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2013-01-13 08:28刘黔瑚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3年11期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刘黔瑚

[摘 要]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农产品之一,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食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我国种植面积相对较广。本文主要介绍了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涵盖整个过程,包括整地选种、科学栽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以及贮藏等主要内容,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 高产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54-01

马铃薯又称土豆,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广大省份都普遍种植,营养比较丰富,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维生素等,其生产种植受外界环境影响不大,具有早熟、多产、易于贮藏的特点,对种植地的要求不高,可以广泛种植。我地区气候适应,土壤优越,地理条件比较适合种植马铃薯,气候的原因使马铃薯中淀粉的含量有所增加,每年均可产出高品质的马铃薯。为了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关于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作出以下几方面的阐述。

一、整地选种

1.选地与整地

在种植马铃薯前,要对种植地进行选择,尽可能避免在种植过烟草的地段种植,不然会增加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的几率,打乱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平衡,从而影响马铃薯的生产,降低马铃薯的品种和产量。马铃薯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一般土壤的酸碱值在5~8之间即可,但是在栽培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土壤孔隙度的影响,避免在土壤黏重、背阴地或者洼地种植,最好选择土壤较为疏松、地势相对较高、有机物含量较为丰富、浇灌比较方便、易于后期管理的地段。在整地时,要进行深耕,有利于土壤松弛,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效和水分,提高抗旱能力,促进马铃薯根系的发育和生长。疏松的土壤有利于马铃薯须根的生长发育,因为须根的穿透性很差,这样能提高根系的成长,促进植株的发育,提高产量。

2.选种

选种时要尽量选择抗病能力强、品种优越、高产的马铃薯品种,3代以内的脱毒种薯为最佳选择。选种环节要坚持严格的标准,选择外形比较好、外皮比较细致、有光泽、耐低温的脱毒品种,并及时挑出有破损的薯、奇形怪状的薯。可以选择新鲜食用型或者专用型的品种,其中含有的淀粉质量和含量较高,根据不同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品种,加工型的大西洋、鲜食性覆膜栽培的早大白等,都可具有早熟和高产的特性。根据地块的大小来确定用量,在播种前的15天开始催芽,要选择温度适宜的环境进行,保持温度在15℃左右,塑料大棚、室内、温床均可选择,要控制湿度在60%~70%,时隔半个月左右,种薯的芽开始萌动,等幼芽生长至1公分左右时,外表皮已经变绿,芽根呈浓绿色或者紫绿色,这时便可以切块。

二、科学栽种

栽种时,要根据选择的品种的特性、用途和级别决定栽培的密度,在土壤肥效较好的地段可以稀疏种植,在土壤相对贫瘠的地段要密集种植。在确定种植时节后提前播种,还要根据土壤的温度和适度进行种植。一般栽种的行距为65~70公分,株距为25~30公分。

三、田间管理

1.水分的管理

在后期管理中,水分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马铃薯出苗的这段时间,需要的水量较少,一般不需浇水,但是到了出苗以后、现蕾期以前的这段时间,确保土壤保持一定的湿润度。初花到茎叶生长停止时,块茎显著增大,需要大量的水分,必须合理浇水,保持60%~80%的水量。浇水时决不可大量漫灌,要选择沟灌或者勤浇灌的方式,坚持少量多次,防治其晚熟降低产量,要在收获前十天停止浇水。

2.施肥管理

马铃薯种植需要大量的有机肥,因为马铃薯对有机肥的利用率高,在播种前要一次性施足肥料。要根据土壤的情况决定施肥的量,一般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还包括化学肥料,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合理搭配,农家肥、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等。但绝不可以用氯化钾等含氯的肥料,会降低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初次施肥必须要确保分量和深度,要施于10公分以下的土层,马铃薯的幼苗期虽然很短,但是是生根的重要时期,必须确保肥料的充足。等苗齐以后,要及时的提早的追肥,使用速效氮肥,撒于行间,在进行中耕培土,防治肥效流失。在花蕾期以前,可以适当的施草木灰或者硫酸钾,防治薯秧的早衰。在进入结薯期之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追肥。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在马铃薯生长期间,早疫病和黑胫病易发生于前期,中期易出现晚疫病,这与气温的变化有很大关系,所以要特别注意气温的变化。如果温度长时间在15℃~25℃之间,种植区水分在90%以上,要特别注意晚疫病的出现,若发现有中心病株必须及时清除,并在病株周围进行科学的杀菌消毒。虫害在马铃薯生产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可能出现,蚜虫和金针虫对其危害比较大,对付金针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种植马铃薯时,将辛硫磷乳油以合理的浓度搅拌在种块当中,随种块一起入土。发现蚜虫后,要用适度的吡虫啉进行防治。

五、收获及贮藏

当马铃薯的叶色由绿色逐渐变成黄色并转枯时说明马铃薯已经到了生理成熟期,最适合收获,这时也是产量最高的时期。茎叶停止了向块茎疏松养分,块茎表皮韧性较大,皮厚且有光泽,块茎与植株分离。这是产量达到最高水平,收获后晾晒3小时左右,商业用薯要在低温阴凉黑暗处短期贮藏,防治阳光的照射。

六、小结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需要整个种植过程保持较高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必须严格管理种植的每个环节,合理、科学的运用物理和化学手段进行管理,确保环环相扣,要根据地质、地貌、气候、品种等主客观条件决定种植与管理的方式方法,要坚持科学、合理、高效、环保的原则,促进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波.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2012,10:102.

[2]陈兴英,李冰雪,张薇,刘洪悦.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究[J]. 吉林农业,2012,10:118.

[3]贾海霞,张庆利.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2007,09:25-27.

猜你喜欢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有功劳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