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超声波配合针刺拔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2013-01-23 21:02郭宝娟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2期
关键词:督脉椎动脉体征

任 燕 刘 明 郭宝娟

(1.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近两年来,笔者对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进行脑超声波配合针刺拔罐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并设单纯针刺组40例作对照,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近两年来自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脑超声波结合针刺拔罐组(治疗组)和针刺拔罐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6岁;病程7d~2年。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7.1岁;病程6d~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现阶段对CSA的诊断主要参照1992年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标准[1]。

治疗方法

针刺拔罐治疗:肩部取穴和循经取穴相结合的原则。取穴:风府、风池、颈夹脊、大杼、肩井、阿是穴。采用毫针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15min后捻转行针1次,30min后起针,在针刺部位用投火法拔罐治疗,留罐10min。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超声波治疗:采用频率为800Hz的超声波,强度为1.2W/cm2,4个探头涂有耦合剂,分别置于双侧颈总动脉和双侧椎-基底动脉。每日1次,每次20min,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治疗组采用针刺拔罐加超声波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针刺拔罐治疗。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眩晕及相关症状与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显效:眩晕基本消失,偶因疲劳后在颈部活动时出现短暂眩晕,有较少的相关症状与体征,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好转:眩晕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有部分相关症状与体征,对日常生活工作稍有影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无变化。

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9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6例,好转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病因是由于钩椎关节增生及椎体不稳,关节松动,使横突孔出现移位,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使椎动脉狭窄、扭曲变形、痉挛,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病[2]。

超声波具有机械、温热和理化效应,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淋巴回流,改善组织营养,促进新陈代谢[3]。中医学认为,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能养益脑窍而出现头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症状。主要与督脉和手足太阳经密切相关。我们采用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相结合原则,在针刺基础上加拔火罐,可起到活血通经、益气养血、平肝益肾、养窍的作用,使肝肾条达,气血丰盈,督脉充益,筋骨得以濡养,脑窍得以养益,则症状自然消失。

通过本研究观察,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针刺拔罐与脑超声波的叠加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拔罐治疗,说明脑超声波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有特别价值。

[1]孙宇,陈琪福.第一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2]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3.

[3]关骅 .临床康复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91.

猜你喜欢
督脉椎动脉体征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最方便的健身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