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居士“须问汤”对药膳食疗的启示※

2013-01-23 21:02窦海伟通讯作者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2期
关键词:理气木香素问

翟 烨 窦海伟 通讯作者:张 聪

(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

“须问汤”记载于明·高濂所撰的《遵生八笺》,刊于公元1591年。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燕闲清赏笺》、《尘外遐举笺》八笺,是一部内容广博又实用的养生专著,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重要文献之一。“须问汤”出自《饮馔服食笺》的上卷,相传为北宋·苏轼所创,苏轼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同时也是当时著名养生家,对养生颇有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代表著作有《苏东坡养生诀》等。

方名解及药物组成

“须问汤”方名较为独特,《说文解字》云:“须,面毛也。页,首也;彡,毛饰也”。“问,讯也”。“须问”有追究面色之意,由此也体现出该方具有改善面色之功效。《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1]载:“东坡居士歌云:三钱生姜(干,为末)、一斤枣(干用,去核),二两白盐(炒黄)、一两草(炙,去皮)。丁香木香各半钱,酌量陈皮一处捣(去白)。煎也好,点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即本方由生姜、大枣、白盐、炙甘草、丁香、木香、陈皮组成,多为常见药膳食疗之品,可煎服也可代茶饮用,能达到“红白容颜直到老”的效果。清·朱彝尊《食宪鸿秘》解释为:“红白容颜直到老,谓喝了‘须问汤’的人可以使面色白里透红一直到老。”此即点明“须问汤”方名所蕴含之意。当然也有人认为方名“须问”是在提醒人们,天天须问,是否饮了此汤,因为只有常饮才有减肥美容的效果,也可以参考。在古代众多的养生秘方中,“须问汤”药味简单平和又易于服用,且有独辟蹊径之处,其养颜美容之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组方思路分析

“须问汤”共由七味药物组成,方中以日常生活中常见药食生姜、大枣为君,生姜味辛,性温,能开胃健脾、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发汗解表,而且苏轼还认为生姜尚有养颜之功效,如《东坡养生集》中记载“余昔监郡钱塘(今杭州)游净慈寺,众中有僧号聪药王,年八十余,颜如渥丹(面色红润),目光炯然……自言服姜四十年,故不老”。据苏轼所载,这位和尚40年如一日服用生姜,坚持不断,到80岁高龄依旧面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

大枣作为美容保健食品很早就有,如唐·孙光宪《北梦琐言》就记载“河中永禾县出枣,世传得枣无核者可度世。里有苏氏女获而食之,不食五谷,年五十余,颜如处子”。民谚也有“一日吃三枣,一生不显老”之说,可见大枣确有养颜美容之功,其在方中用量也最大,达“一斤枣(干用,去核)”之多,也是本方特色之处。重用大枣可益气温中,通利九窍,如唐·孟诜《食疗本草》云:“主补津液,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可见大枣确实是较为公认的养生美容药膳之要药。

除去生姜、大枣之外,方中所配伍的丁香、木香、陈皮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药材。丁香温中暖肾,培补先天之本;木香、陈皮温中理气,使所补之气行而不郁,运行全身气机,为臣药;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佐使药;白盐引药入肾为使药。全方以温中益气为主,同时佐以理气行气,达到补气行气的目的。白盐引药入肾经,使本方又有温肾阳的功效。

纵观本方,在补气温阳的同时理气行气散阳,能达到更好的补气温阳的作用,这也反映出方中用药有两个特点。一是用温药,如生姜、大枣、木香、陈皮;二是用辛味药,如生姜、丁香、木香、陈皮。温药有补气助阳之功,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少火生气。”而辛味药主发散亦为阳,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辛甘发散为阳”。二者的运用表现了古人对阳气的重视,也正是《内经》“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等重阳思想的反映。同时辛味发散,有行气理气的功效。其中以木香和陈皮最为突出,二者均有较明显的理气行气的作用。笔者所承担的科研课题《药食同源药膳食疗方的古代文献研究》通过对大量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得到方中所用药物全部为药食同源物品的食疗方剂86个,并对86个食疗方进行了性味归经的分析,发现了重用平、温性药(食)物和甘、辛味的药(食)物的用药规律。而该须问汤的用药(食)特点正符合此项研究的用药(食)规律,尤其其中用辛味理气行气的方法更值得我们重视。

