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营养食疗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优势探讨

2013-01-23 21:02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2期
关键词:食疗高脂血症颈动脉

常 红 申 杰

(河南中医学院,454000)

中医学博大精深,中医虽无动脉粥样硬化(AS)这一病名,但关于该病的病证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所描述。中医药对AS的防治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食疗药膳这支奇葩,历史悠久。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二十世纪初,流行病学研究发现AS发病原因与饮食有关。因此,从饮食调理和选食入手,是防止血脂过高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是切入点。

理论实验研究

食物中对人体最有益的就是“营养素”,中医里称食物的“寒、凉、温、热”四大属性,可以使人体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经科学研究表明,滋味或气味(中医称为“味”)不同的食物与药物一样,对人体不同器官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可以调理疾病。如李守玲等[1]用海带素对高脂血症小鼠进行灌胃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海带素能有效调节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具有潜在的药疗和食疗作用。王晓杨等[2]通过对白兔进行高脂血症造模,研究桑葚提取物在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桑葚提取物可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表达,从而抑制AS的形成。石元刚等[3]观察大蒜、燕麦及大蒜燕麦复合物对高血脂大鼠的血脂及血流变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和燕麦均具有降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尤其用低剂量的大蒜素和燕麦组合的复合饲料进行营养干预,取得更加理想的降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效果。吴燊荣等[4]采用黄精多糖对高脂血症的家兔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黄精多糖对高脂血症的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消退作用。缪静等[5]总结了广泛存在于沙棘、银杏叶、丹参中的黄酮这一天然植物成分,实验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脂质过氧化,具有防止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蔡美琴[6]通过研究指出大豆异黄酮中所含有的金雀异黄素和大豆苷元与癌症及冠心病的发病率有密切相关性。纪桂元等[7]总结了大豆异黄酮(SI)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指出今后大豆异黄酮对高脂血症病人的临床研究和普通人群脂肪增多所致的各类疾病具有重要的预防意义。

临床试验研究

随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明确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与“炎症”有关,而且炎症浸润与斑块的易损性也有着密切联系。基于这一理论的提出,吴敏等[8]将山楂提取物用于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结果表明,山楂组能显著减少炎症因子,山楂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Crouse积分,疗效与洛伐他汀组相当。廖伟光等[9]通过对颈动脉斑块患者以魔芋精粉为主的纤维膳食进行干预,结果显示,IMT、颈动脉斑块、血压、血脂和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提示应用膳食纤维干预颈动脉IMT增厚或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危患者,可显著降低颈动脉IMT和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张绍开[10]运用瓜蒌贝母散对50例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关章顺等[11]利用荷叶水提物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提示荷叶水提物对人体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且无毒副作用。除此之外,生活中常见的洋葱,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蔬菜,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降压、减少外周血管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还能通过对抗体内儿茶酚胺、促进钠盐排泄使血压下降;与此同时,洋葱中的洋葱精油,可抑制饮食中胆固醇,提高人体内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更主要的是洋葱中含有的类黄酮物质槲皮酮是一种抗氧化剂,有保护心脏的作用[12]。而黑木耳中的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及减低血液凝块、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13]。胡萝卜性味甘、辛,具有补气血的作用,其丰富的维生素A是保护视力的上品;同时还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具有降血压、强心等功能[14,15]。

优势探讨

与西医学比较。随着西医学的快速发展,血管介入技术亦已比较成熟,但其主要是针对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病人实施的且是有创伤的手术;对非手术指征的病人而言,只能对症给予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等,而长期服用降脂药物所带来的肝肾功能的损害,也是人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AS疾病,我国古代医药文献所记载的与之有关的病症及相关药物就颇为丰富,以《神农本草经》为例,记载治疗“心胸”病症的药物约21味,其中包括丹参、石龙刍、五加皮、龙骨、大枣等五味上品药、十二味中品药和四味下品药。在治疗方面的效果也是肯定的,如血府逐瘀汤、生脉饮等。《灵枢·五味》篇记载“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其中所用的材料都是食物,尤其是“薤”,也就是薤白,现已证明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深刻体现了“药食同源”这一思想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患者在饮食的过程中完成了疗疾,乃一举两得之事。

