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探讨

2013-01-13 08:28李桂红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3年11期
关键词:探讨基层

李桂红

[摘 要] 基层动物防疫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着养殖业安全、畜牧业安全和动物产品以及动物制品安全的重要保证,对于增加农民收收入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安全秩序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新修订的动物检疫法的颁布和实施,动物检疫的工作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因此,在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建设过程中,理顺县乡之间行政管理和技术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与职责,不断完善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的建设,从而实现提高动物防疫人员整体的职业素养和服务的意识,发挥基层动物检疫部门应有的作用,这也是基层防疫部门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基层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探讨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220-01

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和本质,乡级乃至村级的兽医站中的从业人员是动员检疫队伍中处于基层的动物检疫人员,村级的防疫人员是动物检疫工作开展的重要补充,是联系基层人民群众中坚力量,在他们的工作中能了解到养殖户反应最普遍的关于动物检疫的问题和难题,同样这些基层的防疫人员也是实施动物防疫工作和相关兽医技术推广的最直接的发起人,他们保障了基层养殖业和畜牧业健康的发展,同样也保障了消费者购买的动物产品以及相关的动物制品的安全、可靠,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是推进健康养殖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基层的防疫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基层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安全与否,是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公共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基层动物检疫工作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一、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基层的动物防疫部门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种是工作人员、财产和所有的物资都属于县级的动物防疫部门管理,一种是实行的分层管理,双方共同管理的模式,但是具有最后决定权的仍是县级动物防疫部门,最后一种是所有人员、财产以及物资都归基层动物检疫部门进行管理,只是一些具有技术上的问题需要由县级部门进行传达和指导。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来看,现有的管理模式占绝大部门的是第二种模式,第一种和第三种模式在现有阶段的动物检疫工作中占有很少一部分,且动物检疫管理工作落实到村级以后,基本上述所有的管理模式都不存在了。

二、基层动物检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工作条件相对艰苦

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了集成经济条件不发达的影响,设施建设和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且呈现出落后很不上时代发展需求的趋势。在基层的乡镇或者农村地区办公人员全部集中在一间小房子里,白天是办公室,夜晚就是集体宿舍,动物检疫的设备更是十分的陈旧和落后,且每次的乡镇机构的改革,基层的防疫部门都不能得到相应的整改和设备的更新,一些物质往往都被其他部门占有,经过层层的剥削最终落实到基层动物检疫部门手中的东西和设备的少之又少。此外,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也是十分的艰苦,虽然经过的多次的改革,但是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待遇问题始终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

2.专业的技术人员老化,非专业的从业人员比例增加,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家底,发展后劲不足

根据作者在基层防疫部门的观察来看,队伍的学历结构中专学历占据了绝大的部分,中专以上学历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但是根据作者的调查了解到,在这些相对学历较高的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是由于升职或者其他的需要在工作以后通过继续教育取得了较高的学历,这些人员往往已经成为基层防疫队伍中的骨干或者领导者,但是他们的年龄都相对偏大,一般的都超过了45岁。此外,非专业人员大量涌入基层的动物检疫队伍,基层的动物检疫部门好像成为了闲置人员的收容所一样,不管什么专业的人员全部安排到本部门来工作,不断完成不了相应的检疫工作,还挤占了大量的事业编制,致使相关动物检疫专业的人员无法补充到队伍建设中来,造成队伍的青黄不接现象突出。与此同时,乡镇管理基层的动物检疫部门,使得相关的人员长期的调配到乡镇开展其他工作,造成技术人员的技术和知识荒废,职业素质下降。在基层的管理部门对于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和物资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乡镇的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中收到的一些微薄的收入也常常被政府以各种理由占有,使得动物检疫部门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空壳,发展不起来,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差。

三、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

1.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防疫检疫和疫病诊断装备

依据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由于基层的经济水平达不到动物检疫建设的需要,相关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涉及到的资金应该有本地的省级以上的政府和中央财政进行投资,有县级的人民政府通过政策的倾斜,为基层动物检疫部门解决相关的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的问题。根据相关的建设标准和职能业务开展的范围,每一个基层部门的占地应该不少于1.13公顷,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动物检疫属于一项非盈利的公益事业,基层的动物检疫工作同样也是一项公益事业,其建设用地应该按照建设公共设施的标注来进行征地,并对其作统一的规划。基础设施完成以后要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避免设施被其他部门占有事情的上演。

2.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基层队伍素质

首先,强化对现有队伍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与管理,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和方案,按照计划的详细步骤开展形式多样的动物防疫技术培训,对现有的非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知识的培训学习,并要求他们继续教育。其次,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通过综合的考核,对达不到本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和任何本职工作的人员进行在培训或者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最后,从源头上限制非专业人员进行该部门从事动物检疫工作。

参考文献

[1] 霍全胜.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养殖与饲料.2010(09)

[2] 陈雪;李晓霞.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 保障防疫工作健康实施[J].中国动物检疫.2010(01)

[3] 武深树,谭美英.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畜牧兽医.2010(02)

猜你喜欢
探讨基层
基层巡览
关注基层智慧治理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基层管理能否少盖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