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刺穴位治疗小儿惊厥18例

2013-01-23 21:02柏明曦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2期
关键词:耳尖涌泉周身

柏明曦

(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中心卫生院,132506)

小儿惊厥是临床常见的儿科急症。近几年来笔者运用点刺穴位应急治疗小儿惊厥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18例患儿中男11例,女7例;最小8个月,最大5岁;因咽峡炎发热诱发惊厥6例,支气管肺炎高热诱发惊厥3例,感冒发热诱发惊厥6例,低血钙诱发惊厥3例。均为急诊救治。

治疗方法

取穴:人中、四缝、涌泉、十宣、耳尖。准备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30mm×13mm、0.30mm×25mm数支,三棱针数支,酒精棉球适量。施治手法:常规消毒穴位。人中向上斜刺13mm左右,提插捻转强刺激数秒钟出针;涌泉直刺15mm左右,提插捻转强刺激数秒钟出针;用0.30mm×13mm毫针点刺四缝,再点刺十宣穴使其出血;耳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10余滴。高热患儿在点刺过程中周身均呈现湿润出汗之状态,趁出汗之机,用棉被包裹患儿使其出透汗为宜。惊厥解除后,停止针刺,高热者对原发病灶进行治疗,无热惊厥者查病因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

18例患儿经上述点刺放血后均迅速解除惊厥。

典型病例

患儿,男,1周岁。2007年6月21日晚9点就诊。患儿鼻塞、咽红、微热2日,在家用药未愈,突然体温升高,来院就诊途中患儿发生惊厥。将患儿放到诊床上时呈现:颜面紫红、两眼上翻、四肢抽搐、周身强直、肢端发凉、身热烫手。病势危急,迅速给予点刺人中、涌泉、四缝,顿时患儿哭泣,惊厥解除,神情恢复,继续点刺十宣、耳尖放血,意在退热,针毕呈现周身湿润微出汗状态,嘱用棉被包裹患儿,片刻,颜面头部汗珠滚动,1h后体温降至37.5℃,给予中成药新雪丹、银黄颗粒以善其后。第二天复诊诸症消失,随访至今再未出现惊厥之症。

体会

小儿惊厥是临床常见的儿科急症,分为高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类。中医学称之为“痉病”、“惊风”、“外感热病”等。由于小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患高热、缺钙、脑外伤、感染性疾病等均可发生惊厥,因发病急骤,应视病情给予救治,迅速解除惊厥方为上策。人中穴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有开窍醒脑、清热宁神之功;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井穴,有开窍宁神、治小儿惊厥之效;四缝为奇穴,据报道,“针刺营养不良小儿合并佝偻病者,针四缝后发现血清钙、磷均有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果钙磷乘积增大,大大有助于患儿的骨骼发育与成长”[1]。实践证明,四缝穴有开脾健胃、增强食欲、调节神经功能紊乱作用;十宣为奇穴,点刺放血治疗小儿惊厥、高热等症;耳尖放血遏制热邪亢盛、肝风内动。上述穴位施用不同手法能迅速解除小儿惊厥,避免大脑长时间缺氧造成智力下降或遗留惊厥后遗症,迅速解除惊厥为后续对症治疗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临床笔者推荐这种简便、安全、快捷的治疗手段,供同道参考。

[1]南京中医学院[M].针灸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91 .

猜你喜欢
耳尖涌泉周身
耳尖放血配合耳背沟穴位按摩治疗急性高血压
适当放血可治猪病
张涌泉《<金瓶梅>词语校释》手稿
漫散时刻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涌泉村(组诗)
倔强
听一首歌
冯玉钦、崔泽东、周涌泉、陈鹤翔等同志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