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正常腰椎间隙和腰椎比值测量的临床意义

2013-01-23 04:48盛卫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3期
关键词:椎间隙均数比值

盛卫东

临床上,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腰椎间隙及腰椎比值的改变,因此,精确地测量腰椎间隙和第三腰椎的比值,可为临床腰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客观标准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从我院近年腰椎DR正侧位片中筛选出200份,年龄在20~40岁之间,其中男女各100份。腰椎未见异常X线征象,无移行椎及腰间盘突出或坐骨神经痛病史,无骨代谢性疾病,无骨质疏松。投照方法:患者取卧位,中心线对第三腰椎水平,焦-片距100 cm。

在正位片中,测量相邻两个椎体前、后缘的中点的连线的数值作为腰椎间隙的宽度,椎体前、后缘的中心点上取各腰椎椎体的高度和椎间隙的宽度。5各腰椎间隙自上而下依次用S1-S5表示。当椎体终板的左、右缘不相重叠而形成环形影时,分别量取左、右缘中点处的椎体高度,取其平均数作为该椎体中部的高度;测量相邻两个椎体终板的左、右缘中点的垂直距离,其平均数为该间隙中部宽度;在侧位片中,测量第三腰椎椎体的中心高径(D1)和前缘高径(D2)。

将S1-S5的均数分别做男、女分组检验,并将S1-S5的均数分别与同性别的上一间隙的均数做比较,计算每一患者相邻椎间隙的差及各腰椎间隙的宽度之和。二者进行直线相应分析;将测得的D1和D2进行比值计算,得出腰椎比值。

2 结果

(单位:mm)

(1)腰椎间隙宽度:男性:S1=10.0±1.2 S2=11.5±1.4 S3=12.0±1.7 S4=12.0±1.9 S5=10.3±1.8

女性:S1=8.8±1.2 S2=10.1±1.2 S3=10.7±1.6 S4=10.5±1.7 S5=9.1±1.7

相邻椎间隙的差:

男性:S2-S1=1.4±0.9 S3-S2=0.5±1.1 S4-S3=0±1.6 S5-S4=-1.7±2.0

女性:S2-S1=1.4±0.8 S3-S2=0.6±1.3 S4-S3=-0.2±1.4 S5-S4=-1.3±2.0

(2)第三腰椎中心高径D1和前缘高径D2的比值:

男性:D1=27.1-28.9 D2=33.5-35.6 P=80.89%-81.18% P平均值=81.04%

女性:D1=25.3-27.2 D2=31.3-33.7 P=80.83%-80.71% P平均值=80.77%

3 讨论

X线上的腰椎间隙相当于腰椎间盘,腰椎间盘是两个腰椎椎体之间的软骨组织,由纤维环(围绕髓核的纤维软骨,它与上下软骨板和前后纵韧带紧密连接)、软骨终板(椎间盘接触椎体上下面的两个软骨面)和髓核(在椎间盘中心部分)三部分组成。临床上椎间隙狭窄较常见,可由阻滞椎、褐黄病、髓核突出、感染、关节炎和椎间盘退变等引起。在普通X线不显影,X线光片上表现为透亮的椎间隙,本文中椎间隙的宽度代表椎间盘中部的高度。

从以上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男性各椎间隙的均数都大于女性。男、女均数的分布规律相似,即自S1-S5均数逐渐增大,S3与S4均数的差别无显著性,S1的均数又显著变小;男女D1和D2的值虽然有区别,但是P值却基本相似,并在80%以上。

椎间隙的改变在腰椎疾病的X线诊断中极为重要,但轻微的改变不易察觉,确定正常腰椎间隙的参考值很有必要;通过测量第三腰椎的比值可以判定:第三腰椎中心高径与前缘高径之比若低于80%表示骨质疏松。

因此,X线正常腰椎间隙测量和第三腰椎比值的测量对诊断各种腰椎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椎间隙均数比值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性的相关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的临床疗效观察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关于均数与偏差
关于均数与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