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抛秧试验总结

2013-01-13 08:28张嗣富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3年11期
关键词:水稻试验

张嗣富

[摘 要]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种植也是农业种植的重要内容,本文中笔者主要介绍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抛秧试验。

[关键词] 水稻 抛秧 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18-01

水稻抛秧入泥浅、分蘖强,不误农事季节,能省工节能获得较高产量,我站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安排本试验,以便为我乡推广抛秧栽植技术提供可靠的经验和科学的数据。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1.1 供试品种:中优808

1.2 561穴塑科秧盘

2.试验经过

试验地选择在德旺乡交界村农户徐维德的责任田中,海拔600m左右,土壤为冲积泥,土壤微酸,肥力中等,前作冬闲田。试验田面积2亩,采取抛秧、两段秧和旱育浅植同田大区对比。4月2日浸种,4月4日播种。抛秧,先把已消毒的土壤垫入盘穴中(厚为穴深的三分之二为宜),浅透水后覆膜,保温保湿育秧,视苗情和盘穴土湿度情况浇水,遇晴天湿度高时,揭膜防烧苗。于5月6日(秧龄35天),按每亩1.5万窝的密度抛栽。抛秧时,为了减少浮秧,把田中水排水,以便抛秧后,秧根能接触泥土,入土早,抛身5天后,放浅水(3.3cm深)保活棵,以后浅水勤灌促分蘖。抛秧时,先抛70%的秧苗;快速撒抛,后用30%秧苗,见稀补抛,使全田密度均匀,抛秧7天后,追肥、撒除草剂一次,施肥同常规,试验地于9月11日收获,周期160天。

二、结果与分析

1.产量

抛秧亩产562kg,比旱育浅植增产4.1%,比两段秧(对照)增产12.7%。经对比,抛秧比两段秧(对照)增产显著;与旱育浅植产量差异不大,视为同一水平。

2.效益

抛秧亩产562kg,按市场价1.40元/kg计算,产值786.8元,投产比1:2.63,比两段秧每投放1.00元,增收0.78元,比旱育浅植增收0.58。经对比,抛秧较两面秧和旱育浅植增产增效显著。其原因是:抛秧减少了寄秧和插秧两个环节,减轻劳动强度,节约了工时,投入减少,投产比就上升了。

3.农艺性状

3.1生育期

抛秧的生育期160天;与旱育浅植相等;但比两段秧多3天,差异的来源是两面秧在湿室中,有30℃左右的湿度7天,平均每天比地膜棚内的抛秧和旱育浅植多15℃左右,为了满足水稻对积温的要求,所以延长成熟3天。

3.2分蘖

抛秧每粒谷,有效茎蘖6.1个(19万穗/亩),比旱育浅植多6.4%,比两段秧多13.11%。抛秧入土较浅,低位蘖发生移,有效分蘖多,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3.3穗粒数

抛秧平均穗粒131粒,比旱育浅植多7%,比两段秧多11%。抛秧散落田中,分部较为合理,幼苗返青年,生长健壮,封行时间较旱,孕育的穗较大,穗粒多,实粒数就相应多。

3.4千粒重

抛秧的千粒重28kg,比 旱育浅植重3.7%,比两段秧重5.7%,抛秧的根系在田中分布较均匀,吸收营养面积相对较大,绿叶衰退时较晚,光合时间长,籽粒积累的营养物质多,故千粒重有所增加。

三、结论

1.抛秧是水稻栽培方式上的重大改革,抛秧的成功取代了传统的手插秧。

2.抛秧在我乡是第一次试验,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每个工时可抛3亩;如果在熟练本项操作的情况下,抛秧效率可以成倍的增长。抛秧不但可以不误农事季节,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劳力。

参考文献

[1]闫凤宇,于凤阁. 水稻抛秧应用现状及技术要点[J]. 现代农业科技,2011,03:99+101.

[2]葛跃武,吴一梅,张开进. 水稻抛秧密度试验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通讯,2010,06:121-123.

[3]和根泉.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简介[J]. 致富天地,2009,04:27.

猜你喜欢
水稻试验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CS95
CS10
510
T90
驭胜S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