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县植被恢复问题浅谈

2013-01-13 08:28冯丽娟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3年11期
关键词:植被恢复科学技术

冯丽娟

[摘 要] 植被是一个地区生态的保障,对于何恢复被破坏的天然植被,使人工植被与现有的生态和谐共存,并保障可以有天然植被相当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这是一个地区特别是像壶关县这要环境结构区域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作为干旱少雨的地区,壶关县的地理气候环境恶劣。在这样的背景下,壶关县的生态环境必须得到我们的重视,以及政府科学、系统的规划。本文在介绍植被恢复的科学方案的同时,力图切合本县实际经济状况、生态现状,对植被恢复的发展前景做一些研究和计划。

[关键词] 壶关县 植被恢复 生态改善 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01-01

一、壶关县的自然环境的历史及现状

壶关县位于山西省,有着这个地区典型的气候形态。本地自然气候环境较差,常年干旱缺水,史上有“掘地三千尺犹不及泉”,距统计,本地的年降水量只有450毫米左右,且月份集中在夏季,在历史上一直是处于饮水、农用水缺乏的地区,史称“干壶”。同时,由于干旱的气候和历史上的人类活动,本地区的童山秃岭占据土地的六成以上,植被覆盖率较低,加上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新中国成立前,本地的公共设施极不齐全,公路,铁路几乎为零,人民长期在封闭、艰苦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

在新中国成立后,本县的自然环境在党和人民的帮助下,才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九十年代初期,本县进过多年的努力,使的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五成以上,初步形成壶关生态小气候。同时为了解决本县水源问题,我县先后修建了龙丽河、庄头等水库,同时也参与了全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同时,在县城北关、集店、王家河先后开凿4眼深井,日出水量分别在2000吨以上。由此全县人民饮用污水、浊水的历史基本结束。

二、壶关县植被恢复的若干重点

1.保证地区植被的生态完整性

地区生态完整性说明当地物种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当地的气候地理等外部环境足够支持整个系统的物种持续繁育。这点,对于植被的完整恢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植物作为生态圈的基础,是整个生态系统能量的提供者,如何保证整个系统具有足够的能量支持物种金字塔持续稳定繁衍,是植物恢复工程中最需要规化的问题。

在一个持续性的生态系统中,必须保证其整体结构具有生态循环系统和丰富的生态功能群体,可以完成其应有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从而保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了做到这点,必须保证植被结构的完整和丰富,同时植被的覆盖率也是影响物种生存的重要因素。在我们的实际治理中,人工植被应尽量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统一,在物种、数量的规划上,必须与我县实际情况向吻合,保证人工植被与现有植被之间、植被与其他物种之间、植被与非生命物质和环境之间,保持着循环往复的持续性和相依相存的联系程度。保证实际营养能量提供,与物种生存、当地人类活动相适宜。所以,在进行植被恢复工作时不能片面地追求某些功能或效益,如若对当地的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2.丰富地区植被的多样性

在人工恢复的植被上,为了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力,必须注意到生态系统所要求的多样性原则。在科学上物种的多样性含义丰富,包括物种的种间多样性和同种物种年龄结构上的多样性。只有有效合理的物种搭配,才是现实环境中多种动植物生存的各种基本要求和多重发展机会。

在天然的生态系统中,植被的物种多是交错发展的,这使得这些自然系统具有自我维持的能力。自然环境下的多种鸟类、昆虫、食草哺乳类,需要不同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同时,植物本身也包活喜光或耐阴等多种类型。但是在人工植被覆盖区中,因为经济运输等多种政治市场原因,往往会忽略同时也无法实际注意到这些问题,人工林通常以整齐划一,结构简单,树龄一致为特点,这对于现实中的生态系统有着破坏生硬之感,同时,在长期的发展中,树木即使长大后也很难形成层次丰富的结构,树木难以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对于恶劣环境的抗击打能力。这是系统规划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

3.注重区域物种的物种间关联性

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如何具有自我更新和维持的能力,一直是人类生态研究的重点。这对构架系统科学的人工生态环境非常具有指导作用,多年研究认为,生态环境所包含的物种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为依存的关系,是保障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科学的植被结构能够保证多种以其为食的物种有效成活,为上级食肉动物提供更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多种植物的落叶和枯枝也能保证土壤元素含量的丰富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有效发挥其功能,保障生态系统内的正常营养循环。

所以在实际的植被恢复工作中,必须谨慎地考虑野生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有效的生态系统是加快植被恢复、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同时,我们也要认真注意,保证所引进的物种不具有侵犯性。

4.地区植被恢复的自然恢复方案

科学研究证明,植被恢复更多地应该依赖于自然力,保证植被可以真正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延续和发展原有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这其中,自然恢复是所有方法中最为有效也最为稳定的方案之一。对于已经成型的自然林,我们可以采用封山育林的方法,减少该地区的人类活动,保持水土、增加森林的稳定性,控制和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在自然林的间隔地区,可以种植科学系统的人工林,连接其生态环境,是其物种交流更加方便、有效。

同时,我们不能放弃人工林的培育,对于具有恶劣地理环境的地区,我们必须做好防风防沙的坚固林木线,防止水土流失的扩大化。这对减少当地环境的恶劣化有重要的意义。

5.保障生态系统的地区性

植被恢复应尽可能地使用本地物种,必要时需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估亦可使用某些外来物种,减少物种单一化风险,及时处理所发生的生态问题。这是我们实际规划中应该极为重视的内容。

三、壶关县植被恢复的研究总结

本文系统分析了本地的生态环境和植被恢复发展做了总结,同时对植被恢复的科学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多角度,多方法的形式对于壶关县的实际状况和未来规划做了查缺补漏。希望对于我县的植被恢复工程有着一定的指导价值,若文中略有疏漏,请不吝纠正。

参考文献

[1]程冬兵,蔡崇法,孙艳艳.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探讨[J]. 世界林业研究,2006,05:7-14.

[2]薛萐,刘国彬,戴全厚,党小虎,周萍.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黄土丘陵区侵蚀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2007,01:20-27.

[3]贾晓红,李新荣,李元寿. 干旱沙区植被恢复中土壤碳氮变化规律[J]. 植物生态学报,2007,01:66-74.

[4]贾晓红,李新荣,李元寿. 干旱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J]. 地理研究,2007,03:518-525.

[5]杨越. 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植被恢复科学技术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今天让科学做什么?
废弃菌糠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问题及对策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新闻背景:我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