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新生儿出血症的观察和护理

2013-01-24 16:1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凝血因子血症

刘 宏

山东省成武县成武工业园区医院,山东 成武 274200

12例新生儿出血症的观察和护理

刘 宏

山东省成武县成武工业园区医院,山东 成武 274200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血症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分析12例患儿进行的防治护理、加强观察、急救与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有8例治愈,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精心的护理、熟练的急救技术可降低新生儿出血的死亡率,增加存活机会。

新生儿;出血;护理

新生儿出血症又称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显著缺乏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儿血液中缺乏若干凝血因子,这些因子在肝脏内合成,合成过程中需要维生素K,而维生素K又不能在体内贮存,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内不能自行合成维生素K,以致体内原有的凝血酶原代谢消耗后,不能随即补充而使凝血因子下降。一般多在生后1周内发病,以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可表现呕血、黑色大便等。一般病情较轻,重者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本病患儿12例。现将护理体会作如下浅述。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例患儿中男性7例,女性5例。发病时间最短的为生后2天。分娩史:胎头吸引3例,自然分娩9例;8例为足月产,4例为早产儿。喂养:4例母乳喂养,5例人工喂养,3例未进食。无外伤史,无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史。12例患儿中8例治愈,3例好转自动出院,1例死亡。

1.2 临床表现 12例患儿中表现为呕血者8例,便血6例,皮肤出血 (出血点、皮下瘀斑、针刺部位出血不止)6例,颅内出血1例,拒奶5例,体温不升2例,面色苍白3例,嗜睡4例,烦躁4例,呼吸异常3例,昏迷2例,有8例患儿的凝血时间较正常新生儿明显延长。

2 护理体会

2.1 体位 呕吐频繁时应取头低右侧卧位,以利呕吐物吐出,避免将呕吐物及口腔分泌物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1]和吸入性肺炎。呕吐停止后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一般来说头部抬高10~20cm,有利于头部静脉回流,防止由于重力作用而使颅内出血加重的倾向。

2.2 做好输血前的准备 本病一经确诊,入院后应及时采集血标本,做好血型鉴定,备好输血用品,为紧急输血缩短时间。当患儿出血量较多时,除了静脉应用维生素K等,输以鲜血10~20ml/kg/日,不但可抢救休克、纠正贫血,并能提高凝血酶原浓度,达到补充血容量和制止出血的双重作用。

2.3 病情观察

2.3.1 出血 注意观察出血的部位、次数、量和颜色,以判断有无继续出血。对于有呕吐及大小便的患儿应注意呕吐物和大小便的外观,以观察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的迹象。如发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四肢厥冷则提示出血量较多,患儿前囟压力进行性增高,出现脑性尖叫、呕吐症状往往提示有颅内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迅速使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高压。

2.3.2 生命体征的观察[2]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瞳孔大小、呼吸和心跳的改变。本病由于出血导致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呼吸和心跳代偿性加快,如出血影响到延脑,患儿将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的表现,应当积极采取综合治疗,并适当应用呼吸兴奋剂。病程中每2~4小时测体温一次,发现四肢冰冷、体温不升时注意保暖,如系热水袋保温应防止烫伤,因此时患儿反应已低下。

2.4 喂养 严重呕血者应暂禁食,出血停止及有少量出血提倡早期喂养,以促进肠道内菌群的形成,有利于维生素K的合成。

2.5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5.1 熟练护理技术操作,减少损伤 由于患儿有出血倾向,应尽量减少针刺机会,静脉穿刺争取一次成功。全身用药酌情全部从静脉给予,避免肌肉注射,对于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的穿刺点拔针后,应压迫较长一段时间,直至针刺点不出血为止。

2.5.2 做好眼睛、口腔、脐部和皮肤的护理[3]每日用生理盐水擦洗两眼,并涂抗生素眼膏。口腔内涂一次龙胆紫,以防继发感染。皮肤护理应注意预防褥疮和红臀,大小便后及时更换尿布,并清洗会阴部。脐带未落者注意观察有无渗出、感染,有脓性分泌物时应涂以龙胆紫并及时更换敷料。

2.5.3 防止交叉感染 此类患儿由于机体抵抗力低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应注意与感染性疾病患儿的隔离,并注意医护人员手的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3 讨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症病情凶险、愈后差、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病,防止继续出血,保护脑细胞及预防感染。护理工作关键在于精心的护理,娴熟的急救技术,可以帮助患儿脱离危险,从而降低病死率及脑后遗症。

[1]刘洁清,黄春平.新生儿肺出血的护理 [J].中外医学研究,2011,22.

[2]王海凤,孙友芬.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护理体会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0.

[3]刘玉兰,梁亚贤.一例新生儿自然出血症的护理 [J].中华护理杂志,1980,03.

R473.72

A

1007-8517(2013)14-0129-01

2013.05.14)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凝血因子血症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