Spinning运动最火爆的国家.在国外这项运动没有年龄限制,因为它设计上的科学性保证了参与者的安全,而且运动的强度完全是可控的,适应于所有有运动能力的人.通过技术上的改进,动感单车在克服了室外行驶的一切缺点后,使得这项运动在简单易学之余,成为一项能够使全身得到锻炼的有氧运动.这种车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可以自由改变车轮的阻力,座位和手柄都可以很方便地调节,在音乐节奏下,每个人都在不由自主地奋力猛骑,配合音乐和灯光的节奏改变蹬车的速度和难度.可以让健身者在快乐运动中有效地加强肌肉的耐力及心肺的运转功能,而且在锻炼耐力的同时,会燃烧大量的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2002年,武汉一家健身俱乐部率先引进动感单车项目,发展到今天,开设动感单车课程的俱乐部数不胜数,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和追崇这项运动,显示了这项运动强大的生命力,也表明这项运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高校改革的今天,将时尚性、健身性、运动性、普及性的项目引进高校,符合高校课程改革的要求,高校体育课程的拓展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推动高校体育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为解决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为吻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给大学生开发更广阔的体育健身活动空间,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我校于2012年率先开设动感单车课程.笔者对这一课程的开展,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进而分析将动感单车运动引入江苏省普通高校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淮海工学院2012级动感单车俱乐部学员.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查阅了相关文献,了解动感单车运动的特点及大学生身心特点等相关知识,分析大学生对动感单车运动的兴趣及对运动产生兴趣的原因等,进而分析将动感单车运动引入普通高校的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在淮海工学院动感单车俱乐部的学员中,随机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69份,有效率93.8%.利用Microsoft Excel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问卷和测试的内容发方法以及效度经专家检验符合要求.

实验设计.对淮海工学院2012级动感单车俱乐部学员随机抽测男女生各30位,对受试者各项指标进行统一前测,然后进行为期16周的动感单车课程,每周练习2次,每一次课90min,分为热身、骑行(教练会根据个人力度来调节车的阻力和转数,并模拟上下坡、原地走的动作)及配合一些器械练习,同时在每次练完动感单车时,再做一些上肢力量练习及舒展性的类似瑜伽的放松运动.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对动感单车运动课程充满好奇和渴望

在上动感单车课程之前,笔者对已选课的180名学员进行了访谈及问卷调查,发现75.8%的学生对这项运动并不了解,仅有11.2%的学生有过骑行动感单车的经历.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动感单车课程风靡于大中小城市的健身俱乐部,但由于学生在高中的学习生涯中,学习压力大,无瑕参与社会健身俱乐部的各项活动,因而对这项运动呈现不了解的状况.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虽然不了解这项运动,却选择了这项运动.通过对他们产生兴趣的原因调查,75.2%的学生因好奇而选择这项运动,这表明大学生特有的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强烈的尝试愿望是他们对动感单车课程感兴趣进而参与的重要原因.

2.2 动感单车运动可以有效的减脂塑形,同时提高大学生的心肺功能

表1 动感单车运动前后男受试者形态、机能指标比较(n=30)

表2 动感单车运动前后女受试者形态、机能指标比较(n=30)

从表1、表2可以发现,受试者在参加16周的动感单车运动后形态和机能各项指标都呈现显著性差异.测试结果表明,动感单车运动是一项非常好的有氧代谢运动,大学生参加这项运动能有效的减脂,塑造良好的型体,同时能够强身健体,促进心肺功能的发展,对身体健康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动感单车是一种对不同的速度及阻力的练习,这种运动或在单车上以坐姿蹬车,或站起来用立姿蹬车,而有时又会模拟上山、下坡等自然的骑车动作.通过动感单车训练可以让大学生在快乐运动中有效地加强肌肉的耐力及心肺的运转功能,而且在锻炼耐力的同时,会燃烧大量的脂肪,达到瘦身减脂的目的.

2.3 动感单车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表3 动感单车运动前后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比较(n=30)

表4 动感单车运动前后女大学生身体素质比较(n=30)

从表3、表4可以看出,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握力、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800/100m各项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动感单车课程,有自己的音乐编排,跟随动感音乐的节拍,在老师的带领下,合理调节阻力的大小,不停地变换速度,有时是轻快地踩踏板,有时是疯狂地冲刺,有时又得对抗阻力前进模拟出在高山、平地和沙滩等多种路况上骑行的效果,在以腿部为中心的锻炼过程中,臀部、腰部、背部、手臂的肌肉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2.4 动感单车运动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表5 动感单车运动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调查统计(n=60人)

研究结果表明(见表5),动感单车运动不仅能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消除学生在校内紧张学习给自身带来的郁闷心情,改善和调节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还能全面锻炼和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这主要因为动感单车最让人愉悦的是它为运动“度车定造”的音乐.音乐可以让锻炼者激情四溢,骑车加音乐的运动方式让人感觉不出疲劳.在音乐伴奏下,模拟出在高山、平地和沙滩等多种路况上骑行的效果,并跟随着教师带有煽动性的口号,学生们之间互相加油、鼓励,每个人都在不由自主地奋力猛骑、挥汗如雨,能唤起参与者心中的美感,这种美感能引起动作知觉,使练习者不由自主的做出欢快愉悦的动作,这些动作的产生,不仅能使人的情感得到宣泄,而且还能使人肌体舒适,身体机能增强,使人获得能量发泄时的快感和制造出令人兴奋的运动感.

2.5 动感单车运动符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动感单车运动能全面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性等基本身体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体能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品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目的和要求,反映出在大学生中开展动感单车这项运动是非常适宜的.

2.6 开设动感单车课程顺应高校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目前,国家教育部重视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与要求,学校应该积极因时因地因宜进行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解决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通过问卷调查,96.7%的学生认为动感单车是一项值得在普通高校推广普及的运动项目,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适合将这项运动引入高等学校体育课堂.因而动感单车这项运动在普通高校推广与普及是必要的和可行的.该运动的推广能激发起学生的锻炼热情,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该项运动中.有利于学生养成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自觉运用在课堂内所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和健身方法,指导自己长期进行体育锻炼,自觉投身到全民健身行列中去.

2.7 江苏普通高校开设动感单车课程的有利条件

由于动感单车运动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加之固有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眛和喜爱.从江苏省健身协会了解到,动感单车运动在江苏开展的很普及,具有较雄厚的民间基础.

江苏省位于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体走在全国的前列,为江苏省高校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基础,能为动感单车课程的开展提供必需的体育经费作保证.

3 结论

大学生是最富有激情的群体,他们追求新潮,引领时尚,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数不尽的好奇兴趣.动感单车运动简单易学,能有效的减肥塑身、提高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同时还能够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心,有效的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将这项深受广大青年喜爱的时尚体育运动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加以一定程度的改造,使之与体育教学实际相结合,能适当地弥补当前体育教学中运动项目设置单一滞后的缺欠,从而满足在校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多样性的需要,因此动感单车运动引入体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根据江苏省高校开展动感单车课程的有利条件,在江苏普通高校开设动感单车课程是可行的,使其进入体育教学,列为学生的体育俱乐部学习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童金茂.浅析时尚体育运动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开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4):133-134.

[2]陆守芹,刘永风.江苏普通高校开设毽球课的可行性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5):120-122.

[3]杨建文,田宇.高校开展普通自行车课的可行性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6):109-110.

[4]李中焘,罗文冬.16周动感单车课程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及生理机能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99-101.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运动大学生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不正经运动范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