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学专业临床带教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探索

2013-01-24 16:10刘萨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蒙医教学质量临床

刘萨仁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内科教研室,内蒙古 通辽 028000

蒙医学专业临床带教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探索

刘萨仁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内科教研室,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临床教学是把医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成为合格医生必不可少的环节。面对当今社会的医疗需求、教育模式和就业形式等诸多复杂问题,如何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新型的医学人才是广大临床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分析近年来在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改革思路。

临床教学;教学质量;改革思路

临床带教是衔接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及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1]。要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医生,必须重视提高临床教学的各环节的教学质量[2]。由于蒙医学专业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多且难度大。如何在1年的实习时间内让学生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蒙医专业各学科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把所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是蒙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在总结多年的临床带教经验基础上如何提高蒙医专业临床带教质量的改革策略探讨如下。

1 蒙医专业临床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理论、轻视实践 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往往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带教老师多数是以传统教学方法讲授,让学生记忆。如教学查房时学生只能把背好的病例汇报给老师,而很少有动手给病人查体等实践操作训练。这种传统的 “填鸭式”讲授结果往往学生理论过关,而临床动手能力差,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1.2 带教老师因素 担任临床教学任务的教师都身负医疗、教学、科研三重任务,虽然医院一直对临床教学工作给予极大的重视和支持,但由于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仍有重临床、轻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方面由于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使得教师很少有时间去专注带教任务。另一方面对临床医师的考核,晋升多以医疗和科研指标为主。这就使得临床医师更难以将有限的精力投向教学工作。

1.3 实习医师自身因素 现在学生就业压力大,相当一部分学生找不着努力的方向,对将来自己的事业茫然无措,为毕业后就业耗费大量时间找工作,不能安心实习,而另有一部分学生为考研做准备,为应付考研,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外语、政治,忽略专业课的学习,使得临床实习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有的同学放弃临床实习。

1.4 教学资源供需失衡 近年来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医院存在着实习学生多,带教老师少,教学病例少,教学资源短缺现象。医学院校学生到临床实习关键在于临床技能训练,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一个患者每个同学都检查,必然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引起患者的不满,多数患者不愿配合,在医患关系日益激化的今天,临床带教老师也不敢轻易放手。结果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2 提高蒙医专业临床教学质量改革思路

2.1 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师自身要对教学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并不影响自己的医疗和科研工作。老师应该对学生高度负责,要让他们得到正规、严谨的训练,保证其能胜任一名真正的临床医师。各临床科室带教老师对每一轮实习学生,都要严格督促他们遵守考勤纪律和实习纪律,严格学生的实习管理。要求学生必须要保证典型病例的蒙医 “问诊、望诊和切诊”的训练,病历书写以及参加教学查房、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并做病例汇报,提出初步讨论意见。以保证其在该科实习有一个基本收获。教师的素质,责任心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责任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3]。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2.1.1 实行科主任领导,专人负责制 由科主任指定主治医以上人员负责临床带教,带教老师有较多的时间准备,选择好病例,达到有针对性地教学。

2.1.2 实行导师负责制 医院已经执行本科导师制度,但有的导师只是名誉上的导师,没有对学生认真负责,加强对导师工作的监督,定期考核导师。

2.1.3 加强临床教师基本功训练 学校定期组织临床带教教师开展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

2.1.4 定期召开教学方法的讨论和总结的会议,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2.1.5 加强各科室之间的联系,通过观摩教学查房等互相交流带教经验。

2.1.6 每年度选拔奖励优秀带教教师。

2.2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临床教学形式

2.2.1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如果把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能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把临床教学中难以表现的内容制成图像、图形、视频、动画等,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2.2 提高教学查房质量,病房是培养医生的最好课堂床边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查房时,带教老师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中了解症状和体征,根据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病情,从而更好的把课本知识同实际病例结合起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2.2.3 通过临床病案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临床典型病例讨论,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实习学生分析思辨能力,病例讨论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则起诱导、深化讨论和纠正错误的作用。通过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愈合的认识,从更深层次上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2.2.4 开展临床小组讲课 学生学习临床理论课时大多按教材章节,系统进行纵向联接;而临床诊断疾病时,需要学生具有横向联接的临床知识和思维方法。所以各科要定期组织临床小组讲课,讲课时应尽量减少教科书内容的重复,而应以横向联接内容为主。当然,小组讲课时也可介绍一些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等,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2.2.5 聘请蒙医专家专题讲座 每学期1~2次请蒙医界资深的老专家、教授就有关疾病的诊断及思维方法进行专门讲课。为提高实习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还可以聘请著名的专家、教授专家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些财富。

2.3 突出蒙医特色,培养蒙医辨证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蒙医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教学关键的一步,蒙医专业临床教学要体现蒙医特色,指导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学会以蒙医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三根、七素理论为核心,五源五行学说和寒热理论为基础,辨证施治为特点,分析掌握蒙医诊治疾病的规律和特征。在临床带教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去辨证分析,开拓学生辨证思路。比如:诊断某一疾病时要根据其诱发原因、主要症状、发病部位、致病因素穿行规律、发病季节、患者居住环境条件、患者体质个性强弱、年龄、生活习惯及发病的急缓等诸方面去分析辨病辨证。

2.4 培养临床观念,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训 医学生结束了课堂学习生活,进入临床,此时已具备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某一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有所认识,此时学生尚处于一个纵向思维状态。然而在进入临床后,他们所面对的将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个病人,一个有着不同主诉、不同体征的病人,此时教师的任务应是帮助学生如何对这些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诊断及处理方案。这是一个横向的思维过程。在临床查房时尽量让学生汇报病历,参与体格检查,尽量让学生们多动手操作等,让学生反复练习各种操作,直到熟练为止,然后可让他们独立操作,并给予必要的评价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总之,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如何搞好实习带教工作是我们每位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端正我们的教学态度,重视和深入教学研究,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日益完善,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1]郑小燕,杨棉华,向萍,等.高素质医学人才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6):589.

[2]秋庭,涂鄂文,向光红,等.注重临床教学质量控制,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1(8):56.

[3]高国珍.加强教育改革,推进实践性教学[J].素质教育,2012,6:148.

R29

A

1007-8517(2013)14-0038-02

2013.04.27)

猜你喜欢
蒙医教学质量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