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2013-01-24 16:10卢葵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瘀斑截肢糖尿病足

卢葵花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江西 高安 330800

浅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卢葵花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江西 高安 330800

目的:总结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临床护理。结果:釆用心理护理、注射部位及手法改良等措施,能减少并发症,增强疗效。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足,可减少并发症,增强疗效。

低分子肝素钙;糖尿病足;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2.8%~14.5%),致残,截肢(7.3%),甚至死亡。低分子肝素钙(LMWH)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皮下注射能降低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其利用率高,半衰期长,副作用小,治疗糖尿病足有一定的疗效,本文主要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7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46岁,平均(55.9±7.2)岁。根据2002年WHO诊断标准[1],均属2型糖尿病。病史9~30年,平均病程(10.5±9.5)年。糖化血红蛋白8.8%~15.7%,平均(9.6±3.3)%。按wagner分级标准[1],1级5例,2级5例,3级15例,4级10例。入院时末梢血糖为14.2~31.4mmol/L之间,足部破溃至就诊时间为3天~1年余,溃疡直径为1.2cm~6cm,溃疡深及皮下,肌腱及骨膜。

1.2 方法

1.2.1 一般方法 (1)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餐前7mmol/L、餐后2小时10mmol/L以内;(2)予有效抗生素治疗; (3)活血化瘀如丹参、疏血通、血栓通等治疗;(4)扩血管药前列地尔、丁洛地尔等治疗;(5)局部清创换药。

1.2.2 特殊治疗方法根据病情及凝血情况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10000U,治疗3~40天,平均(11.± 8.6)天。

1.2.3 疗效评定 创面愈合80%以上为显效,40%~80%为有效,无改善或截肢为无效。

1.3 结果 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缓解水肿。(2)从饮食、运动和药液治疗等方面入手,调控血糖,定时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剂量。(3)足部创口常合并重度感染,有大量腐败组织。用低分子肝素钙后,凝血时间延长,部分新生肉芽组织易大量出血,应及时清创。(4)因活动不便长期卧床,致消化功能减低,肠蠕动减弱;又因并发感染、发热、抑郁等,常食欲差,腹泻或便秘,应密切观察,发现消化道出血。

2.2 心理护理 可因感染、坏疽、足恶臭、截肢 (趾)后畸形、不能行走而丧失信心,出现自卑心理、焦虑情绪,需细心、适时疏导、安抚,解除思想包袱,可使截肢的发生率减少45%~85%。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出血、皮下瘀斑、结节、疼痛等,可减少焦虑情绪,调动依从性;了解自身疾病,配合治疗。

2.3 注射部位 以脐为中心,分4个象限(避开脐周1cm),4个象限轮流注射,同时避免当天胰岛素注射部位,每个象限内2次注射 (包括胰岛素及低分子肝素钙)相距2cm左右。这样皮下注射后局部药物浓度低,使出血及疼痛发生率降低,也有效避免因多次注射引起的恐慌,局部瘀斑引起的吸收障碍。

2.4 改良注射手法 弃传统注射方法,改垂直进针法,即用左手拇指、食指提起腹壁皮肤,在皱褶最高点垂直进针,深度为针的2/3,注完后干棉签按压2~3分钟。这样,使注射痛感减轻,皮下瘀斑明显减少[2,3]。

3 讨论

低分子肝素钙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和较长的半衰期,抗凝作用更为穩定,日趋广泛应用[4]。不仅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及高凝状况,对预防糖尿病心肌梗死的发生及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作用。因为糖尿病足感染的预防和局部处理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所以护理人员要重视和强化糖尿病足的护理和知识教育,提高认识,尤要注重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配合治疗,对促进疾病康复,降低截肢、致残率十分重要。我院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创面观察与清创等护理的同时,改变了注射方式及部位,有效增加了患者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取得了良好效果。

[1]许樟荣,敬华.糖尿病与周围血管病变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3-31.

[2]苏晓丽,张雪红,付传芳.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5):702-703.

[3]李学书,姜洪福.糖尿病足的的防治与护理 [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5);391-392.

[4]张喜英,王涤非.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研究 [J].中华全科医学,2011,14(15):1629-1634.

R473.58

A

1007-8517(2013)14-0155-01

2013.03.10)

猜你喜欢
瘀斑截肢糖尿病足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桡动脉穿刺术后瘀斑处理的临床观察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皮下瘀斑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