与西医营养学比较。西医营养流行病学在研究营养饮食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时,都是研究单一(或少量几种)食物或营养素,强调的是缺失后的“补”;而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的“安生之本,必资于食”,重视人体的阴阳平衡,强调的是“养”。众所周知,人们每天摄入的是多种食物的总和,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存在相互作用的营养素,单一营养素的较小效应在研究过程中有可能不易发现。中医营养食疗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药物、食物的性能进行选择、调配、组合,通过烹调加工成具有防病、治病的保健食品,进而以药物、食物的偏性来矫正脏腑机能之偏,使之恢复正常,或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从食疗自身发展来看。中医食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单纯果腹的食物,到药食兼具之品,再到食疗与中医学相结合,至今已成为养生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在预防疾病、特定治疗、辅助治疗以及病后康复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优势,是其精华所在。随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加之现代医学的进步,可以将技术先进的实验仪器应用于中医营养食疗这一学科。通过实验(试验),深入挖掘理论精髓,研究和开发更多具有药食兼备的食材,了解其成分、营养价值和性味功效,发挥其作用,成为百姓日常保健、防病治病的途径之一。

对患者本身而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多年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营养食疗对AS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与其等出现临床症状时再进行各种治疗,还不如早期调整饮食,控制血脂升高,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血管斑块的形成,延缓AS的发生发展。作为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食疗药膳,取材容易,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人们了解和掌握基本食材的寒、热、温、凉(平)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以及特殊食材的特殊功效,就可以在吃饭的同时又能疗疾(偏于疗疾),而且能省去看病的费用,减少病人的痛苦,是人们更容易接受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方法之一。现代人的健康意识逐渐加强,有着“未病先防,未老先养”功效的食疗药膳,起源于民间,积累于生活,在百姓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营养食疗关于AS的防治不论在理论还是实验(试验)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早期预防和辅助治疗方面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应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食补食疗,通过对多种药食同源的食材进行分类、搭配,达到营养机体、补益脏腑、增强体质、益寿防老的效果,从源头上防治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李守玲,张华坤,曲爱琴.海带素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调节作用研究[C].2003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2003:309-310.

[2]王晓杨,毛宇飞,张志琴,等.桑葚提取物对实验性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31):1009-1012.

[3]石元刚,尹黎明,王威,等.大蒜燕麦及其复合物对高脂大鼠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特性影响[C].2005首届中西部营养与健康、亚健康学术会议,2005:169-176.

[4]吴燊荣,李友元,吴曦.黄精多糖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的实验研究[C].2007海河之滨心脏病学文章汇编,2007:44-47.

[5]缪静,祝光礼.黄酮类化合物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11,27(7):47-48.

[6]蔡美琴.大豆异黄酮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C].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报价视频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2006:71-75.

[7]纪桂元,蒋卓勤,张贵锋.大豆异黄酮降血脂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2):253-254.

[8]吴敏,张文高,刘龙涛,等.山楂提取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C].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2009:180-184.

[9]廖伟光,欧玉英,梁爱荣,等.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应用纤维膳食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18):5336-5340.

[10]张绍开.50例瓜蒌贝母散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4):82.

[11]关章顺,吴俊,喻泽兰,等.荷叶中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血脂异常的调脂效果研究[C].达能营养中心第九次学术年会,2006:267-271.

[12]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13]李红卫.黑木耳的营养[J].中国果菜,2004,2:47.

[14]胡才.保健食疗话萝卜[J].养生月刊,2007,28(4):322-323.

[15]唐大寒.食疗养生话萝卜[J].糖尿病新世界,2007,12:26-27.

猜你喜欢
食疗高脂血症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春季养生食疗七要点
食疗养生祛湿气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治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