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鼠情监测与防治

2013-01-13 08:28汤国春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3年11期
关键词:鼠类鼠害灭鼠

汤国春

[摘 要] 鼠害不光损害田间农作物,还咬坏衣物、各种商品、设施,还传播疾病,给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损失。为减少鼠害对人类的危害、损失,必须开展鼠害监测与防治工作。

[关键词] 鼠情监测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76-01

为更好的开展鼠害防治,必须开展鼠害监测工作,摸清本地主要害鼠的种类及其分布与数量动态,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灭鼠效果,避免盲目性,定期检查鼠害回升密度,发现鼠情及时采取措施,有的放矢的开展鼠害防治工作。

一、老鼠的习性

1.适应性强,食谱广泛

老鼠能够随遇而安,随着环境的不同面逐渐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性。久而久之,连身体的构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如:长期生活在树林里的飞鼠,在前、后肢之间有皮膜,便于在树间滑翔;长期在地下掘洞的鼢鼠,腿粗爪利,便于掘洞,碍事的耳壳很小,眼睛极度退化;生活在水边的一些老鼠,脚趾之间长出蹼一样的东西,便于游泳,等等。

2.躯体小,灵活,只需要少量食物就可以生存下去,只要有不大的缝隙就能隐蔽起来,逃避敌人的伤害

3.繁殖力强

老鼠一旦占领新的生活环境,数量迅速增加,很快占据优势。而且,由于性成熟快,两三个月或一两年出现新的一代,在同等条件下可比大型动物更快的产生后代。例如,在一般住宅里,褐家鼠冬天一般不繁殖,但在冷藏食品库中,由于食品丰富,它却生育后代。

二、鼠情监测

1.农田鼠情监测需要的基本工具

鼠夹、鼠笼、杀虫剂、消毒酒精、手套、解剖盘、尺子、解剖剪、手术刀、镊子、放大镜、解剖镜、天枰。

2.布夹方法

选择一片300亩以上的农田作为样方, 样方内布夹300夹左右,可以分1天、2天、3天来完成。布夹时按行距50米、夹距5米,或者行距25米、夹距10米布放,直线、曲线都可以,鼠夹布在沿田埂、渠边、沟边、路边等害鼠经常活动的地方。

3.鼠种分类

我的鼠情监测区域是在永胜县永北镇,当地主要以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这3个鼠种偏多。

3.1褐家鼠的鉴别特征

1)耳小而厚,尾长显著短于体长,两色(背面黑褐色,腹面灰白灰色)2)腹面毛基灰色,毛尖灰白色。 四足之背白色。 3)成体头骨颞嵴近似平行。

3.2黄胸鼠的鉴别特征

1)耳大而薄,尾长绝大多数大于体长,尾色上下一致2)前足背中央呈棕黑色,边缘白色。3)腹面毛基灰色,毛尖黄褐色或仅胸部有黄褐色斑。

3.3小家鼠的鉴别特征

1)体小,尾长与体长接近,尾色上下一致。2)腹面毛基灰色,毛尖黄褐色或肉黄色,四足之背棕褐色。3)上颌门齿后缘有一明显缺刻。

4.测量数据(量度用g,长度用mm )

1)体长:自吻端至肛门的直线距离。2)尾长:自肛门至尾端的直线距离(尾端毛除外)。3)耳长:自耳孔下缘至耳壳顶端(不连毛)的直线距离。4) 后足长:自足跟至最长趾的末端(不含爪)的直线距离。5) 体重:以克为单位(未经任何处理)。

5.通过当地的鼠情监测调查,还可得到以下结果(仅限当地)

1)知道哪些鼠种是优势鼠种、常见鼠种和偶见鼠种;2)害鼠密度年度变化;3)繁殖强度(繁殖能力);4) 怀孕(妊娠)和率妊娠频度。怀孕(妊娠)率(I)是怀孕雌鼠占成年雌鼠的比例。妊娠频度的计算F=I x t/18。式中:I为怀孕(妊娠)率(%), t为系统解剖调查时间(天),18为怀孕胚胎可见天数(天),出生数的计算M=F?G,M(出生数)=F(妊娠频度)×G(平均胎仔数)。

