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凉血解毒祛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2013-01-23 21:02田广然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2期
关键词:山豆根阴凉脉络

田广然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妇幼保健所,02430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肠胃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其基本病变为全身弥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笔者对2000年以来在我所皮肤科治疗的34例患者运用养阴凉血、解毒祛瘀法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34例患者均来自本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基本损害为紫癜,皮损于双小腿伸侧多见。血液常规提示血小板正常,临床诊断符合过敏性紫癜。

治疗方法

治疗采用养阴凉血解毒祛瘀法:给予四草四根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旱莲草20g,紫草10g,仙鹤草10g,水牛角60g,茜草根10g,白茅根10g,板蓝根10g,山豆根10g,大黄5g,连翘10g。水煎服,日1剂。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用药2~3d后无新皮疹出现,3周内皮疹全部消退,关节肌肉疼痛、腹痛、便血、尿血全部消退,血、便常规检查正常,计33例。无效为1例,用药2周以上皮疹未消退,反复出现,并出现肾损害。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表现为全身性血管炎,尤其以小动脉、毛细血管最常受累,临床表现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发病以冬春季多见。

中医学虽无过敏性紫癜一词,但对其临床表现早有论述,属于“斑疹”、“血证”、“肌衄”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小儿肌腠不密,卫表不固,易感外邪,尤以风热之邪为主。内热之邪从口鼻而入,内伏血分,郁蒸于肌肤,与气血相搏,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血不循经,渗出脉外,溢于肌肤,积于皮下,则出现紫斑、瘀点、瘀斑。若风热挟湿,三邪合至,侵犯经络关节,至血瘀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若饮食内伤、湿热蕴结中焦、气血瘀滞脉络,气滞血瘀、腑气不通,则腹痛、便血。

四草四根汤中旱莲草、水牛角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紫草、茜草根、白茅根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仙鹤草收敛止血。板蓝根、山豆根、大黄、连翘清热解毒。方中有止血,有活血,有滋阴,有清热,有补,有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

猜你喜欢
山豆根阴凉脉络
山豆根的妙用
山豆根的妙用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天等黄培全和他的“中药银行”
某院2017 年山豆根中药处方用药及配伍合理性分析*
党的建设学术脉络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
考古发掘摹画出的古蜀文化脉络
哪有你这样你
阴郁的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