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2013-01-22 03:00陈友平
种业导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保鲜期气调龙眼

陈友平

(福安市赛岐镇农技站,福建 福安 355001)

龙眼,又名桂圆,起源于我国亚热带地区,是我国南方一种名特优水果,福建省栽培的面积最大,质量最好,占全国龙眼产量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龙眼集中产地。采用龙眼贮藏保鲜技术,可缓解鲜果销售压力,延长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

龙眼果实的贮藏保鲜主要分为常温保鲜和低温冷藏保鲜两种。常温保鲜成本较低,保鲜期7~10d,主要用于满足采后运销过程的需要或短期存放。低温冷藏保鲜期可达35d左右,用于调节鲜果上市时期,增加销售收入。

1 龙眼果实的常温保鲜技术

热烫处理是简易贮藏保鲜的一种方式,将8~9月成熟的龙眼整穗果实浸于沸腾的开水中30~40s,以不烫伤果肉为度,热烫后取出挂在阴凉通风处吹干。处理后的果实放置15~25d,果肉基本保持新鲜状态,味道更甜。常温贮藏保鲜一般要结合气调包装来增强保鲜效果,气调包装可增强保鲜效果。梁汉华将龙眼果实贮存在不同比例氮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中,在25℃环境中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0%氮气+50%空气+防腐剂处理保鲜效果最好,贮藏7d后,好果率达92.31%,乙醇质量比仅为2.5mg/g,营养成分保持较好。陈绍军等用魔芋葡苷聚糖、壳聚糖、乳化剂等对龙眼进行涂膜处理后,置于常温下保存7d,好果率82%,基本上防止了果皮失水、褐变、果肉长霉,保持了果实的原有风味,有效地延长了贮藏期和货架期。

2 龙眼果实的低温保鲜技术

低温贮藏是目前国内外实际应用最为广泛的龙眼果实保鲜方法,主要是利用低温加药剂处理或气调的方式,降低龙眼果实的代谢活动和病原菌的滋生与侵染,防止果皮失水,从而达到较长时间保鲜的目的。此外采前处理、适时采收、采后认真选果也对延长保鲜期具有重要意义。其技术流程为:采前处理→适时采收→选果→药物处理→预冷→包装→冷藏→运输→销售。

2.1 采前处理

采前30d,喷90%敌百虫800倍液;采前20d,喷放线菌素3000倍液和80%灭百可1000倍液;采前10d,喷放线菌素3000倍液,可防止在贮藏过程中,病虫果成为病害的传染源,导致其他健康的果实迅速腐烂。此外还要防止裂果的发生,采前15~20d可用0.1%比久对龙眼进行喷施,可以降低龙眼的呼吸强度,延长贮藏期。

2.2 适时采收

采收时果实的成熟度对贮藏效果有很大影响。龙眼果实成熟度为8~9成熟时人工整穗采。当果壳由青色转黄褐色、果肉由坚硬变为柔软而富有弹性时采收。龙眼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14%时即可采收。采摘部位从葫芦节处采果,采收的果穗应小心轻放,避免掉果,并置阴凉处。采摘时间以清晨和傍晚为好,雨天和大风天忌采果。采后立即进行严格的选果,剔除病虫果、伤果和裂果。

2.3 药物处理

大量的研究表明,龙眼经防腐剂处理或薄膜包装并结合低温贮藏效果显著。但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龙眼贮藏适温不同。分别用0.5%、1.0%和2.0%的壳聚糖对龙眼进行涂膜处理,温度2℃、相对湿度90%条件下贮藏,果实的呼吸速率和PPO(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下降,对于延长其采后寿命、保持果实品质以及控制腐烂都非常有利。王则金研究表明,通过降低贮藏环境中的O2含量,提高CO2浓度,可有效抑制龙眼果实的呼吸作用,延缓了果实的衰老与变质,保鲜效果好,商品率高。

王则金研究表明,在相同的低温气调保鲜条件下,采用生物抑制剂处理,可更有效地抑制龙眼保鲜过程的呼吸作用,有效降低了酶活性的变化,延缓了龙眼果实的衰老与果皮褐变,保鲜时间长,且更好地保留了果实的营养成分,商品率高。

吴艳秋研究表明,硫处理可以采用缓慢释放和熏蒸两种方法,不宜用硫制剂浸泡。只要药剂种类、用量和处理时间适宜,既可改善外观,抑制腐烂变质,又可延长贮藏期与货架寿命,且二氧化硫残留量符合或接近国家标准,口感与普通处理无异,贮后肉质爽脆,具固有风味。

熏硫处理后,龙眼果实中往往会有一定的残留量,残留过高会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一点应引起高度重视。许秀淡指出,对熏硫果实进行脱硫处理,降低果肉内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会影响龙眼果实的贮藏保鲜效果。

何志刚研究表明,以半胱氨酸、硫脲、尿素、2,4-D及磷酸二氢钾组成的保鲜剂处理对抑制龙眼果皮褐变均有效果,其中以加有半胱氨酸或硫脲的B、D保鲜剂处理的综合保鲜效果最好。

2.4 冷冻

在冻藏方面,郭红辉等研究了不同低温条件下龙眼果实的冻结规律,认为龙眼果实冻结过程中,最大冰晶生成区为-2~-14℃;温度在-40℃以下即可满足速冻要求,温度过低会引起裂果率上升。

3 结语

龙眼果实的贮藏保鲜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更好地防止果皮褐变,延缓果实的衰老变质,进一步延长贮藏保鲜期并同时满足绿色食品的要求等。

[1]常世敏,李海芹.龙眼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广西热带农业,2005(01):15-17.

[2]汉华,黄小钰.龙眼气调贮藏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1998(02):49-54.

[3]邱少强,庞杰,林启训,等.可食性魔芋葡甘聚糖膜对龙眼保鲜及其生理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01):99-104.

[4]何国祥,钟思强,邓九生,等.龙眼保鲜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广西热作科技,1997(04):16-20.

[5]段洁利.龙眼果实变温处理保鲜技术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11):43-49.

[6]郭宝治,庞杰.龙眼贮藏保鲜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4(07):36-37.

[7]王则金,林启训,苏大庆,等.气调冷藏对龙眼保鲜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5(06):120-124.

[8]陈绍军,陈明木,陈青青,等.龙眼复合涂膜保鲜剂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08):219-223.

猜你喜欢
保鲜期气调龙眼
认知也有保鲜期
认知也有保鲜期
认知也有保鲜期
气调贮藏技术在苹果储藏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我国气调贮藏技术在果蔬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脑洞小漫画
买龙眼
5月龙眼市场监测分析
6月龙眼市场监测分析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