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及高产对策

2013-01-13 08:28吴叶青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3年11期
关键词:本区平均气温本市

吴叶青

[摘 要] 本文阐述了茶叶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条件、水份条件、光照条件,并对德兴市的历年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和科学区划,认为德兴市种植茶叶的适宜区在东北、东南、南部中山区,次适宜区在本市北和南部一部分高丘地。针对不利于茶叶生产的气象灾害,提出了具体的高产建议:一是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二是做好茶叶病虫害防治,三是避免夏季高温及干旱,四是适时合理采茶。

[关键词] 茶叶生产气候条件分析高产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237-02

茶叶含有大量氨基酸、多酚类、咖啡碱、多种维生素、芳香物质、糖类等,其中有的具有营养价值,有的则具有药理功能,基本上都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物质成份。

德兴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江西省重点茶叶生产县市之一,全市有茶地6万亩左右。但本市地形比较复杂,由于地形差异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立体气候,因此在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研究和掌握茶树与气候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茶树在复杂环境中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于合理布局,选择优良品种和制定栽培技术,夺取茶叶的高产、优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茶叶生长发育与气候环境

气侯条件:气候因素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茶树原产我国西南亚热带森林中,有喜温暖湿润,喜酸性土壤,怕炎热干旱、怕寒冷、怕渍水的特点,故对气候条件有着较严格的要求。

热量条件:茶树喜温暖,一年生育期的长短,主要由温度决定,一般认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15~20℃生长旺盛,20~30℃生长虽快,但芽叶易趋粗老。持续几天最高气温大于35℃,茶树生长发育逐渐停止,并会出现灼伤枝叶。茶树对冬季的低温冻害较为敏感,特别在干冷有风的天气中,更易冻伤,茶树一般能耐最低的临界温度-12~-13℃。春季气温低于0℃,新茶受冻,秋季气温低于13℃停止生长。

水份条件:茶树是一种叶用作物,雨量和湿度直接关系到茶叶能否高产优质。要求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并要求月平均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相对湿度以80~90%最为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若月降水量小于50毫米,茶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俗话说:茶树喜欢水、但怕水,就说明了茶树对水、湿要求的特点。

光照条件:茶树喜弱光而耐荫,当日照百分率小于45%,生产的茶叶质量较优;若小于40%,则质量更好。弱光情况下有利于茶树有机物质的形成和芳香物质的增加。

二、德兴市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1.热量条件

本市各地热量条件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不同,各地平均气温变动在13.2~17.7℃范围内,西北和西南丘陵地区高于17℃,其它高丘低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6~17℃之间,东南、南部和中部山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5℃,最热月的7月份,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在25~29℃之间,个别山区低于25℃。

2.水份条件

本市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在1800~2000mm之间,其中花桥镇的金山地区年雨量达2000mm以上,而香屯丘陵地区只有1800mm左右,雨日多的地方可达168d(南首),雨日少的地方只有131d(绕二),本市多雨区和少雨区雨量相差200mm左右,雨日相差37d左右,降水地域差异是比较明显的。

3.光照条件

本市历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665.2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8%。

三、德兴市茶叶生产的不利气象因素

气候因素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德兴市的气候条件基本适宜茶叶的生长发育。但在生产上仍有以下不利的气象因素。

1.冬季冻害德兴市最冷月的1月份月平均气温在4.0~5.6之间,极端最低气温为-8.8~-15.0℃,本市海拔800米以上的茶园,1月极端最低气温偏低,容易使茶树遭受冻害。

2.春寒

当气温≥5℃时,茶叶开始萌芽。茶叶萌动一般在3月中、下旬,此时,茶树新梢正在发育,抗寒能力降低,当冷空气侵袭时气温急剧下降,过后又迅速上升,天气晴朗时,茶树的芽叶边缘组织遭受破坏,呈红褐色、严重的整个芽叶都呈褐色枯死,影响新梢生育和春茶产量。如1970年的春寒天气,第一次连续8d低温阴雨,第二次又连续6d,新芽叶大部分被冻死。

3.高温干旱

从德兴市气象观测资料统计,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约有38d。由于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德兴市80%以上的年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伏、秋干旱。当日平均气温╭35℃时,叶片将受损害,如1995年7~8月的高温干旱天气,使本市秋茶减产35%。

