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1-13 08:28王亚君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3年11期
关键词:农机化问题策略

王亚君

[摘 要] 作为农业的直接关联因素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农机化发展决定了农业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乃至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制约了农机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为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并推进农机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现将当前存在的农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问题,提高农机化生产水平的策略方针。

[关键词] 农机化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S2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88-01

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相应带动了农机化的发展,为生产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多种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机化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新技术、新机械普及不均衡,各地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均衡,农机生产事故频发等,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且解决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推进农机化的发展进程。

一、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当前存在问题

九十年代以来,得益于国家对于农业产业结构化的调整以及农机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及普及,大幅度提高的农业生产力强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经济的提升,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农机技术仍处于前进阶段,对照处于农机科技前沿的发达国家,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现阶段我国农机化事业在其发展、管理、应用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如下:

1.滞后的农机产业服务体系与农机装备结构的不合理

农业生产机械的普及中,农民必然会遇到操作、技术、维修方面的问题,农机的推广与农机技术的推广不一致,导致农民不懂操作、误操作以致发生生产事故。而农机售后服务的开展与农机相关销售的不一致导致农机的售后使用不能顺利开展,制约了农机的推广与应用。

2.分散的土地经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协调

大中型机械的普及是我国农机发展的大趋势,但责任田的家庭承包制度导致土地经营分散的局面,不利于大型机械开展作业,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能顺利进行,从而制约了适宜于大面积作业的大中型机械的普及与应用,延缓了大型农机的研发及应用。

3.农机化信息网络覆盖不全面

我国幅员广阔,农村分布的分散性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农村封闭、滞后、发展不一致的问题,新技术未能全面一致的推广,新型机械未能一致应用,信息资源未能共享,导致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农机化普及的巨大差异,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农机管理制度不健全 技术人才缺少

农机管理制度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农机市场未能有效整顿,不法商家为获得利润,产品质量不过关,出售劣质产品,使得农业生产不能顺利进行,严重者出现事故。劣质的农机产品使农民失去购机用机热情,阻碍农机化普及的全面发展。农村技术人员缺乏全面农业知识,技术落后,不能与新产品新技术的更新换代同步,新技术新机械不能同步运用于农业生产,制约了先进技术的传播与新型农机的普及与应用。

二、提高农机化水平 协调发展农机化的相应策略

1.拓宽服务领域 完善服务体系

发展农机服务的道路不能一成不变,应由纵向领域发展改变方向,向横向联合发展,走出一条运作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的特色道路。不能拘泥于单一的农田作业,应改变思路,大力推进农田基本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并认真实施农机维修相关的可操作性实施细则,积极响应相关部门的指导方针,依靠政府的扶持政策,拓宽农机服务领域,规范化发展农机维修网点建设。

2.加大农机化资金投入 加强农机化政策保障

随着农机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农机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提高。为建立稳定的推广体系,就必须加大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力度,在保证新技术、新机具的实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加强推广新型、经济、实用的农机具。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积极相应国家号召,紧抓国家对农机购置的专项补贴力度不断加大这一契机,加大财政投入,通过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制定农机化普及的扶持政策,调动基层群众积极性。扶持建设一批农机化发展应用的典型,辐射带动更多的示范典型,以先进技术为基础,以典型示范基地为标杆,以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为保证,良性、有序的推进农机的推广工作,促进农机化的全面快速发展。

3.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网络全面覆盖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农机化信息网络体系,其建设中心为以市场与农户,服务平台为县市信息网络,全面覆盖,统一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的新机具、新技术,实现区域间的农机需求信息互通,合理调度农机的使用,共享跨区资源,提高作业效率,并积极发挥区域间新技术的推广效应,新产品的示范效应及区域间农业信息的互通效应。

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推进示范基地建设

应充分抓住农机技术人才优势这一机遇,通过专业培训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避免农机从业人员出现专业知识不足,技术单一不全面,跟不上当代农机发展趋势的现象,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农机具的销售及后期的培训、维修等服务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从而更好的促进农机化的科研成果在实际中的运用,增强其对农业发展前进的贡献。同时应加强建设示范基地,树立好农机化发展的标杆形象,通过示范基地辐射引导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农机化水平的发展与推广。

三、总结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也将不断进步,农机化对于农业生产力以及生产效率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农业大国,农机化发展必然是未来农业的发展重心,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必须重视当前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走出一条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协调全面的农机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覃录胜. 实现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探讨[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2.(4):127-128.

[2] 李鸿文. 对红山农场农机化发展的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9):15-16.

[3] 童纪氚. 强化发展战略 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J].中国农机化.2010.(6):40-41.

猜你喜欢
农机化问题策略
互联网技术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的实践和思考
创新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的路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新形势下农机化推广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Passage Four
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