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运粳27号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2013-01-13 08:28尤国林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3年11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摘 要] 武运粳27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作迟播种植,采用塑盘旱育抛秧稻作方式,能发挥品种较高产量潜力。

[关键词] 武运粳27号 抛秧 高产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59-01

武运粳27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加45(浙江)/9520//武运粳21号于2007年育成的中熟中粳稻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209,并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公告号为CN007171E;2013年被江苏省盐城市确定为水稻主推品种。该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作迟播种植,表现产量高、米质好、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的特点,采用塑盘旱育抛秧先进稻作方式,更能发挥品种较高产量潜力。

一、种植表现

1.农艺性状

株型较紧凑,株高92.4cm,分蘖力较强,叶色较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转色好,落粒性中等。

2.产量

2012年射阳县水稻新品种展示田平均产量675kg/667 m2,其产量结构有效穗数 22.5 万/667 m2 ,每穗总粒数126 粒,结实率92.6 %,千粒重 26.5 克。2013年射阳县良种繁育场繁种田采用塑盘旱育抛秧,平均产量640kg/667 m2,其产量结构有效穗数 22.8万/667 m2 ,每穗总粒数 123 粒,结实率89 %,千粒重 26.5 克;射阳县种子管理站对射阳县乡镇种植农户抽样调查,一般比同期播种的镇稻99增产6%以上。

3.生育期

武运粳27号全生育期145.4d,较镇稻99早5d左右。麦茬塑盘旱育抛秧5月中旬播种,9月初抽穗, 10月中旬成熟。

4.抗逆性

接种鉴定:感穗颈瘟,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纹枯病,抗条纹叶枯病;田间种植恶苗病较其它品种为重;抗倒性强。

5.稻米品质

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9年检测,米质理化指标整精米率69.4%,垩白率30%,垩白度1.8%,胶稠度8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2%,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出糙率高。

二、高产栽培技术

1.培育健壮秧苗

1.1培肥床土 选择菜园地或肥力较高的旱地作苗床,秧田比为1:35-40。冬前耕翻,施入人畜粪,每个标准苗床(20m×1.5m,下同),播前10d再施入壮秧营养剂,每个标准苗床2.5kg,耧细耧平晒干。临播种时,苗床四周堆3-5cm圩子,浇足水见浅水层,待床土泡散后随即摆盘、紧贴床面。

1.2浸种落谷 播种期一般在5月10-15日,根据腾茬早迟而定。播种前2-3d,稻种在药液中浸泡,临播时捞出爽干,并用“旱育保姆”拌种包衣,随即均匀播种,要求每穴4-5粒,空穴率不超过5-10%。播种前先撒1/3-1/2过筛的培肥壤土,播种后将备好的湿润细土撒在秧盘上并刮平,然后每个标准苗床用5ml丁恶乳油兑水2-3kg,均匀喷雾进行化除,再在苗床上铺上3-4cm厚度的湿麦秸杆(忌用稻草),最后将薄膜平铺封好。

1.3苗床管理 播种5-7d秧苗出齐后,及时揭去簿膜,并浇好一遍“安家水”,以后3-4d划去盖草。秧苗生长期间,掌握二叶期前不干不浇水,二叶期后不卷叶不浇水,切忌床面积水,并注意立枯病和虫害的防治。

2.把握抛栽质量

2.1 抛前浇水 一般在秧龄25-35d、叶龄5-7叶时抛栽。抛秧前2-3d苗床浇好两遍水,促使秧苗根部土壤干湿适宜,根土结合,确保带土抛栽,提高抛秧苗的直立率和增加入土深度。

2.2 精整大田 做到田面平正,基本无残茬,高低落差不大于3cm,耙平后田面呈汪泥汪水状况;抛栽时田间最好无水层,防止入土浅、汆秧;砂嚷土要求随耙随抛,活淤抛栽。

2.3 合理密植 抛秧具有早发优势,以密度1.8-2万穴/667m2,基本苗7-8万/667m2为宜。抛栽时定盘抛匀,方法是分次抛、逐步补稀,最后按2.5-3m规格拣出一条宽25cm的操作行。

3.加强大田管理

3.1肥料运筹:武运粳27号目标产量650kg/667m2的田块施纯N为20kg/667m2,N、P2O5、K2O之比为1:0.5:0.5。基肥在旋耕作业前,用45%高浓度复合肥40kg/667m2。分蘖肥第一次在栽后7d用尿素7.5-10kg/667m2,第二次栽后12-18d用尿素7.5-10kg/667m2。穗肥以促花肥为主,在叶龄余数3.3-3.0时施用45%高浓度复合肥30kg/667m2,保花肥在叶龄余数1.5-1.2时施用尿素5kg/667m2。

3.2 水层管理 抛后2d内不上水,万一抛后遇到大雨则多开几个排水口,避免抛秧田形成水层造成氽秧;在有效分蘖期实行浅水勤灌;总苗数达到预计穗数80%时,反复多次由轻到重搁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收获前7-10d断水。

3.3病虫防治 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抛秧后7d结合追施分蘖肥选用丁苄类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根据病虫测报信息,及时用药防治大田病虫害,尤其是抽穗扬花期穗颈瘟病、稻曲病的防治。

作者简介:尤国林(1959-),男, 射阳县种子管理站农艺师,主要从事种子管理和农业执法工作。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