4.洪涝灾害

德兴市四季分明,降水不均。汛期雨量较多且集中,占年降水量的50.1%,4~6月往往下暴雨或雨量过于集中,易造成洪涝或山洪灾害。从雨量集中点来讲,以南首、龙头山、金山、暖水、香屯及银城为最多,往往引起洎水和乐安河两岸洪灾;绕二、张村、黄柏、海口等乡镇也有不同程度的洪灾,不过出现机率相对较少。如果茶园被淹或长久水分过多,一是影响茶树自身的生长发育,二是水淹过后,各种有害物质残留茶树,影响品质,三是易引起茶红根腐病、红锈藻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德兴市茶叶种植的气候适宜区分析

德兴市地形地貌较复杂,光、温、水等气象要素有着水平和垂直两个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分区划片时既考虑了水平方面的气候差异,又兼顾了垂直方向的气候差异。本文以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作为主导指标、以日照、湿度作为辅助指标,可将德兴市种植茶叶的地区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一般区。

适宜区:本市东北、东南、南部中山区。本区包括:黄柏、新岗山、昄大、海口、绕二、界田等部分地区,本区荒山草坡多,海拔高度一般在300米以上,定为温凉气候区,本区是茶叶生长的最优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左右,年降水量1800~1900毫米。本区气候条件温凉,水份条件好,由于山地面积大,区内降水、气温及日照均适宜,湿度大,云雾日多,气温日较差大,特别适宜高山云雾茶。但是本区内海拔大于800m的山区,由于多属高山地带,气温偏低,易出现低温危害,不宜种植茶叶。

次适宜区:本市中部(包括北和南部一部分高丘地),本区定为温和气候区,本区包括:绕二、占才、李宅、龙头山等乡镇大部分地区,潭埠、海口等乡镇小部分地区。本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300米之间,是本市发展茶叶生产的次气候适宜区。本区年平均气温16.7℃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900~2000毫米。本区比较适宜茶叶生产,但茶叶品质不如适宜区好,并且在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应考虑高温对茶叶生产带来的影响。

一般区:本市西北部(包括北部和南部的一部分),本区定为气候温热区,本区包括适宜区、次适宜区以外的所有地区。本区年平均气温17.4℃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800~1900mm,本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m以下,由于本区天气晴热,蒸发量大,日照时数多,常会发生干旱现象。据资料统计,本区每八年就有七年不同程度的干旱,因此,应充分利用小地形优势适当发展茶叶生产,切忌盲目发展。

五、德兴市茶叶生产的高产对策

1.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光照是茶树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太阳光能利用率和产量是成正比的,本市茶树光能利用率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1.1茶树行距和株距过宽,单位面积内株数不足370株/亩,受光绿叶面积少;

1.2茶树品种混杂、退化;

1.3管理粗糙,茶树衰老;

1.4采摘不科学,留叶过少。

因此,合理密植,科学管理是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途径之一。

2.茶叶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避免夏季高温及干旱

在茶园周围或每隔3~5行栽植常绿树木,设置合理风障,既可避免夏季高温对茶树造成危害,减少太阳光的直射,增加漫射光,又能利于保持水土、夏季可避免干旱、冬季可抵御寒风袭击,创造适合茶树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另外遮荫树落叶形成的覆盖层,可减少土表蒸发和径流、涵养水源,并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创造较好的土壤气候条件。

4.适时合理采茶

根据茶树具有早采早发、晚采晚发的特性和“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把草”的经验,一般春茶开采期确定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初日7天后至5月5日;夏茶开采期在稳定通过20 ℃初日至7月10日;秋茶开采期在日平均气温升达30 ℃时至9月。开采标准一般为春茶新梢在树冠面上达10%~15%,夏秋茶达10%时为宜,细嫩名茶达5%就要开采。

六、结语

德兴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多,湿度大,多漫射光,自然植被情况很好,森林覆盖率达73%,可谓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天然的无公害茶生产基地,有获得高产优质茶叶的气候资源,应稳步扩大茶园面积,努力提高单产,改进茶叶品质,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把优越的气候资源转变成巨大的物质财富,使德兴市茶叶生产达到高产优质的水平,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本区平均气温本市
立春
【数据一览】
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看莱州市30a气温变化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近50年来全球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