须问汤养生食疗思想的启示

须问汤的创制者为苏轼,其养生思想很重视真气。在苏轼所写的《上神宗皇帝书》[2]中记载:“是以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不得已而用药,则择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久服而无害者,则五脏和平而寿命长。不善养生者,薄节慎之功,迟吐纳之效,厌上药而用下品,伐真气而助强阳,根本已空,僵仆无日。”他重视的真气也就是精气、元气,藏于肾脏。在须问汤中用盐可以引药入肾经,丁香可温肾阳,而在用药时他不赞同“伐真气而助强阳”,这也就是他选择温补肾阳而不是壮阳药物的原因。用少量理气药木香、陈皮助真气运行全身,表示了他认为真气运行顺畅,遍布全身,人才能益寿延年。而诗中的“红白容颜”指的是真气运行全身,表达于面部而出现的。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为养生重点。盐、丁香入肾温阳,温补元气,化气生精。木香、陈皮均入脾经,用于调理人体五脏气机之枢纽中焦脾胃之气,如《素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故清·吴达《医学求是》云:“脏腑之气机,五行之升降,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土之右转也。”“脾阳升则肝肾之气上行以济心肺,胃阴降则心肺之气下达以和肝肾。”可见中焦脾胃之气在全身脏腑气机的作用。再者,运用理气药可以防止气机阻滞而出现脾胃运化失常,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所以用木香、陈皮以助脾胃气机运行,使精液输布,水谷运化,滋养五脏六腑,四肢九窍。另外,妨碍气机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虑过度,如《素问·举痛论》云:“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而思又伤脾,故木香、陈皮解脾气结,散思之情用,以使全身气机通畅,面色白里透红。

另一方面,方中理气药与肝密切相关。肝主情志,肝气舒则情志舒畅;肝为木,主生发,其性曲折,而主疏泄,故肝气舒畅则全身气机运行自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辛药顺肝欲,有利于肝脏功能发挥,有利于肝调情志的功能,这也是本方运用理气药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须问汤用量及安全性的分析

从药物的用量上看,吴承洛[3]根据吴大潋所测的数据一一换算成公制后再取平均值,求得唐朝至清朝一两单位量值为37.301g,苏轼为宋朝人,所以他方中的一两为37.301g。原方中陈皮写约略,也就是适量的意思;生姜用量为三钱即0.3×37.301=11.19g;枣用量为一斤,在1958年前一斤为十六两,即16×37.301=596.816g;甘草一两为37.301g;丁香、木香用半钱,也就是0.05两,为0.05×37.301=1.86505g,方中温里药远多于理气药。综上所述,此方中理气药用量较轻,其意义主要在于疏理气机,助精气运行全身。这也体现了养生用药和治疗用药的不同。此方中食盐用量为74.602g,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使用盐量不超过6g,建议食用此方者减少食盐的用量,同时分多天服用,避免摄入盐多引发的身体不适。此方中食盐用量较大,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古人很早就发现过咸对于身体的诸多不利,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素问·五脏生成》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所以对于此方中食盐的用量应该慎重,不宜大量久服,以免出现《素问·经脉别论》所说的“生病起于过用”。

根据2002年《卫生部公布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规定,此方中除木香属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外,其他五种药物均属于药食同源物品,即它们既是药物也是食物,可长期食用。木香归脾、胃、肝、肺经,辛、苦,性温。木香中的木香烃内酯具有松弛平滑肌、解痉和利胆作用,这与中医中的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能主治基本吻合[4]。另外,须问汤中用量小于2g,所以初步判断此方比较安全。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养生名方须问汤给我们很多重要启示,尤其是理气药在养生药膳食疗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一味滋补,同时治疗应与养生分清,配伍用药是为了治疗气滞、气逆,养生用药是为了助气运行,助阳发散,以达全身。所以我们在平时养生时也可以佐以少量的理气药,在药膳食疗方剂中适当配伍辛味理气之品,这样可以运行水谷药膳之精气于全身,并调节情志,即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也大概是须问汤可使“红白容颜直到老”的原因所在。

[1]高濂.遵生八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苏轼.孔凡礼点校[M].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3]丘光明.中国古代度量衡标准[J].考古与文物,2002,23(3):89-96.

[4]李丽.淡盐养生促健康[J].生态文化,2009,2:53-54.

猜你喜欢
理气木香素问
China’s Approache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eace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小区里的木香树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HPLC同时测定羌药川木香顺气丸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
理气化痰活血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