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晕针护理分析报告

2013-01-23 21:02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2期
关键词:平卧体位针灸

唐 萍

(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335099)

晕针指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晕针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症。晕针并不少见,其处置主要以临床护理为主,现将笔者的经验和护理方法简要总结,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患者,男,35岁,因颈椎病来本院门诊部治疗。患者就诊前曾进食,取坐位,颈部针刺双侧风池、颈夹脊穴以及列缺,3min后患者发生晕针,面色苍白、大汗、意识丧失、小便失禁,血压90/60mmHg。立即给予平卧,按压人中、合谷穴等急救穴位,吸氧保暖。通过上述处理后症状缓解。另外两位患者,一男45岁,一女30岁,均为颈椎病,晕针较轻。患者进针后,均面色苍白、冷汗、无力。给予平卧、饮糖水、休息后缓解。

针灸晕针的原因分析

心理因素:主要见于首次接受针灸治疗或有过晕针史的患者。其原因主要是患者的痛觉生理所致。针灸常给患者带来一定强度的痛觉刺激,引起患者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等。首次接受针灸治疗或有过晕针史的患者被针刺激时,皮肤受到伤害刺激,从而使肌肉收缩,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甚至发生晕厥。

生理因素:疼痛是身体表面或深部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所引起的,是身体对有害物刺激的威胁所产生的警告反应。当一个人极度疲劳或虚弱时,身体的抵抗反应和控制反应降低,于是对很小的刺激会产生与刺激强度不成比例的夸大反应,较易发生晕针。

体位:大量临床观察显示,取平卧位进行针灸时,晕针发生率较低;而取坐姿接受针灸时,晕针发生几率则大大增加。其原因是坐位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流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少,心输出血量少,收缩压下降,因而影响了脑部供血,使晕针发生率大于平卧位。

年龄:儿童因机体尚未发育全而对疼痛反应不敏感。老年人因机体各种反应反射降低,痛觉迟钝,对疼痛敏感度也降低,因此晕针发生率低于青壮年。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引起的晕厥主要是由于使用带钩针具或者型号不适的针具使患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所致。

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晕针患者大都是首次接受针灸治疗。针灸本身就是一种刺激,患者对其缺乏了解,很容易在针灸过程中产生恐惧、紧张、痛苦等感觉。如果此时护士态度生硬,说话难听,动作粗暴,就更增加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再加上疼痛刺激引发晕针。

晕针的护理对策

心理因素引起晕厥的护理: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避免不必要的紧张。针灸前对患者进行解释,消除患者对针灸的恐惧心理,尤其是对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及精神过度紧张者要多加解释,让患者事先有心理准备。

生理因素引起晕厥的护理: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对于过饥、疲劳者,要待少许进食或稍经休息,才可进行针灸。另外治疗室必须整洁、空气新鲜,冬季要保持室温在25℃以上。

体位因素引起晕厥的护理: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以利机体放松,尤其是容易发生晕针的患者可采取平卧位。针灸后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生晕针及时处理。

年龄因素引起晕厥的护理: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根据年龄、性别和患者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交谈和心理疏导。

物理因素引起晕厥的护理:注射前认真检查注射用具,挑选型号合理、无钩、无弯曲的针具。

注意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护理人员要应用微笑和和蔼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护士的情绪和言行如果稍不注意,就直接影响患者与护士之间的关系,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护理过程温馨化、人性化:在进针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实行人性化护理,规范护理流程,改善治疗环境。在护理工作中做到“热情接、细心问、耐心听、主动帮、精心做、亲切送”,使患者从心理上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对首次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针灸过程中宣教相关的健康知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听取患者的反馈,尊重患者的要求,有效降低晕针的发生。

讨论

发现患者出现晕针应立即停止针灸,将针全部起出,同时将坐位改为平卧位,以增加脑部供血,指压人中、合谷穴,口服热水或热糖水,松开患者的衣领,开窗通风,注意保暖。晕针为暂时性针灸不良反应,2~4h可自行恢复,若持续时间过长,应通知医生处理。并测量血压、脉搏记录在病历本上,做好抢救准备,以防发生意外。严禁以扶持方法搬动患者,可采用人抬或平车搬动患者。若仍不醒人事,呼吸微弱、脉细弱者,可考虑采取现代急救措施。

猜你喜欢
平卧体位针灸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平卧菊三七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