例如:某地一年(365天)共捕获276只,其中雌鼠158只,雄鼠118只,雌雄比为1.34:1,成年雌鼠141只(幼体、老体不算)。解剖检出怀胎妊娠鼠32只。平均胎仔数6.74。怀孕(妊娠)率=32/141=0.23,F妊娠频度=0.23·365/18=4.66(次),M(出生数)= 4.66×6.74=31.40只仔鼠/雌鼠/年。

三、鼠害的防治

1.鼠害防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化学防治(药物灭鼠):(1)经口药;(2)熏蒸药;(3)生物制剂;2)、物理防治:(1)捕鼠器; (2)电子捕鼠器;(3)粘鼠胶。3)、生物控制:(1)天敌,如:蛇、鹰、黄鼠狼、怗、獾、狐狸等。(2)微生物。(3)不育。

2.化学防治

化学灭鼠是指使用有毒化合物杀灭鼠类的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灭鼠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从未来灭鼠的发展趋势来看,无论城市、农村,还是鼠类严重的农田,化学灭鼠仍是鼠害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2.1化学灭鼠药剂包括胃毒剂、薰杀剂、驱避剂和绝育剂等

2.2.化学灭鼠的优缺点

优点是方法简单、工效高、灭效好、见效快、经济;缺点是易污染环境,如果灭鼠药使用不慎或保管不当,易引起人、畜中毒。

化学灭鼠使用的化学药物品种主要有抗凝血慢性杀鼠剂和急性杀鼠剂两类。急性杀鼠剂常用的有磷化锌。第一代抗凝血慢性杀鼠剂品种主要有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迷、氯敌鼠等;第二代有溴敌隆、大隆、杀它仗等。

在害鼠未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应采用第一代抗凝血剂灭鼠,慎用第二代抗凝血剂,在第一代抗凝血剂抗药性发生严重的地区,应暂停使用该类杀鼠剂,改用第二代抗凝血剂,鼠类抗性消失后,化学灭鼠应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剂,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抗凝血剂资源。

3.毒饵站灭鼠技术

“毒饵站”是指鼠类能够自由进入取食而其它动物不能取食的能盛放毒饵的一种容器。它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环保、持久等优点。室外“毒饵站”将毒饵20-30g放入其中部,耳朵朝下,将铁丝脚架插入土内,“毒饵站离地面3cm即可;室内“毒饵站”将毒饵20-30g放入其中部,沿墙边放在鼠类经常活动的区域,用砖块等物压紧防滑动。室外每亩放置1-2个,室内每户放置2个,根据害鼠取食情况补充饵料,“毒饵站”可长期放置1-3个月,重复使用,实施长期灭鼠。

过去灭鼠采取随地撒投毒饵防治方法,毒饵裸露在外,容易被牲畜误食,儿童也有接触到毒饵的可能性,容易发生中毒事件,且造成环境污染。饵料易受潮而发生霉变,导致害鼠拒食,增加了灭鼠成本。

四、统一灭鼠是鼠害防治的最有效手段

坚持“五统一”、“五不漏”的原则,开展农区灭鼠工作,要做到“统一组织领导、统一筹集资金、统一宣传培训、统一鼠药供应、统一配饵投饵”。投放毒饵时要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田”。

五、结论

根据目前情况,我们和鼠害的斗争仍然是长期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灭鼠技术是突飞猛进,可以预期,今后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随着人们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的改善,家鼠的数量已明显下降。在野外,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必将在许多环节上影响鼠类的生活。

总之,虽然我们对鼠害的“战争”是长期的,但是我坚信,只要大家一起动手,依靠科学,就一定能够控制鼠害,最大限度的减少鼠害对人类的危害和损失。

猜你喜欢
鼠类鼠害灭鼠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基于草原灭鼠及其效益分析
防治鼠害在草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浅论吉木乃县草原鼠害发生与治理对策
浅谈人工营林措施防治森林鼠害技术
浅谈户内变电站防鼠安全工作
灭鼠记
次声波灭鼠器
冷库鼠类防治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