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葛解肌汤化裁治疗小儿感冒发热

2013-01-23 21:02张新荣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2期
关键词:辛温内热羌活

张新荣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疾控中心,225009)

柴葛解肌汤出自明·陶华《伤寒六书》,由柴胡、葛根、生甘草、黄芩、羌活、白芷、白芍、桔梗、石膏、生姜、大枣组成。作为辛凉解表剂代替葛根汤治疗太阳、阳明经病,如恶寒渐轻、身热增盛、头痛肢楚、目痛鼻干、心烦无眠、眼眶胀痛等症。

笔者近年来用柴葛解肌汤化裁治愈20~30人次,年龄0~10岁,感冒发热,在西医院输液多日而不能退热的小儿。一般用药后一剂知,二剂平,效如桴鼓。为造福万千小儿,特公之于众,与同道共享。

治疗方法

柴葛解肌汤组成:柴胡25~50g,葛根30~60g,白芷10g,羌活5~10g,黄芩6~10g,桔梗10~15g,白芍15~30g,生甘草10g,石膏30~50g,生姜5片,红枣5枚(撕开)。

石膏先煎30min,加余药用武火急煎10min,只取头煎。服法:小儿一般苦于服药,以常法每日3次效不佳,宜每20~40min喂服1次,每次10~30ml,或频服,隔一会喂一口,持续不断至约20ml停1h再喂。服1~2剂待体温正常后用竹叶石膏汤1剂,益气生津,续清余热以善后。

体会

小儿体质稚阴稚阳,小儿感冒发热纯属风寒或风热者比较少见,而以外寒内热居多,若纯用辛温发散如麻黄汤、荆风败毒之类,则外寒虽去,而内热复炽;纯用辛凉清解如桑菊饮、银翘散之类,则外寒留恋,内热亦无出路,致生变端。现在家长一见小孩发热,首先抱去医院输液,西医用“三素”退烧,反复几次后,小孩体质越来越差,天气稍有变化感冒就发作,而且输液疗程越来越长,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三素”即所谓的“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都属于寒凉性药,与桑菊饮、银翘散一类,进入小孩体内冰伏其寒,则寒上加寒,同时内热也出不去,焉能不加重病情!而一般中医受西医影响,一见小孩发热就用大量的辛凉解表或清热解毒的药方,致病情迁延不愈。实践证明,唯有主用辛温配辛寒,开通玄腑,清透蕴热,辅以枢转升提,引热外出;佐以酸甘化阴,和营泄热;且先安未受邪之地,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柴葛解肌汤就与这种法度十分贴切,所以退小儿感冒发热十分迅速而平稳,重现性好。

方中柴胡、葛根、羌活、石膏四味药为不可挪移之药,且剂量要大,若热度超过40℃则用大剂量。一般柴胡不小于25g,葛根不小于30g,石膏羌活比例以(1∶5)~(1∶10)为宜,其他常量即可。

本方配伍高明之处,在于以药对的形式巧妙地取法或浓缩五个复方,取其精华而创新。

羌活对石膏:辛温配辛寒,师大青龙汤,发越恋表的风寒,清透内蕴的实热。

葛根对白芷:轻清扬散,有升麻葛根汤意,善解阳明肌肉之热。

柴胡对黄芩:寓小柴胡汤意,旋转少阳枢机,引领邪热外出。

桔梗对生甘草:即桔甘汤,轻清上浮,除胸膈、咽嗌浮热。

白芍对生甘草:即芍甘汤,酸甘化阴,和营泄肌腠之郁热。

因此能同时兼顾外感邪热的表、里和半表半里三个病理层次。从而发越之、清透之、引领之,直令邪热无所遁形。

本方加味如下:无论热度高否,一般都加蝉蜕6g,木通3~5g,丝瓜络10g,以通阳散热;咽痛明显加射干6~10g,牛膝6~10g,牛蒡子6~10g;夹食加炒莱菔子10~15g;夹湿加广藿香10g,佩兰10g;夹惊厥加钩藤10g,地龙10g,若体温>40℃必加此二味药以防惊厥出现;气虚汗出较多加仙鹤草30~50g。

猜你喜欢
辛温内热羌活
外出踏青排内热
云南宽叶羌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应用前景探讨
不同基源羌活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温病条辨》辛温芳香药应用探讨
辛温解表法治疗胸痹的机制探讨及临床运用
黄芪当归汤益气又补脾
喝香薷水祛热伤风
基于PMV 模型和FCM算法的车内热舒适评估方法
柱层析用硅胶对羌活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内热针临床应用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