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研究

2013-01-23 18:48李铁梅
中外医疗 2013年36期
关键词:手术室血压麻醉

李铁梅

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吉林桦甸 132400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室接收老年手术患者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老化,往往患有高血压的比例要高于普通成年人,这也是手术室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所以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应该总结出一套合理的方法。为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181 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在该院手术的181例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其中男109例,女72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91岁,平均年龄72岁。经诊断所有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DBP≥90 mmHg 和(或)高血压SBP≥140 mmHg。其中,75例重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最高可达247/139 mmHg,103例中度高血压患者,28例轻度高血压患者。手术类型分类:普外科84例,妇科21例,骨科52例,胸科19例,其它15例。所有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的154例,另27例入院后才检查出高血压。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访视和心理护理

一般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比年轻人差,对于手术存在恐惧和紧张,担心手术效果和自身身体情况,因此对于老年患者,术前更需要心理安慰,树立信心,对于手术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这对手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该院曾多次出现过患者血压平稳时进入手术室,而到手术室后患者因为心理紧张导致血压升高,不得不暂停手术或延时。针对此现象,可做以下改进措施:①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有研究表明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围术期患者情绪的稳定和血压的平稳有明显效果,可以改善因心理恐惧和紧张导致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因此,在术前探访时,应耐心的对患者讲解高血压等相关知识、患者病情、手术室设施、主治医生情况、护理人员等,安抚患者情绪,令患者对手术树立充足的信心。②患者口服或静滴的降压药物使用到手术当天清晨。③为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手术前一晚可给予患者安定等镇静药物辅助睡眠。④术前除特殊情况,不使用东莨菪碱和阿托品,可使用对心血管影响小的托宁,在联合使用2~3 mg的咪唑安定,使病人意识稍成淡漠。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应检查患者意识情况,如果出现过度镇静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2.2 术前准备

手术前,手术室需做充分的准备,调节好室温,检查各类手术器械是否齐全,检查各种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另外不能忽视药物的准备,尤其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各类血管活性药物,如去氧肾上腺素、麻黄素、多巴胺等,一定要准备充足,该组181例患者中,有138例在手术开始前就用到了这些药物,一旦准备不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3 对输液的管理

老年高血压病人根据手上情况,无论是保留外周静脉通道还是由麻醉医生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都应该至少保持一条静脉通道。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书中输液时,应和麻醉医生沟通输液内容、输液速度和输液量,既要避免心衰和肺水肿的发生,又要保证有效维持血容量。因此,此类病人术中监测中心静脉压极为必要。根据经验,此类病人应在麻醉开始前输入一定剂量的液体,包括乳酸林格氏液200 mL,6.0%羟乙基淀粉注射液300 mL 后麻醉诱导,可以明显减少诱导期间的循环波动。

2.4 手术体位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动脉硬化,因此手术时体位不仅要考虑到患者的舒适程度和手术的易于操作,同时也要考虑患者的安全,若体位不当,可能对患者的四肢或躯干造成损伤,严重者可能造成局部坏死。因此选择手术体位是要特别注意,避免医疗事故的产生。该组181例患者中,侧卧位81例,截石位7例,主注意对患者的支撑部位加保护垫,避免因过度压迫而出现不良反应。

2.5 保温的护理

在术中,老年病人易发生低体温,而术中低体温极易引起高血压病人和老年病人发生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并发症。因此,注重术中体温护理是必要的。术中体温护理包括保持较高的手术室温度,充气保温毯和变温水毯的应用,输入液体预热或加温等。经研究证明,充气保暖毯保暖效果确切且使用简单,值得在老年手上中推广使用。

2.6 手术中的监测和观察

在该研究中,以导尿为例,1例71岁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极度躁动现象,给予大量镇静剂情况不见好转,仔细观察寻找原因,发现患者膀胱区饱满,快速进行下管导尿,导出约900 mL 尿液后患者恢复平静。另有1例66岁全麻下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中多次出现室早现象,该病人并无心血管疾病史,给予患者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后均无明显效果,观察发现膀胱区饱满,进行导尿处理,导出约800 mL 尿液后,患者室早症状消失。由此可见,仔细的观察和监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重要意义,往往一个小的细节没有注意到,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2.7 对手术后恢复期的护理

手术结束后,对病人的麻醉逐渐失去药力,病人会逐渐苏醒,在这个时期,由于病人意识并未完全恢复,因此很容易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包括躁动,拔管后发生舌后坠等,因此,应该保持吸引装置可以随时使用,各种药物不要停用过早,以备随时使用,尽量避免病人发生损伤。

3 讨论

该组181例患者中,10例转入ICU 病房,其他患者未出现并发症,顺利转入病房。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室接收老年手术患者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而老年患者多数都伴有高血压症状,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手术室护士应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充分的了解,做好心理护理、降压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健康。

[1]毛凯捷.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麻醉应激反应的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2005,16(4):279.

[2]刘小颖,吴新明.围术期低体温[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9):712.

[3]张盛群,张萍,卜一夫.285例老年住院病人24 小时动态血压分析[J].贵州医药,1997(21):162-164.

[4]龚兰生,张维忠.老年人高血压[M]//刘力生.临床高血压病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40-160.

[5]Grundy SM,Pasternak R,Greenland P.Assessmen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by use of Multiple-RiskFactor assessment equations[J].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Circulation,1999,34:1348-1359.

[6]苏定冯,缪朝玉.高血压的治疗:老话题、新概念[J].高血压杂志,2001(1):7-10.

[7]Subcommittee G.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Journal of Hypertension,1999.

[8]全国血压抽样调查协作组.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J].高血压杂志,1995(1):9-15.

[9]中国老年期高血压临床试验协作组 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总结报告[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5):8-13.

[10]Lindenstrom E,Boysen G,Nyboe J.Influence of systolic and distolic blood pressure on stroke risk: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sl 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1995,142(12):1279-1290.

猜你喜欢
手术室血压麻醉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稳住血压过好冬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